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5-22 21:44:29
hj58 发表于 2014-5-22 20:27
照你这个逻辑,劳动也不能创造价值:虽然获得了产品,但因为耗费了劳动和原料,所以产出和投入相互抵消, ...
因为你完全没有劳动的正确定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幼稚的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2 21:51:24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2 21:43
都已经如此简洁明了告诉你了。
你的这些说辞全是空洞的,无法测量也无法验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2 21:52:42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2 21:44
因为你完全没有劳动的正确定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幼稚的观念。
再照你的逻辑,你买东西也是净损失:你虽然得到了商品,但你失去了货币,还花费了时间去商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3 05:28:18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2 21:44
因为你完全没有劳动的正确定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幼稚的观念。
“因为你完全没有劳动的正确定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幼稚的观念。”


你这种回复就是空洞的回复。

按照你的方法,我也可以回复你:“因为你完全没有交换的正确定义,所以才会出现那种幼稚的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3 05:31:44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2 20:16
交换时失去自己原有的玩具,所以所得剩余为0。丝毫没有多得到任何剩余,其劳动成本为交换的举手之劳,故而 ...
失去的是自己玩腻的玩具,但获得了自己想玩的玩具,只需要举手之劳,怎么反而成了“净损失”?

你坐飞机去西双版纳砍竹子只为了做一只杯子,倒反而是“净收益”了?

所以你一张嘴皮子随便翻,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就怎么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3 20:32:20
hj58 发表于 2014-5-22 21:51
你的这些说辞全是空洞的,无法测量也无法验证。
什么叫说辞空洞?你自己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一部数理化劳动价值论的专著,倒来说空洞二字。你那个交换节约劳动怎么计算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3 20:42:25
hj58 发表于 2014-5-22 21:52
再照你的逻辑,你买东西也是净损失:你虽然得到了商品,但你失去了货币,还花费了时间去商店。
当然,只有买卖过程就是净损失!你才看明白?你恐怕只看明白这一层,更没有看到,除非生产过程的剩余能超过交换过程的消耗,否则即便有剩余,交换都不会发生。思考一下在商务实践中,为什么甲乙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供应,但因为用量过少即便发现自己对对方的供给有需求,但因为交换价值抵不上交换耗费所以这种交易甚至就只能放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3 20:55:20
hj58 发表于 2014-5-23 05:28
“因为你完全没有劳动的正确定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幼稚的观念。”
看一下你原来的文字有多幼稚:
照你这个逻辑,劳动也不能创造价值:虽然获得了产品,但因为耗费了劳动和原料,所以产出和投入相互抵消,又由于向空气中散发的热量完全浪费了,所以是净损失。
如果没有剩余,当然是相互抵消。
任何一种生物,只要其所得恰好等同于其为此所得进行的耗费,那么这种耗费过程本身就不属于劳动范畴。
复习一下我以前给你过的关于劳动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3 20:58:02
hj58 发表于 2014-5-23 05:31
失去的是自己玩腻的玩具,但获得了自己想玩的玩具,只需要举手之劳,怎么反而成了“净损失”?

你坐 ...
重复问相同的问题不能代表你自己表述了你自己的理由,更不说明你驳倒了我的任何方面,你甚至连反驳都没有成立,因为你对不同形式的答复只是进行同义反复的提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00:26:25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3 20:42
当然,只有买卖过程就是净损失!你才看明白?你恐怕只看明白这一层,更没有看到,除非生产过程的剩余能超 ...
“当然,只有买卖过程就是净损失!”

哈哈,那人们为什么要买卖?你为什么要拿钱去买粮食?留着钱多好?没有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08:12:17
hj58 发表于 2014-5-24 00:26
“当然,只有买卖过程就是净损失!”

