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809 3
2014-02-24
前言:自从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识局君发现一个现象,即地方政府招商对象从外资转移到了国资。但有一点,无论风水怎么转,台资相对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今天我们总结下近些年来台资在大陆的投资地理分布规律。为何做这篇文章呢?因为一个在东莞设有一个小型工厂的企业家和识局君说,他准备把工厂从东莞搬迁到内地,就是不知道该搬到何处,此文则是一种回应。

先从珏珏的一位台湾学妹皮皮说起。作为90后的皮皮自小跟着台商的爸爸来往于两岸间。目前在上海一所本土的大学念书。

皮皮念小学前主要在厦门等福建一带生活,回台湾念小学后,在初二那年又跟着爸爸辗转江苏南通,在一所当地的中学和大陆同学朝夕相处、一起上学。高中时期,台商的爸爸在考察了昆山的台商子女学校后,还是决定将皮皮送到上海生活。于是,皮皮进入了上海中学的国际部。至此,皮皮终于一家团聚。而把皮皮和皮皮妈安顿好后,皮皮爸前往山西和伙伴合伙创业。

皮皮家的微观迁移史也代表了部分台商的西进史。从靠近台湾的福建闽南、珠三角地带到长江三角洲再往中国的中西部内陆城市进发。

1990s:圆梦珠三

台湾本土资源稀缺、人力成本高、环保条件严格等原因促使台湾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便越过海峡寻找商机。

首先登陆的这批台湾人成功地将珠三角打造成投资天堂,培育了这个上世纪90年代新兴的世界工厂。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东莞,台资的投入高达整体外资的45%以上。台湾接单、大陆制造、香港或深圳出口,在精于操作利润空间的台商运作下,三地操作模式让东莞快速成长,也让许多原本在台湾面临淘汰的制造业找到第二春。有了台湾经验加持,小小的东莞成为出口重镇,也因之成为台湾血统最明显的大陆都市。通过呼朋引伴,东莞台商的数目已上涨到十万人,达到广东全部台商、台干和眷属总数四十万的四分之一。

那么台商后来为何部分出走珠三角呢,部分原因如下:


(1)地理原因:珠三角辐射市场有限,很难辐射到长三角和环渤海,即使辐射到,物流成本等也很高;


(2)社会治安问题、教育问题相对存在:和长三角等地相比,珠三角部分地区治安相对不好,且教育质量也存在部分差距;


(3)产业升级的需要:原来在珠三角基本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升级,需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由于这些企业很多奔向了电子等产业,而这些是长三角见长的行业。

2000s:落脚长三角

据《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显示,“珠三角遭到了台商的遗弃”。结果显示,台商集体对珠三角地区表达了不满。在所有指标当中,珠三角全面“沦陷”,在台商眼中,长三角以经济、文化、工商基础和城市化发展等众多优势领先珠三角。

长三角地区招商项目集中在几种新高科技,对于半导体和笔记本电脑等明星产业,上海甚至开出各项税务“五免五减半”的优惠。群聚效应使得台湾相关电子大厂几乎全数落脚长三角,就连东莞指针性电子厂台达电,也在江苏吴江设厂。

这样的背景下,华东台商子女学校孕育而生。学校在台商投资密集区江苏昆山,是一所从幼稚园到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中小学校。2011年的学生人数为777人。

那么台商后来为何部分出走长三角呢,部分原因如下:

(1)成本高涨:相对于中西部,长三角招人成本较高,且招人难度加大;

(2)地方政府力促企业转型:地方政府希望税收更高的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落户,一些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受到“排斥”,迫使部分台商西进;

(3)中西部市场巨大,潜力巨大,必须进入中西部市场。

2010s:中西部,西进!西进!

只是二十年匆匆过去后,谱出珠三角现代化第一章的台商,竟又面临了当年出走时同样的困境。西部重庆、成都,中部河南、江西、山西、湖南、湖北……台商吹响了“西进”的号角。

以深圳的龙华厂区为例,其主要生产线将西迁到重庆,另辟一万人的厂区,接着在湖北武汉以及河北廊坊等内地也要投资大工厂。而富士康计划在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投资30万人的超大厂。至于深圳龙华厂,就把现在的四十万人减到十万人,功能只剩苹果的研发中心。

中西部城市当地政府规划台商工业园区、开发生活社区和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优惠举措招商引资,甚至还对台商重点进行“情感公关”。

台湾《经济日报》分析,台商调整西进布局,主要受到经济面推力与拉力的影响。在推力上,人民币升值、劳工短缺、人力雇用与原物料成本增加、环保要求提高、投资优惠政策调整等接踵而至,使改革开放较早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力减弱;至于拉力,中西部地区拥有工资成本低、劳动力充沛及市场潜力大等条件,加上扩大内需政策加持、地方政府提供特殊租税优惠与投资保障等积极招商,吸引台资企业的目光。

中西部地区存在的问题:

(1)关门打狗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地方政府招商承诺落空,吃拿卡要现象仍较东部地区严重;

(2)基础设施配套等跟不上,地方政府服务能力有所欠缺,当然,这些在后期相信地方政府都能补上;

(3)中西部地区现在也发生了招工难等现象,需要地方政府接入到农民工培训等领域,一方面大量无技术的农民工找不到好工作,另外一方面大量工厂缺乏熟练工和技术工。

当然,还有一个当年的搬迁趋势,就是向环渤海地区迁徙,这个不是最重要的路线图,但也的的确确地存在着。

此外,各个地区都有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存在谁取代谁的特点,因此可以说台商从东莞走向了全大陆,但东莞仍然是重要的节点地区。

来源:识局网
(标题有改动,文章有删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25 00:13:03
thanks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5 08:34:44
karleenchan 发表于 2014-2-25 00:13
thanks for sharing
独乐不如众乐,好文章当然也要分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7 15:54:25
学习才能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