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Alibaba)近来一直在大举收购。过去一年里,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动用资金逾20亿美元,或入股或直接收购了超过10家规模较小的公司。这些公司包括地图软件制作商、社交媒体网站、网络浏览器、物流公司以及一家创意源自巴黎跳蚤市场的美国网站。我们不禁想知道,阿里巴巴和他的领袖马云到底想干什么?
一、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英语:AlibabaCorporation;港交所:1688),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淘宝网。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支付宝公司,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基于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务。阿里巴巴在香港成立公司总部,在中国杭州成立中国总部,并在海外设立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合资企业3家。并在中国超过40个城市设有销售中心。

二、阿里巴巴的收购史
2008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过,阿里巴巴集团下个十年的总体目标有两个:一是要打造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二是要做要全球最佳雇主。近些年,阿里巴巴投资和收购了一些公司。为什么是他们?我们以08年为一个分界点,来看下08年前后,阿里巴巴的一系列动作,为自己下一个十年都做了哪些准备?以下是近10年,阿里巴巴为自己的整体战略,在投资和收购方面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诸多迹象表明:阿里巴巴布局正从最初围绕着电商展开,一直延伸到社交和移动端。
1、2005年8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雅虎中国
【事件】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平台。阿里巴巴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雅虎的搜索技术、通讯和广告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双方还计划将一拍在线拍卖业务中雅虎的所有部分并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公司将获得领先全球的互联网品牌“雅虎”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
【收购理由】马云曾表示:“收购中国雅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阿里巴巴看到,今后的电子商务绝对离不开搜索引擎,希望和雅虎的合作能给电子商务注入新的概念和活力。我们将创造真正在全世界都是很伟大的公司。”
2、2006年10月,阿里巴巴收购口碑网

【事件】200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口碑网。2008年6月:口碑网与中国雅虎合并,成立雅虎口碑。8月:作为“大淘宝”战略的一部分,口碑网注入淘宝,使淘宝成为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为更多的电子商务用户提供服务。
【收购理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部前副总裁田健表示,口碑网的发展思路契合了阿里巴巴集团以电子商务为重心,以搜索和社区化为工具的整体方向。他称,对口碑网的战略投资,不仅为口碑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强大保障。而且将很好地串联和补充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电子商务与搜索业务,并最终成为广大网民网上工作、消费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田健认为,口碑网在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后,将更紧密围绕本地化的发展方向,以餐饮娱乐、房产交易为重点,立足全国数十家大中城市,以有口皆碑的用户体验为宗旨,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区平台,并最终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各类服务带来更好的用户黏性和口碑。
【现状】口碑网是淘宝网旗下网站,致力于打造生活服务领域的电子商务第一品牌。网站为消费者提供评论分享、消费指南,是商家发布促销信息,进行口碑营销,实施电子商务的平台。
3、2009年9月,阿里巴巴收购中国万网

【事件】阿里巴巴以5.4亿元人民币,分两期获得中国万网的股权。这是自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后,涉资规模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中国万网在互联网基础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非常明显,作为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入口,其在域名服务、主机服务、企业邮箱、网站建设等服务,在“产业布局、客户基础、技术地位”等多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
【收购理由】市场分析认为,中国万网将成为阿里巴巴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产业链上的重要布局和有利延伸。投资中国万网,符合阿里巴巴关于解决中小企业IT化,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生存难、发展难、融资难的问题的总体战略布局。
【现状】2013年1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其旗下的阿里云与万网将合并为新的阿里云公司,合并后“万网”品牌将继续保留,成为阿里云旗下域名服务品牌。
4、2010年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上海宝尊公司
【事件】成立于2007年初的上海宝尊公司目前在淘宝网上为多家品牌运营旗舰店,并为这些品牌企业提供营销服务、IT服务、客户服务和物流仓储服务等整体电子商务服务。2010年1月,阿里巴巴宣布完成对上海宝尊公司的战略投资。
【投资理由】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部负责人张蔚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基于大淘宝平台上开展B2C业务,电子商务服务商对欲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所提供的价值日益凸显,未来电子商务领域专业化分工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服务商领域市场潜力巨大,阿里巴巴集团将持续投资该领域,进一步完善淘宝网对消费者和品牌企业的服务能力。”
5、2010年6月,阿里巴巴第一次在美国市场收购