哈哈,那人们为什么要买卖?你为什么要拿钱去买粮食?留着钱多好 ...
只有当生产剩余存在以后,交换才可能成为一种可被抵消的耗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08:42:43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4 08:12
只有当生产剩余存在以后,交换才可能成为一种可被抵消的耗费。
照你的逻辑,穷人就不应该用钱买粮食,因为他没有生产剩余,他买粮食就是净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08:51:03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3 20:55
看一下你原来的文字有多幼稚:
如果没有剩余,当然是相互抵消。
任何一种生物,只要其所得恰好等同于其 ...
“任何一种生物,只要其所得恰好等同于其为此所得进行的耗费,那么这种耗费过程本身就不属于劳动范畴。复习一下我以前给你过的关于劳动的定义。”


“所得”和“耗费”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了,你如何比较它们是否“等同”?

你把“定义”完全用来为你的观点服务,哪种交换才有“意义”、什么样的生产活动才算劳动,都由你说了算。然后根据你的定义,你的观点就成立了。你这种捍卫方法真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1:56:09
hj58 发表于 2014-5-24 08:42
照你的逻辑,穷人就不应该用钱买粮食,因为他没有生产剩余,他买粮食就是净损失。
任何人只进行交换就是净损失,因为每一个人都只进行交换,那么这个社会的交换成本就绝对不会是恒等于零的。交换必定有交换成本。
穷人只购买粮食而放弃手中货币绝对不会节约劳动因为其并没有得到丝毫多余其手中货币所可以取得的任何更多剩余。当其可以用手中货币进行生产而不是仅仅用来购买粮食时却只用货币来购买粮食,那么对他来说当然就是净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1:57:45
hj58 发表于 2014-5-24 08:51
“任何一种生物,只要其所得恰好等同于其为此所得进行的耗费,那么这种耗费过程本身就不属于劳动范畴。复 ...
如果你不懂得大米和煤炭如何等同,那么只能说明你丝毫没有对经济学的理解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2:22:40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5 11:56
任何人只进行交换就是净损失,因为每一个人都只进行交换,那么这个社会的交换成本就绝对不会是恒等于零的 ...
“穷人只购买粮食而放弃手中货币绝对不会节约劳动因为其并没有得到丝毫多余其手中货币所可以取得的任何更多剩余。”


你比较“分工是否节约劳动”是用分工生产后的结果(产品,劳动和机器的损耗)和分工生产前的情况(原材料)进行比较吗?

连最简单的比较都不会,还在这里喋喋不休,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21:11:46
hj58 发表于 2014-5-25 12:22
“穷人只购买粮食而放弃手中货币绝对不会节约劳动因为其并没有得到丝毫多余其手中货币所可以取得的任何更 ...
你比较“分工是否节约劳动”是用分工生产后的结果(产品,劳动和机器的损耗)和分工生产前的情况(原材料)进行比较吗?
分工导致的效果已经由斯密在其著作中阐明无须赘述。分工导致劳动节约的原因不是因为分工这个词汇的语言属性而是由于不同劳动操作和动作之间的转换时间上的节约,即:去除了不必要的转换时间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的原因。

你那个“唉”更显示你的无能为力和黔驴技穷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6 04:12:59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5 21:11
分工导致的效果已经由斯密在其著作中阐明无须赘述。分工导致劳动节约的原因不是因为分工这个词汇的语言属 ...
“分工导致的效果已经由斯密在其著作中阐明无须赘述。”

但斯密是像你那样“阐明”的吗?他是比较分工生产过程前后的情况得出结论说分工能够节约劳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6 04:22:12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5 21:11
分工导致的效果已经由斯密在其著作中阐明无须赘述。分工导致劳动节约的原因不是因为分工这个词汇的语言属 ...
“你那个“唉”更显示你的无能为力和黔驴技穷罢了。”


哈哈,我有什么可以无能为力和黔驴技穷的?能够说服你就说服你,不能说服你就不能说服你,我又无所谓的,你的错误又不是我的错误。我“唉”是哀你不幸,执迷不悟。

倒是你不敢回复我专门针对你的问题发的帖子,不敢面对整理出来的系统的辩论内容,只敢躲在这里,企图利用其他读者没有耐心仔细梳理这里原始分散的辩论记录,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6 19:43:23
hj58 发表于 2014-5-26 04:12
“分工导致的效果已经由斯密在其著作中阐明无须赘述。”

