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国内企业所需要的很多“能力”不是培养能培得出来的。
1,对于市场和管理人才,其能力的积累多半来自于性格的养成和早先的社会阅历,就事论事的“培训”往往只能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但绝不能“点石成金”;
2,所谓的两年工作经验,对于有潜力者,是一个体验和思考并成熟的过程;对于无潜力者,是一个被淘汰的过程;企业要两年工作经验,其实是在这个基础上去挑选;目的是挑选出前一类,而对于后一类,即使你有10年工作经验,仍然不会被录用;
3,基于我对德国年轻人的观察,也许并不是我们的年轻人普遍没有“能力”,而是在国内要“办成事”,要“营销”,要“管理”,需要太强的在制度间游刃有余的能力,太强的驾驭潜规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很难拿到桌面上来“培训”的。
4,国内的私营老板,恐怕很多都不知道自己两年以后在做什么,这些人也不会为2年以后培养人才。
5,如果所有的老板都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那“2/10”的人才无论在么跳都赚不到大钱,也就变相的降低了行业人力成本。
写得有点乱,估计也不太多,大家排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