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evio在2008-3-5 8:18:00的发言:对于掉期,我只知道一些理论的东西,文章里有些地方我不是很明白。请教,(1)“掉期点”怎么计算的?(2)后面蓝色部分钟,美元15%的利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谢谢
----------------
在2007年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量劲增5.2倍的背后(相关报道详见本报2月26日第11版<;外资银行借钱放贷 2007年净融入资金超4万亿>;),隐藏着一条外资银行用尽“比较优势”开辟出来的套利捷径。而中资银行,却往往成为被猎取的对象。
衍生业务的技术、能力,以及美元,可谓是外资行活跃于外汇市场的“比较优势”。
而外资行更喜欢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口袋中的收入。在外汇衍生业务领域,外资行长于依靠自营来赚取价差,而中资行往往是价差的来源之一。
“同一外资行运用类似掉期等衍生业务,在同一中资行身上套取利差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2月底,一位资深的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套利路径
3月4日17时30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报价系统显示,美元/人民币1年期品种的掉期点为—6080/—5780。前述资深市场人士称,掉期点是依据利率平价理论测算的,在一定汇率水平下,为等值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利息差。
但美元与人民币的利率参照系不同。由于目前没有公认的人民币利率曲线,1年期人民币利率主要参照同期央票。3月4日,1年期央票的参考收益率为4.0583%。
而在国际成熟市场上,最能反映美元利率市场水平的是LIBOR。3月3日,1年期美元LIBOR为2.6256%。然而,在国内市场,“目前1年期美元利率的成交价格都是在LIBOR基础上加900、1000点左右。”上述资深市场人士称。
3月4日,一位外资银行交易员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当天的人民币美元掉期报价,在前端掉出美元一方,即便掉入的人民币资金按照1年期定期存款4.14%的利率来计算,其对应的美元利率将达到15%左右。如此一来,两者的利息差高达11%左右。
于是,套利空间显现。
上述市场人士勾勒出一条大致的套利路径,在“美元/人民币”货币对的掉期业务中,如果机构拥有美元的“比较优势”(外资行便是这样的机构),其可以在前端用美元换入人民币,而能够掉出人民币的,往往是拥有人民币资金“比较优势”的中资银行。
机构在前端掉出人民币换入美元时,要向掉出美元的交易对手支付一定的利息差。而拿到利息差和人民币之后,掉出美元的机构便可以在其他市场运用这部分人民币资金,获取收益。
“(人民币资金)可以用来投资央票、同业拆借或者投放贷款,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这部分资金的收益率存在差异,而美元和人民币资金的收益率又影响到掉期报价。”3月4日,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员说。
以现时市场行情来看,7天回购利率约2.7%,1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为4.058%,1年期拆借利率约4.68%,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7.47%。如此看来,因为有11%的利息差兜底,在前端用美元掉入人民币的机构,无论将资金摆布于何种渠道,赚头很大。当然,这些收益都是需要考虑成本和风险的。
(1)“掉期点”怎么计算的?根据利率评价计算
美元远期=美元即期*(1+人民币利率*N/365)/(1+美元利率*N/360)
掉期点=美元远期-美元即期
2)后面蓝色部分钟,美元15%的利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根据上面的公式1,知道美元远期、美元即期、人民币利率就可以计算美元利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5 23:10:3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