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882 2
2014-02-25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面对一个个画地为牢的补贴堡垒,基础设施建设与电动车私人市场的启动,又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难解之局让弯道超车的梦想越来越远。  买一辆电动车有多难
  在比亚迪绿色公交发展事业部总经理王杰的办公室里,有一面小黑板,上面列出了很多比亚迪已经攻克和准备攻克的城市,却没有北京和上海。  比亚迪是中国最著名的电动车厂商。使用公司自己研发电池的纯电动车E6,目前在深圳有850名出租车司机使用,大部分已经跑了三年以上,最高单车里程据称超过4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10圈多,或者是私家车使用了约30年。
  2013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启动的第三个年头。但是,即便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新能源试点城市,普通消费者想买电动车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买一辆E6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相对燃油车来说还比较昂贵的电动汽车,ZF从中央到地方都提供了为数不菲的补贴:购买一辆36万元的E6,消费者可以从国家拿到约6万元补贴,从地方ZF再拿到6万元左右的补贴,最终自己支付24万元左右即可将E6开回家。
但是,地方财政只愿意支持本地企业。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购买总部在深圳的比亚迪的电动车,深圳用户能够拿到总额为12万元的补贴,北京用户目前却只能享受6万元的国家补贴。这种不公平的补贴方式,熄灭了很多私人购车者的热情。  为了清楚地锁定补贴发放的对象,各地发明了为本地车企量身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地方目录,只有上目录的企业才能拿到地方的补贴。在复杂的双重补贴制度之下,中国的整个电动车市场,被割裂成了一座又一座封闭的“城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25 14:02:40
从2010年至今,王杰的主要工作,就是让比亚迪进入更多地方的市场,他总结为“以投资换市场”。至于北京、上海现在为什么不在名单之上,王杰避而不谈。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两座城市,比亚迪没理由不想进,但它进不去——三年来,比亚迪早已进行过种种努力,徒劳无功。
  比亚迪如此,其他厂商也好不到哪里去。比亚迪的E6进不了北京、上海;上汽的荣威E50、北汽的E150EV、长安的E30也进不了深圳。  补贴已经扭曲了市场,也扭曲了企业。在武汉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上,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的一个演讲最近在业内引起震动:“很多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了大量工作,却看不到任何产业化的希望。套取ZF的专项资金和补贴成为很多汽车企业的惟一目标。至于与市场接轨与否,根本不在考虑。”结果是,企业或多或少都得了“软骨病”:没有ZF的扶持就做不下去;ZF给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儿,然后继续等着扶持。朱福寿断言:“这样的‘阿斗企业’是扶不起来的!”
  比亚迪为何进不了北京?电动车私人市场为何迟迟无法启动?在这些难解之局的背后,曾经寄望要弯道超车的中国电动车市场,正在被补贴阉割,乃至毁灭。  “国-务-院总理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只有比亚迪E6上了北京市目录,才有可能解决在京买车上牌、建充电桩、申请ZF补贴等一系列问题  从2012年起,在一家电脑服务器技术支持公司工作的张帅就想买一辆电动车。经过比较,他选中了比亚迪的E6,因为E6充一次电可以跑300公里,而且E6在深圳的出租车已经运营很长时间,相对成熟,他觉得自己不用再当“小白鼠”(试验品)。虽然买一辆电动车比同档次的燃油车要贵很多,但作为一名环保加国货爱好者,他愿意多花些钱支持技术型企业。
     2013年“五一”劳动节,张帅打电话给比亚迪在北京的4S店,要求订购一部E6。前后打了十几个电话,没有一家有车,有的听都没听说过这个车型。  接着他打电话给供电局,想了解如何安装电桩。又打了五六个电话,从供电局打到国家电网,对方要么表示没听说过有个东西叫“充电桩”,要么表示“只有单位才可以建”,拒绝接受个人的申请。

多次碰壁后,张帅重新研究。他发现只有比亚迪E6上了《北京市当期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下称北京市目录),他才有可能解决买车上牌、建充电桩、申请ZF补贴等一系列问题。他不得不耐心等待目录的出台。  但从2013年夏天等到秋天,秋天等到冬天,直到现在还没等到比亚迪E6上目录。“我现在估计E6上目录也没什么希望了。”张帅说。
  北京市目录还没出来,一位接近北京市科委的汽车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他们估计比亚迪的纯电动车E6有可能出现在这个目录上,但比亚迪2013年12月刚推出的DM二代(在纯电动EV和混动HEV两种模式间进行切换)B级车“秦”肯定不在。至于这个目录什么时候出,业内普遍的猜测是——“得等北汽的车成熟以后”。  “国-务-院副总理关心,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业内人士说。“迪车会”上的很多迪粉(比亚迪粉丝的通称——编者注)对此感到愤怒,但他们没有办法改变北京市的决定。
     如果不买比亚迪呢?在银行工作的李威也想买一辆电动车,作为家庭第二用车,这样在第一辆车“限行”时,可以用它接送女儿上幼儿园。在北京买电动车有一个好处,很容易摇到号上牌。李威是“80后”,也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北京日益严重的雾霾,让他不顾家里老人的反对,决心买一辆电动车。  2013年11月,李威在参加了电动北京组织的试驾活动后,如愿以偿地买到了一辆电动车——北汽集团生产的E150EV。北汽集团全称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市属企业,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北汽集团从2009年开始做纯电动车,目前已生产了21度、23度、25.6度三代车型,产量都不大,总共只有近2000多辆投入使用。
21度由北汽集团在2012年推出,续航里程为160公里,不及比亚迪的300公里。但在李威看来,作为家庭第二辆用车,在市内开,也够用了。  他没想到的是,只开了不到十天,他就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麻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2-25 14:14:43
市场的结果:ZF补贴是企业在选择市场竞争性时,获利更大的一个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