但斯密是像你那样“阐明”的吗?他是比较分工 ...
希望你能明白412楼的表述早已不是经济学顶尖理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6 19:53:26
hj58 发表于 2014-5-26 04:22
“你那个“唉”更显示你的无能为力和黔驴技穷罢了。”
能够说服你就说服你,不能说服你就不能说服你,我又无所谓的
是吗?倒是你始终纠结这个话题,而且还要发新帖整理呢。
你的错误又不是我的错误。我“唉”是哀你不幸,执迷不悟
这个评论对你自己更加合适。
倒是你不敢回复我专门针对你的问题发的帖子,不敢面对整理出来的系统的辩论内容,
这种整理不过是复制这里的言论而已,而且还是选择性地摘录罢了。
只敢躲在这里,企图利用其他读者没有耐心仔细梳理这里原始分散的辩论记录,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你在贬低读者和旁观者的能力,但我没有怀疑他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6 21:54:34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6 19:43
希望你能明白412楼的表述早已不是经济学顶尖理论了。
哈哈,开始原地打转了,好吧,不逼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6 22:29:43
hj58 发表于 2014-5-26 21:54
哈哈,开始原地打转了,好吧,不逼你了。
因为你在原地打转,到现在都看不懂分工决定了劳动的节约。但你一方面妄图否认,另一方面却无力否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6 23:11:44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6 22:29
因为你在原地打转,到现在都看不懂分工决定了劳动的节约。但你一方面妄图否认,另一方面却无力否认。
看看人家斯密是怎么论证分工节约劳动的:

扣针制造业是极微小的了,但它的分工往往唤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我把它引来作为例子。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末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二三种操作。象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的必要机械设备,虽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十二磅。从每磅中等针有四千枚计,这十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末,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斯密是用“一个劳动者”独自造针耗费的劳动量,和“现在经营的方法”(以分工的方式生产,至少十个工人共同协作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进行比较。

但你是怎么证明交换不能节约劳动的?你用的是“交换过程前后情况对比”。

你的方法和斯密完全不同,你还好意思用斯密的证明作为佐证?

如果你要和斯密一致,那么应该用“通过交换”和“不通过交换(如自制)”获得所需物品这两种方式各自消耗的劳动量进行比较。

难怪你不敢说明斯密是怎么证明分工节约劳动的,但《国富论》不是只印了一本,并非只有你才有这本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7 07:55:30
hj58 发表于 2014-5-26 23:11
看看人家斯密是怎么论证分工节约劳动的:

扣针制造业是极微小的了,但它的分工往往唤起人们的注意。所 ...
你的回复非常可笑,415楼已经提示你了,还发这么多废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7 08:00:06
Rousseau 发表于 2014-5-27 07:55
你的回复非常可笑,415楼已经提示你了,还发这么多废话。
415 楼推到 412 楼,412 说“分工导致的效果已经由斯密在其著作中阐明无须赘述”,

我“赘述”了,指出你的论证和斯密的完全不同,你又推到 415 楼。

谁可笑谁自己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7 08:07:48
建议你回复时再推到 420 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7 21:01:20
hj58 发表于 2014-5-27 08:00
415 楼推到 412 楼,412 说“分工导致的效果已经由斯密在其著作中阐明无须赘述”,

我“赘述”了,指出 ...
412 说“分工导致的效果已经由斯密在其著作中阐明无须赘述”
412楼不仅告诉你效果是斯密阐述的,而且给出了原理性说明。
415楼是对你重复提问的简单回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7 21:02:36
hj58 发表于 2014-5-27 08:07
建议你回复时再推到 420 楼。
你除了重复同样的问题来显示你要么理解力糟糕透顶,要么通过兜圈子来回避基本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