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8747 11
2008-02-28
<p>既然大家整天在关心大学教育,送大家雅斯贝尔斯的两本书:</p><p>什么是大学_雅斯贝尔斯
194693.pdf
大小:(5.13 MB)

 马上下载

</p><p>什么是教育_雅斯贝尔斯<br/>
194694.pdf
大小:(2.86 MB)

 马上下载

</p><p><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1883-1969)</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是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大学的观念》</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1946)</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和《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50%;"><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1</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教学方法</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50%;"><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雅斯贝尔斯反对采用强迫的方法使学生学习。他强调说,“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他指出</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他批评当时一些学校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认为那样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复思考的习惯”。他主张</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1)</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因材施教。</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2</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等多种能力。</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3)</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模仿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彼此之间可以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50%;"><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2</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论“全人教育”和“全民的教育”</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50%;"><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雅斯贝尔斯认为,学生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成为“全人”</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the <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wholemaN)</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他提出,要改善学生的人性,这种人性包括倾听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诚实、守纪律、言行一致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也就是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应把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的教育相结合,它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50%;"><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K</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Jaspers</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在其专著《大学理念》中深刻地阐述了以洪堡提出的“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为核心的大学理念,指出大学的使命主要在忠诚于真理之探寻,真正的大学必须具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学术性之教学,二是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三是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三者不可分割。因此,大学应当是一个“知识性的社会”,需要学术自由,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整全面的人。由此可见,洪堡的最大贡献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学术研究功能,并在大学里进一步奠定了“学术自由”的价值基础,从而使大学发展成为教学和学术自治的中心,这不仅使当时整个德国大学的学风为之一变,显著地提高了德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而且开辟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崭新时代。是否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统一”,也就成为传统大学转变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span><span lang="EN-US" style="; LINE-HEIGHT: 150%;"><p></p></span></p><p></p><p></p><br>sfhsky
 金钱 +30
 好文章 2009-4-27 16:23:4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28 14:43:00

[转帖]卡尔·雅斯贝尔斯介绍

卡尔·雅斯贝尔斯 [Karl Jaspers 1883.02.23-1969.02.26],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主要代表之一。他出生于德国南部奥登堡,病逝于瑞士巴塞尔(Basel)。

父亲是律师,后来成为银行家。他是家中三个孩子的长兄,因自幼体弱多病,青少年时期罹患心脏病及支气管扩张症,一生未能治愈。1901 年进海德堡大学主修法律,次年转往慕尼黑大学继续就读,后又转往柏林大学和哥庭根(1903-1908)大学主修医学。1909 年 2 月以《思念家乡与犯罪行为》的论文获得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通过考试取得精神科医师资格,这时他和韦伯 [1] 相识,次年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担任精神病学助理研究员。1910 年,他和护士盖特尔德(gertrud mayer)结婚。

他尝试采用现象学的理念,直接研究患者的意识经验,企图建立单独属于精神病的病理学。1911 年将他的临床经验及病例解释撰成《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发表,引起德国医学界重视,从此使他从医学领域跨进了哲学范畴。1913 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哲学系,1916 年升为助理教授,1921 年升为正教授,此后 10 年,雅斯贝尔斯已成为德国著名哲学家。在其 1931 年的《现代人》一书中,他提出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1932 年发表了他的主要著作《哲学》三卷本,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1933 年纳粹执政后,他因其妻是犹太人而遭迫害,1937 年,被纳粹政府解除大学教授职务。1942 年朋友们像协助他逃往瑞士,德国政府开出条件留下其妻方放行,他拒绝接受,准备和妻子一起自杀。幸亏不久盟军击败纳粹(1945),他采重获自由。1948 年他迁往瑞士,任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并取得了瑞士国籍。

雅斯贝尔斯和 M.海德格尔被认为是 20 实际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在其三卷本著作《哲学》中详尽叙述了人所体验的三种存在方式:

客观存在:客观存在(being - there,又称现实存在)指我们通过外在客观现实世界的观察所认识到自己的的存在。人们首先是在各种各样的时空客体中把握存在的,对时空客体的研究是各门科学的事情。然而,科学只是不充分的把握真正存在的东西,得不到统一的、完整的世界图景,惟有窥测世界的哲学才能超越各门科学的界限。

自我存在:自我存在(being - oneself)指一个人的个体存在或意识到我们的自我,我们的矛盾、愿望和期待。我们的存在从来都不是作为客体给予的,而只有通过一次飞跃,我们才能脱离感性事物的时空世界,进入自我存在这个真正实存的世界。这里,爱、共存、交往、畏惧、孤独、自我神化等等都是进入自我存在、意识到自我的本质的形式。根据雅斯贝尔斯的主张,选择积极活下去的人,才能体验到自我存在。

自在存在:自在存在(being - in - itself)指体验自我存在之后超越世界和认识其他世界的境界。在自我存在的阶段,既有自身也有环境,或者艰苦卓绝、坚持奋斗,或者精疲力尽、逆来顺受,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既有恐惧也有希望,还不能自满自足。为了实现自满自足,人应从自我存在非向自在存在。只有在认识时空客体的活动中遭到失败的时候,只有在实存的自满自足欲望中遭到失败的时候,人们才会力求达到超越的本质。

根据存在主义传统,雅斯贝尔斯还提及了人类必然面临的主要问题:死亡、冲突、痛苦和忧患。一个人不需要单独处理这些问题,而且,根据同样的存在主义传统,各种思想体系之间的交流是不必要的,因为没有一种哲学体系本身含有绝对的真理。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自我只有处于其他自我的反思中,即与其他自我交往才成为真正的自我,个人的自由也只有通过与别人交往才能实现。人们在交往中尽管存着猜疑、成见、恐惧,但都是心心相应的。

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人本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换成更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和实现自我。
http://baike.baidu.com/view/357419.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8 14:59:00

我们真要为现在的大学教育反思改进拉   知识和教育是不同的  等同起来就错误了  要多培养自己的思维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 00:42:00
要多培养自己的思维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3 22:54:00
確實,我們要正面教育的問題,同時要根據特點,培養適合發展的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23:50:00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理解是当今世界最深刻的,教育是一片云影响另一片云的“灵魂”事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