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33 4
2008-03-05
我不是李咏,这里不是非常六加七。我这里有十只箱子,有两只箱子装了一百万,剩下的箱子装了一百块,你需要先给我五百块,然后才能打开这里的箱子,你可以有十次机会打开这里的每一只箱子。如果这样做买卖的话,我算是赔大了,因为我们当中的每个人都会用五千块换走我手里的二百万又八百块。但如果我换一种方式进行这个游戏,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将不会再和我玩这个游戏了:企业里面招来十名大学生,也许这里面有两名是能力出众的,剩下的能力一般,也许这里面有一名是能力出众的,也许这里面没有能力出众的。但我们的企业要花五千块去培养,我们有很多企业不会花这五万块的培养费。人家要招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如果把它抽象成箱子问题,人家就是要拿五百块买我一只里面装了一千块的箱子。人家说的很明确:我们就要一只里面装了一千块的箱子,无论我再怎么忽悠,人家也不会花钱去打开其他的九只箱子。人家说就算我花五百块买到了一只里面装了一百万的箱子,万一它飞了呢?这样我们可一分钱都剩不下了,还赔了五百块。我们花钱把人才培养出来,万一他飞了呢?我们可就白干了,我们所损失的,又何止是这笔培训费?
百事到头空欢喜,倒为他人做嫁衣,很多企业都这么想。培养人才,是人力资源总监的事,留住人才,是公司老总的事,聪明的老总不会留不住人才,笨的人力资源总监只会不敢去培养人才。千里无马,并不是就没有千里马,连选都不肯选,怎么会有千里马?除非从根本上就不想去选。
前太子奶集团首席法律顾问,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奶集团首席执行官谭孝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认为决策时,没有对错,主要看执行,执行得好,错的也能做的正确,所以我们更强调执行,在执行中完善”。这也显示了一个企业家在做事业上的魄力:选出了人才,怎么就留不住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6 06:18:00

我觉得:国内企业所需要的很多“能力”不是培养能培得出来的。

1,对于市场和管理人才,其能力的积累多半来自于性格的养成和早先的社会阅历,就事论事的“培训”往往只能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但绝不能“点石成金”;

2,所谓的两年工作经验,对于有潜力者,是一个体验和思考并成熟的过程;对于无潜力者,是一个被淘汰的过程;企业要两年工作经验,其实是在这个基础上去挑选;目的是挑选出前一类,而对于后一类,即使你有10年工作经验,仍然不会被录用;

3,基于我对德国年轻人的观察,也许并不是我们的年轻人普遍没有“能力”,而是在国内要“办成事”,要“营销”,要“管理”,需要太强的在制度间游刃有余的能力,太强的驾驭潜规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很难拿到桌面上来“培训”的。

4,国内的私营老板,恐怕很多都不知道自己两年以后在做什么,这些人也不会为2年以后培养人才。

5,如果所有的老板都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那“2/10”的人才无论在么跳都赚不到大钱,也就变相的降低了行业人力成本。

写得有点乱,估计也不太多,大家排砖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6 09:38:00
谢谢mianjua先生的精彩点评,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30 19:34:32
也是企业的悲哀,没有留住人才自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7 15:27:46
企业要有长远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