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269 2
2014-02-26
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docx
大小:(31.81 K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2-26 15:35:49

一、2013年粗钢生产消费保持增长

  (一)粗钢生产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7.79亿吨,同比增长7.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0.7亿吨,同比增长11.4%,较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8.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分月份看,日产水平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为12月份的201万吨和2月份的221万吨,3-11月份均保持在210万吨及以上较高水平。分品种看,重轨产量同比增长33.4%;长材(型钢、棒材、钢筋和线材)增长12.5%;中、厚及特厚板增长3.0%;冷热轧板带增长10.4%;涂镀板增长11.4%;电工钢增长28.4%;管材增长7.7%。分地区看,宁夏、广西、云南、河南、甘肃和辽宁等地粗钢产量增速超15%;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同比分别增长3.5%、10.6%和2.7%;贵州和上海等地则有所下降。分企业类型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下降,重点大中型企业是产量增幅的主导力量。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6.28亿吨,同比增长8.0%;中小钢铁企业粗钢1.51亿吨,同比增长5.5%,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19.3%,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从增长情况看,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比重点大中型企业低2.5个百分点。

  (二)钢材出口增速快于进口。2013年,我国出口钢材6234万吨,同比增长11.9%;进口钢材1408万吨,增长3.1%;进口钢坯55万吨,增长53%。坯材合计折合净出口粗钢5073万吨,同比增长14.4%,占粗钢总产量的6.5%。

  从进出口价格看,钢材进出口价差仍很明显。出口钢材均价854美元/吨,同比下降7.6%。其中棒线材605.4美元/吨,降13%,板材807.1美元/吨,降2.6%,管材1191.3美元/吨,降2.8%;进口钢材均价1211.1美元/吨,同比下降7.1%,其中棒线材1509.9美元/吨,降11%,板材1008.8美元/吨,降8.5%,其中,进口电工钢板(带)降16%。管材4009.3美元/吨,降1.5%。从进出口国别看,从日本、韩国和欧盟(27国)进口钢材分别为601.7万吨、424.6万吨和114.2万吨,合计占进口总量的81%;向东盟、韩国、中东、南美、非洲和欧盟(27国)出口钢材分别为1742.5万吨、972.4万吨、718.6万吨、497.2万吨、456.1万吨和361.3万吨,合计占出口总量的76.2%。

  (三)主要下游行业钢材消费量稳定增加。据冶金工业规划院测算,全国建筑行业消费钢材约3.8亿吨,同比增长4.4%;机械行业消费钢材1.44亿吨,增长4%;汽车行业消费钢材4650万吨,增长11.2%;能源行业消费钢材3100万吨,增长4%;船舶行业消费钢材1250万吨,下降21.9%;家电行业消费钢材1000万吨,增长8.7%。根据对下游行业进行调研分析,估计2013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6.86亿吨,增长4.9%。

  从各行业钢材消费量占比看,建筑行业钢材消费量占钢材实际消费量的比重为55.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机械行业占19.4%,提高0.3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占6.8%,提高0.4个百分点;能源行业占4.5%,下降0.1个百分点;造船行业占1.8%,下降0.6个百分点。

  、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一)品种质量持续改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修订钢筋混凝土用钢标准,全面推广应用4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淘汰335MPa热轧带肋钢筋。建立了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工作动态通报制度。开展了河北、江苏、云南、新疆、重庆5个示范省市推广应用高强钢筋的工作评估和部分省市的抽查工作。部分地区2013年高强钢筋平均产量约占热轧带肋钢筋总产量80%,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工作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协调组,研究建立高性能电工钢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推广应用高性能电工钢,推进高效电机和节能变压器应用示范,淘汰热轧电工钢。

