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心不慌”
——当前经济形势下银行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银联信上卖3000的,不多说。
为回馈广大银行客户,本专题由行业部资深分析师孟老师主笔,语言犀利,观点鲜明,内容是往期专题的两倍。专题从全新的角度诠释钱荒事件,意味深远。
本专题有以下亮点:对钱荒事件前因后果深度解析,展望未来银行业体制改革方向;对7大行业破产潮及沿海区域风险等热点丰富呈现,点击银行规避风险关键点;对金融、经济、政策环境全面剖析,揭示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今年6月份的银行“钱荒”事件不啻金融界的一场“地震”。原本“钱荒”年年有,银行不会觉得紧张,因为按照惯性思维,央行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帮助银行平稳渡过这一时期,但今年因为央行坚持按兵不动,导致银行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钱荒”危机,各银行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保障资金链,一手疯狂揽储,一手收紧贷款,仓皇应对苦不堪言。
“钱荒”事件,凸显商业银行理财和同业等业务结构性失衡的现状,给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敲响警钟。同时,央行在此次“钱荒”中对商业银行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态度,政策导向性非常明确,内外部因素的结合将促进商业银行更加审慎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有助于银行业维持高信用品质。其实,无论如何,银行都到了告别依靠利差粗放型“野蛮生长”的时候了,转型升级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刻不容缓。
今年以来,受需求减弱、产能过剩和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一季度GDP增长7.7%,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还会走低,GDP增长7.6%左右。能源原材料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PMI指数走低,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都为经济回升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城镇化加快推进、消费和出口恢复性增长以及基数等因素,又为经济保持稳定甚至小幅回升奠定了基础。预计三季度经济有望小幅回升,GDP增长7.8%左右,全年能够实现7.5%的调控目标。
本文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面临着流动性稳中趋收、基建投资和个人信贷较快增长、中间业务收入不断增加、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等有利机遇,也面临着存款增长与成本控制小幅承压、不良率小幅上升、受基准利率下调和利率市场化影响行业盈利增速下降、长三角等地区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风险较大等挑战。
长远来看,银行需抛弃流动性永远宽松的幻想,改变思维模式,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判,改进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更要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加快调整自身的盈利结构。
欢迎广大银行客户参考订阅。
本期专题共44页,29014字。价格3000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