【事件】2010年6月,阿里巴巴收购美国电子商务SaaS(软件及服务)提供商Vendio Services(简称“Vendio”),这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在美国市场上进行收购活动。
【收购理由】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前执行董事、CEO卫哲曾表示:“通过收购Vendio,阿里巴巴将为‘全球速卖通’市场直接吸引到美国本土超过8万的优质买家和潜在采购客户群,进而为国内小企业们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采购商机,属于‘全球化逆向收购买家’模式。”不仅如此,“全球速卖通”与Vendio平台实现对接后,阿里巴巴也可借助该平台为海内外用户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6、2011年7月,美团网B轮融资5000万美元,阿里巴巴领投

【事件】美团网B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北极光、华登国际以及红杉资本3家机构跟投。
【投资理由】对于此次领投美团网,阿里资本负责人张蔚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团购为中小型的本地生活服务商家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帮助他们了解消费者的反馈并改进产品和服务。同时,团购为消费者提供了以优惠价格获得的生活服务体验。阿里巴巴希望用资金支持有良好品牌、有执行力和创业激情的团购公司,为消费者和本地中小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7、2012年1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陌陌

【事件】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资本投资社交应用陌陌。融资是由华兴资本独家担任财务顾问,投资方为DST与阿里巴巴,属于战略性投资。
【投资理由】当时陌陌2.0版添加了基于位置的群组社交功能。CEO唐岩给陌陌的定位也越来越明确:一个基于LBS的社交应用。这与阿里的战略不谋而合。淘宝刚刚推出地图服务不久,通过阿里云提供的地图定位,淘宝可以定位、寻找周边优惠、商户等。而其O2O战略也越发注意与本地服务相结合。从此次事件可看出,阿里巴巴再次向移动社交网络发力。
8、2012年1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丁丁网布局020

【事件】继2012年10月,阿里巴巴低调推出淘宝地图服务之后,再次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发力。阿里巴巴联合花旗银行投资生活信息服务平台丁丁网。
【投资理由】阿里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鸿平介绍说,“投资丁丁网主要是看好其020业务的发展前景,丁丁优惠是本地生活领域通往020电子商务平台的最佳渠道之一,也会同阿里巴巴多个业务部门产生协同作用。此外,丁丁网在本地生活领域已经有长达七年的经验。”在丁丁网CEO徐龙江看来,阿里巴巴集团有很多很好的资源及支付渠道能帮助丁丁更快速发展,接受阿里巴巴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借力加快丁丁移动020平台的电子商务化。
9、2013年4月,阿里默认收购虾米网,合推新产品

