研究方向:
银行业的微观经济学、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效率与生产率分析、产业组织理论与技术创新经济学。已在《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China Finance Review》、《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金融评论》、《统计研究》、《经济科学》、《预测》、《研究与发展管理》、《管理学报》、《南方经济》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或参与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立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多次应邀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金融学年会、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全中国经济国际会议(ACE)等学术会议,担任论文报告人或评审人
Q4:坛友yeting2000:
侯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银监会日前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去年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5%,与2011年36.34%和2012年18.96%的同比增速相比,创下了近三年新低。银行业盈利能力进入下滑通道已经越来越明显,增速下降趋势已难扭转。随着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银行的运营成本会进一步提升。那这是否意味着银行业的好日子到头了?想请教您的看法,谢谢! A4:
感谢您的提问。有关银行盈利性的讨论,这里推荐Jacob A. Bikker and Jaap W.B. Bos, Bank performance: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8. 具体到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因素问题,我们之前的一个研究(《市场化转型、风险偏好与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性》,《金融评论》,2012,3:14~28)发现,在当前的金融制度安排下,中国商业银行向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反而轻微地降低了银行的盈利性。盈利性处在高分位点上的银行对粗放式盈利模式的依赖程度更深,因此在向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就会付出更多的转型成本。在未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等银行业改革的影响下,商业银行付出一定的转型成本是必然的,但其对应的收益则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同时,对那些能够不断扩展业务范围,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银行而言,在竞争中胜出的好日子才刚刚要开始呢。
Q6:坛友yangyang9189:
侯老师,您好!
请问我国利率市场化是否有利于增强银行业竞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A6:
感谢您的提问。利率市场化能够让利率作为一种价格信号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中国商业银行利润的70%以上来源于利差,利率市场化会令银行的利润空间受到影响。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就出现了大幅下降。有关问题可参考John A. Goddard, Philip Molyneux and John O.S. Wilson, European banking: efficiency, technology and growth,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1. 另外,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规模经济的问题,又有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问题,还有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等等,利率市场化也不是的。另请参阅林毅夫等(2003,2005,2006,2008)对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研究论文。
Q7:坛友5121492026:
教授你好:
我一直关心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开外国银行准入和当下互联网进入金融行业的竞争压力,我国国有银行能支撑吗?或者改革的方面有哪些?
谢谢 A7:
感谢您的提问。针对个问题,向您推荐Carl E. Walter and Fraser J. T. Howie, 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 John Wiley & Sons Singapore Pte Ltd., 2012.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的方面包括: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Q8:坛友onroad24:
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治理机制主要区别是什么?谢谢 A8:
感谢您的提问。一般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如董事会、监事会、独董制度等)和外部治理机制(如产品市场竞争、经理人市场竞争等)。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后,就治理机制安排的层面看,国有银行与在华外资银行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在治理机制运作层面上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具体细节请参阅Carl E. Walter and Fraser J. T. Howie, 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 John Wiley & Sons Singapore Pte Ltd., 2012中的Chapter 2。
Q10:坛友xjtuwm:
侯老师您好,
请问最近国家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是否会有新的促进政策,并会带来哪些影响? A10:
感谢您的提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出的金融体系改革线索,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等都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从国际经验和操作层面来看,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如前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规模经济的问题,又有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问题,还有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促进银行业竞争和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化进程则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正确方向。对这个问题的更多讨论参见T. Beck, Bank financing for SMES: lessons from the literature, Digital Delivery, 2013.
Q11:坛友greengiant:
请问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困境是什么?应如何破解? A11:
感谢您的提问。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而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也许都将来自于“体制内”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与银行业转型之间未来如何协调的问题。关于如何破解则确实需要抱着“常无”的心态,从“本体”出发,在实践中摸索,并及时地在理论上给予总结。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 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 MIT Press, 2001这本书或许能带给您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