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通过2万亿治水计划 12家公司大放光彩
设2万亿治水“盛宴”?环保部点头通过
昨日(2月18日),记者从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网站了解到,近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主持召开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请国务院审议。
在去年7月召开的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处长汪涛表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入资金预计达2万亿元。”规模将高于大气污染防治的1.7万亿元,新一轮的环保投资“盛宴”即将开启,相关公司将会明显受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较于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缺乏严格的惩罚措施,一些企业污水治理的积极性明显不高,2万亿元投资将给水污染防治注入新的动力。
核心是改善水环境质量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一些水体丧失了环境功能,部分地区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水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压力持续加大。为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安全,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有必要制定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原则、目标及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今年2月,在介绍2013年环保工作进展情况的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翟青指出,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编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个文件的核心就是要改善水环境质量,重点是抓两头,一头是污染重的地方坚决进行治理,另一头是水质较好的河湖,坚决保护起来,不能先污染再治理。
据了解,《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要大幅度削减工业污染的排放;二是要管理好城市生活污染的排放;三是治理好农村河沟、河岔。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样,力图在责任、任务、措施、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更好地不断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会议要求,要以送审稿为基础,秉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请国务院审议。
2万亿投资推动治理
我国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相当突出。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的4929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级及极差级的监测点共占57.3%。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的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环保部提供的2012年数据显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I~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
而由于水环境受土壤环境、空气环境等影响较大,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难度与大气污染防治相比,难度更大。在去年7月召开的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处长汪涛表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投入预计达到2万亿元。”此规模将高于大气污染防治的1.7万亿元。
对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水污染防治挑战比较大,涉及地表水、地下水等多个部分,耗资将较多;另一方面,当前有很多企业的废水排放标准仍不能达标排放,而相关的处罚比较有限。
据业内专家介绍,治理力度看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水污染防治计划,必将会有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出台,对于污水治理等末端治理产业和河流、地下水修复等行业的公司而言,将会是较大利好。
水污染治理概念股有望腾飞
从大气治理、土壤修复再到固废处理,2013年A股环保板块多个细分领域被投资者所赏识,而污水治理这个细分领域市场有所忽视,股票整体涨幅不大,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该领域投资机会将逐渐显现。
从行业发展空间来看,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严重的双重问题,随着国家在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领域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污水处理企业面临的市场空间广阔。据国务院2012年4月份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
国泰君安表示,水污染治理投资机会将出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工业废水治理委托运营。2。市政污水规模扩张。3。膜处理设备与工程的推广。4。其他水处理设备的需求增加。从受益个股来看,设备与工程类公司包括:碧水源、津膜科技 、万邦达 、中电环保 、巴安水务 ;污水治理设施投资运营类公司包括首创股份、创业环保、兴蓉投资、重庆水务 、洪城水业 、武汉控股 、江南水务 .
值得一提的是,从业绩表现来看,截至2月11日,有11家涉及污水处理上市公司披露了2013年年报业绩预告 ,9家公司业绩预喜,其中有7家公司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幅预计超过50%,这7家公司分别为:钱江水利 (130.00%)、隆华节能(100.00%)、国中水务(89.00%)、中山公用 (80.00%)、巴安水务(60.00%)、碧水源(55.00%)和津膜科技(50.00%).(证券日报)
碧水源:马上有订单,高景气继续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是环保公司里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竞争壁垒的公司,行业景气度毋庸置疑,而公司相比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是全方位的,市场份额难以被蚕食。现有订单充足,新业务领域布局有望打开更大空间,2014-2015年业绩预计为1.49/2.27元,目前股价对应2014年只有26倍,给予“强烈推荐” 评级。
