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127 1
2008-03-06

https://bbs.pinggu.org/thread-915-1-1.html&replyID=4650&skin=1

这是一个相关的链接,可以下到论文原文。周文认为政治晋升博弈的基本特征就是促使参与人只关心自己与竞争者的相对位次,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参与人不仅有激励做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事情,而且也有同样的激励去做不利于其竞争对手所在地区的事情(如阻碍外地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对于那些利己不利人的事情激励最充分,而对于那些即利己又利人的“双赢”合作则激励不足。这就是为什么处于政治锦标赛博弈中的政府官员不愿意合作却愿意支持“恶性”竞争的基本原因。

我的问题是

对于处在政治晋升博弈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按照政治晋升的基本特征,他只关心他的相对位次。那么相邻的省(市、自治区)的领导人之间更可能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是因为,参加这个政治晋升博弈的人数不是只有两人,而是好几十个人,按照周文的假定,两个参与人之间的合作显然可以提高两地经济的绝对经济增长率,那么也就共同提高了这两个合作者相对其他参与人的晋升概率。因此,出于提高自身对其他所有参与人相对位次的考虑,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有很强的激励选择合作。尤其是在那些经济绩效相差比较大的地区之间,合作更容易产生。

有点不太明白,请指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6 12:15:00

很好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用经济绩效来解释中国官员的升迁是非常有局限性的,特别是高层领导。你的反驳有道理,既然政治升迁是相对位次的竞争,那么如何解释地方保护主义?周的解释是政治是零和博弈,两个地区之间也存在竞争。但是同样地,两个地区之间也存在合作的动机。究竟情况如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