【事件】淘宝网将在4月底联合虾米网推出边听音乐边购物的服务。届时,淘宝用户登录购物时,可直接点开嵌入的虾米网音乐服务。阿里巴巴集团方面同时默认,已经完成收购虾米网。
【收购理由】未来淘宝和虾米会推出专门的数字音乐类目,移动端的合作也在其中。淘宝的搜索不但只是简单的商品和店家的搜索功能,也同时和虾米网合作了歌曲或者艺人的搜索,进行播放试听。淘宝方面表示,随着淘宝网和虾米网的深度合作,相信淘宝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购物类的网站,更是一个多媒体的生活化平台,向更多领域拓展,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此外,阿里巴巴还曾传出过意图收购墨迹天气和友盟的传闻。这无疑也是产生在阿里在移动端的屡屡动作之上的。例如,墨迹天气的庞大用户量构筑的入口地位和社交属性,这也是阿里在移动领域的短板。而至于友盟,由于阿里巴巴近年来着力推动大数据战略,若收购友盟后,其将获得友盟最有价值的资产――后者积累的大量移动应用数据。目前友盟掌握超过10万移动应用的数据,这些数据被认为对分析用户行为和移动电商广告精准营销具有重要价值。一位投资人士表示,友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积累的数据可以让用户和阿里巴巴已有广告主资源潜在的结合起来,并可通过对友盟数据进行分析,深入了解阿里巴巴用户。淘宝移动端销量第一的是虚拟类商品,淘宝作为一个平台并不能很好地从中获利,毕竟移动APP的广告位实在是太有限了。
三、马云到底想干什么
纵观以上收购历程不难发现,“移动”是这些收购活动的关键字。在中国,阿里巴巴及其竞争对手都在争相应对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在某一家竞争对手公司,一名要求匿名的高管表示:“如果说阿里巴巴上市时存在明显短板,那就是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所有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有同样问题。移动互联网正悄然向它们发起冲击。”中国移动设备用户数在2012年就超过了个人电脑(PC)用户数,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根据一家中国官方研究机构的数据,69.7%的互联网用户表示他们是PC用户,比2012年有所下降,而使用智能手机的百分比则上升至81%。当然,多数人两者都用。考虑到中国上网人口只占45%,移动互联网应该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仅去年一年新增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就达到5400万。分析人士表示,如今许多人优先用(甚至只用)移动设备上网。智能手机正变得更为廉价,低端设备售价已不到100美元。而今年中国刚开始启用超高速的4G网络。
阿里巴巴对地图软件制造商高德(Autonavi)的收购就是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的考虑。该公司上周一同意全资收购高德公司,在这一交易中对高德的估值为16亿美元。更好的地图服务将有助于阿里巴巴吸引那些用智能手机查找店铺的顾客。此外,通过手机与阿里巴巴支付宝(Alipay)的连接,这种服务还鼓励顾客使用手机完成购物。支付宝是一种与PayPal类似的支付平台。
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阿里巴巴最近投资快的打车(Kuaidi Dache),部分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习惯于使用移动支付。快的打车是一种能让用户召唤出租车并通过支付宝支付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同样也是阿里巴巴买入UCWeb股权(数额未公开)的原因。UCWeb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浏览器制作商,阿里巴巴可能会用这种浏览器将流量引导至自己的网站。上海商业资讯公司睿析科技(RedTech Advisors)的迈克尔•克伦德宁(Michael Clendenin)表示:“阿里巴巴的总体战略是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不过,他们有些收购行为是进攻性的,有些则是防御性的。”
今年,阿里巴巴将进行各方热切期待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届时该公司的估值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阿里巴巴正急于在IPO之前弥补其经营短板。由于竞争加剧及该公司已控制中国80%电子商务的事实,该公司近期营收增长放缓。阿里巴巴美国区总经理许洁(Annie Xu)表示,“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美国及世界其它地区的销售。但就目前而言,阿里巴巴收购的目标都是那些能帮助其抵御腾讯(Tencent)和百度(Baidu)这类国内竞争对手的美国和中国初创企业。原因是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电子商务正迅速向移动设备转移。阿里巴巴对电子商务配送集团ShopRunner(该公司是阿里巴巴过去12个月里入股的至少4家美国企业之一)的投资就是一个例子。尽管ShopRunner最终可能有助于阿里巴巴对美国消费者的销售,但与此同时,收购该公司是为了通过其美国物流网络,让中国消费者能够从美国商家的网站上在线购买商品。在还未推出的新服务中,ShopRunner将管理在美国的物流事务,而阿里巴巴将管理清关、送货及支付方面的事务。许洁表示,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针对中国国内消费者的销售”,ShopRunner将有助于扩大这一业务。她补充说:“对任何非中国制造的商品,中国消费者都趋之若鹜。(对这一需求的满足)仍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四、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
阿里巴巴集团正在打一场防御战,它最明显的对手就包括腾讯和百度。
腾讯开发了极为流行的聊天应用微信(WeChat)。杰富瑞证券公司(Jefferies)的Cynthia Meng表示,该应用正演化成一种“一站式在线生活方式服务平台”。她补充说,该应用已经在提供电商和投资服务,并可能很快规划进军手机银行业务。
在农历新年的一次推广活动中,该应用鼓励数以百万计的人将银行账号与微信相连,以便向朋友发送传统节日礼物“红包”。过去一年里,搜索和媒体集团百度在移动领域的收购也十分活跃,其在并购交易上动用的资金不在阿里巴巴之下,包括斥资19亿美元收购中国一家流行的应用商店。
克伦德宁表示,阿里巴巴的防御性举措之一是去年4月购得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新浪微博(Weibo) 18%股权。新浪微博是一个类似推特(Twitter)的微博网站,让阿里巴巴能在其电子商务业务中加入更多社交网络元素,从而进入微信所在的领域。他表示:“过去,他们的业务存在盲区,这让他们被微信打得无法还手。入股新浪微博是一个招架动作。”
分析人士表示,阿里巴巴面临的部分挑战在于,该公司核心的电子商务业务规模太大,这意味着该公司必须开拓大量新业务才能实现相对于市场的加速增长。不过,尽管存在这种担忧,阿里巴巴上季度的营收增幅同比还是超过了一半。
如果大家喜欢,请关注我哦,
也请继续关注《大鱼说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