  行业品种质量持续改善。钢铁行业冶金产品达到国外先进实物质量水平认定并获得“金杯奖”产品已达500多个,生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左右。研发一批新产品,一些依赖进口的特殊品种钢材成功实现国产化。宝钢生产的第三代汽车高强钢实现全球首发,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各种钢管实现国产化;武钢、宝钢已能生产全部高牌号取向硅钢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鞍钢直径5mm高碳钢拉丝线材轧制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极限规格线材生产的垄断局面;首钢已生产出X80级超厚度管线钢卷板;马钢生产的350公里高速铁路车轮用钢即将进入试用阶段。

  (二)装备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炭化室高7m大容积顶装焦炉炼焦技术、超大型高炉高效低耗技术集成、300t转炉铁水“三脱”与少渣冶炼工艺技术、高效RH真空精炼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技术及应用等科技创新成果显著。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入炉焦比361.4kg/t,下降1.7%,燃料比536.5kg/t,下降8.9%。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和太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的技术中心整体水平和研发能力在全国排名位居前列。钢铁工业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1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企业技术中心33个,创新型企业17个。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体生产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构建了以鲅鱼圈、曹妃甸为代表的可循环钢铁生产流程,并实现了稳定顺行。拥有5000m3以上高炉、COREX3000熔融还原炉、5500mm大型宽厚板轧机、2250mm宽带钢热连轧机和2180mm宽带钢冷连轧机等世界最现代化、最大型的冶金装备。1000m3及以上高炉已占炼铁总产能60%左右,100t及以上转炉(电炉)占炼钢总产能54%左右;已建成热轧宽带钢轧机77套、中厚板轧机84套、冷连轧轧机40多套。

  钢铁企业信息化取得显著进展。近50家钢铁企业建立了能源中心,实现了能源远程监控、集中调配。基于互联网和工业以太网的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等取得成功应用。

  (三)节能环保工作力度加大

  企业环保意识增强,节能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宝钢集团八钢公司主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投资建设了多项节能、环保设施,厂区环境大为改善。太钢新建2×300MW空冷余热回收项目和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项目,为太原市城区新增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同时,太钢还在行业内率先启动了PM2.5减量工作,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粗钢产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吨钢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实现同比下降。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592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2%。烧结、球团、焦化、炼铁、转炉炼钢、电炉炼钢、钢加工等各工序能耗分别下降2.5%、2%、4.4%、1.1%、16.4%、9.1%和2%。吨钢耗新水量3.5m3/t,下降5.4%。外排废水4.9亿m3,下降8%;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4.2%;氨氮排放下降22%。外排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下降3.4%,烟粉尘排放下降1.1%。

  目前,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投产运行的干熄焦装置已达134套,合计处理能力1.4亿吨;全行业在建和建成投运的烧结脱硫设施373套(455台烧结机),脱硫技术发展迅速;全行业共有600余座高炉配套有干式除尘TRT,约占配套TRT高炉的90%左右。以高炉渣、转炉渣、含铁尘泥为代表的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以焦炉、高炉、转炉副产煤气为代表的二次能源利用率均大幅提高。

  (四)区域兼并重组活跃

  山东、云南、四川等地开展区域性兼并重组工作初见成效。由云南曲靖地区7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云南曲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深化实质性整合,逐步实现集团公司的规范化运作。辽宁方大集团(000055,股吧)重组萍乡钢铁公司后,方大集团控股的江西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省比重已达59.2%,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山东省新组建的邹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临沂鑫德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并已挂牌运营。

  宝钢、武钢、鞍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着力进行企业兼并后的调整工作。宝钢加快产品与制造技术的移植与推广,深化内部协同,2013年集团下属主要钢铁亏损单元经营状况都得到了大幅改善,梅钢、宁钢和韶钢均实现了扭亏为盈。

  (五)布局调整取得进展

  我国钢铁产业布局逐渐由资源型布局向沿海沿江、消费型转变。湛江、防城港钢铁基地已开始进入建设阶段。首钢贵阳特殊钢和青岛钢铁启动了城市钢厂搬迁工作。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宁波等沿海钢厂的布局基本形成,宝钢、武钢、沙钢、马钢等沿江布局钢厂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六)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提高