投资要点
事件: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月10日讯,碧水源官网周一发布消息, 公司先后中标北京密云新城再生水厂和门头沟第二再生水厂两个项目, 预计总投资8.76亿元。
密云新城再生水厂一期规模6.5万立方米/日,总投资估算为2.96亿元; 门头沟区第二再生水厂釆用BOT模式的特许经营方式,处理规模为8 万立方米/日,釆用全地下式MBR工艺,总投资估算为5.8亿元。 (
http://www.gw.com.cn/news/news/2014/0210/200000311501.shtml)
长城观点:
关于市场容量:大智慧通讯社了解到,目前大型超滤膜再生水项目的吨投资大约在3500元左右,以此推算北京市的超滤膜再生水市场投资空间约为200亿元左右。
关于渗透率:我们在深度报告提到膜处理目前渗透率不到3%,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报道中北京京城中水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周军向大智慧通讯社介绍,目前超滤、MBR等膜技术是北京市再生水市场的主流工艺。
关于订单:北京项目中标再次彰显1)北京作为公司的主战场,订单仍然很多,根据我们测算,未来3-5年每年仍有15-20亿订单可贡献,如果低压反渗透启动每年或带来10亿左右增量;2) 201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还在观望,但是下半年开始环保市场正在加速,2014年刚开局公司订单就不错。
按照公司已有的区域布局,重点合资公司如云南、江苏、湖北、山东、 山西等各贡献100多万吨/日量,对应订单20-30亿,碧水源潜在订单规模有200-300亿元,相比2013年30亿收入规模,仍有很大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是环保公司里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竞争壁垒的公司,行业景气度毋庸置疑,而公司相比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是全方位的,市场份额难以被蚕食。现有订单充足,新业务领域布局有望打开更大空间,2014-2015年业绩预计为1.49/2.27元,目前股价对应2014年只有26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项目拓展不达预期。(长城证券)
津膜科技: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期待更广阔前景
三季度收入稳定,毛利率大幅提升。受益于高毛利率膜产品的销售占比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49.9%,毛利率从上半年的40%提升至51.5%。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小幅提升,分别达到19.45%和6.45%。管理费用率下降还具有一定空间。
四季度为项目集中结算期,业绩保持高增长确定性高。水处理项目的季节性较强,工程订单集中在年末结算。预计全年订单量在5-6亿元,四季度结算订单在1.5 亿元左右,有望维持前三季度的较高增速。另外,天津海水淡化等项目的批复值得期待,公司的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制备设备已通过中科院认证,公司在订单获取方面具备较强的地缘优势和技术优势。
产能预计明年投放,为其业务拓展和异地扩张奠定产能基础。公司募投项目预计明年年初投产,项目达产后,公司膜组件年产能达415 万平方米,是目前的4 倍。公司业务将由目前的设备合同逐步扩展到EPC 项目和BT 项目。异地扩张方面,公司已经在青岛、西安、广州等五地完成布局,外埠订单贡献已经超过2/3.
“三轮驱动”发展模式促进中长期发展。公司确定了产品、设备和工程协同发展、各占三分之一的发展战略,以核心拳头产品为依托,全面拓展多种业务模式。凭借公司的产能、资金、技术等综合实力,发挥协同效应,未来进一步增强多业务和多区域的扩张能力。
结论:公司在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工程项目和异地扩张能力较强;中长期公司成长动力依旧强劲;城市用水、工业用水、海水淡化等空间巨大,政策出台力度有望超预期。我们预测2013-2015 年的每股收益为0.53 元、0.80 元和1.195 元,三年复合增速超过45%;对应目前估值为56 倍、37 倍和25 倍;与同行业公司相比,估值合理,首次给予“强烈推荐”的评级。(东兴证券)
万邦达:工业水处理领域的专业服务商
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工业水处理行业空间巨大,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煤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属于关系国家能源战略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行业前景良好。我们分别对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对工业水处理需求空间进行测算,“十二五”期间新增水处理投资额达到545.04-758.4亿元,运营费用达到3451.5-6903亿元,所以公司面临的行业空间巨大。作为煤化工水处理龙头,将充分受益。
公司深耕工业水处理,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已发展成为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下游行业大型项目的工业水处理系统全方位服务商。公司在煤化工废水处理的项目中占比为1.4%,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虽然目前公司的规模仍然有待提升,但公司凭借在煤化工领域的资源优势,目前在市场中已经处于相对较强的竞争地位,同时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也是公司目前重点拓展的领域,将充分受益行业发展。
公司逐步由EPC转向托管运营,盈利模式逐步优化。公司目前的工程承包业务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已经开始确认收入的工程订单量为18.23-18.73亿元,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公司将以工程承包业务为中心,不断向托管运营业务进行延伸。随着后续运营项目的逐步增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公司业绩推动的又一驱动力。
维持“推荐”评级。我们预计13、14、15年EPS分别为0.61元、0.82元、1.09元,对应13、14、15年PE分别为65倍、48倍、36倍,鉴于公司EPC订单获取能力较强,随着托管运营项目的逐步增多,盈利模式进一步优化,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的发展空间。综合考虑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股价范围为46.63-50.84元,继续维持“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订单量不达预期的风险,开工进度慢于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市场下跌的风险。(国联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