  依托铁矿石保障协调机制工作组,推动解决铁矿石资源保障相关工作,形成了长协供应、现货平台交易、期货市场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国产矿、权益矿、进口矿等供应渠道不断拓宽,钢铁协会铁矿石价格指数逐渐得到行业认可。201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8.19亿吨,同比增长10.2%,对外依存度约67%。进口铁矿石平均单价129美元/吨,同比增长0.2%。国内已形成年产铁矿石原矿16亿吨的生产体系,折算成品矿产能超过5亿吨/年。鞍钢卡拉拉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年可生产磁铁矿石2100万吨,选矿厂年可生产高品位铁精矿800万吨。武钢利比里亚邦铁矿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海外权益矿回运600多万吨。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集团与阿尔德隆公司签约,将合作开发佳美铁矿,其资源量约为10亿吨。

  (七)国际化步伐加快

  钢铁行业国际化意识不断增强。宝钢、武钢等企业已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武钢收购蒂森克虏伯集团汽车拼焊板项目,我国企业开始利用海外科研资源,加深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合作。天津钢管美国建设50万吨无缝钢管项目一期工程预计2014年底完成。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参股德高国际贸易控股公司(DITH),占有10%的股份。在国内,钢铁企业积极“引进来”,加强了与韩国浦项、日本JFE、新日铁、三井、德国蒂森克虏伯、安赛乐米塔尔等国际化大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河北钢铁集团唐钢与美国哈斯科集团签订协议,合作建设全球首个转炉煤气发酵法制燃料乙醇商业项目。重钢集团与韩国浦项签订了FINEX综合示范钢厂项目合作协议书。

  (八)多元产业适度发展

  近10年来,钢铁行业非钢投入达700多亿元。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钢铁主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围绕钢铁主业适度发展相关多元产业,一批钢铁企业从战略高度规划多元产业发展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武钢先后在钢材深加工、燃气运营、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等产业与国内外优秀企业成功合作。首钢结合工业厂区的土地规划与开发,在北京地区大力发展高端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业、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及建筑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产业,形成各产业相互支撑协同发展。沙钢大力发展钢铁物流,抓好集现货和期货交易、剪切加工、运输配送、进出口保税、电子商务及金融担保为一体的玖隆钢铁物流园。广州南沙钢铁综合物流园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鞍钢正式入股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河北钢铁集团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曹妃甸和黄骅港两大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及临港产业发展,构建属于自己的“出海口”。华菱钢铁(000932,股吧)成为首个获得页岩气探矿权的钢铁企业。

  (九)行业掀起管理创新和机制体制改革的新浪潮

  在困难形势下,一批钢铁企业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宝钢集团董事会试点工作得到国资委的充分肯定;鞍钢集团公司开展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武钢集团董事会成立。同时,一些钢铁企业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使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企业之间走访学习先进经验热情高涨。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大力实施直面市场的生产组织模式变革,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创效能力,全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山东钢铁(600022,股吧)集团济钢改革创新,使企业管理进一步贴近市场,决策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不断提高。华菱集团实现扭亏为盈;南钢在钢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大幅上升;兴澄特钢品种结构经过“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三次调整,目前高档、高利润品种的比例已经占产量的三分之一。

  (十)行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2013年,钢铁协会组织企业积极应诉,并协调各方共同努力,现已取得成效。4月印尼取消对武钢热轧卷板征收16.32%反倾销税的裁定,维持零税率;11月欧盟对外径大于406.4毫米无缝管反倾销调查以申请方撤诉结案;12月澳大利亚反倾销反补贴案终裁,济钢中厚板获得零税率;12月泰国反倾销案终裁,太钢冷轧不锈钢产品获得零税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 14:22:32
明天啦,多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