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7)
《中国青年报》报道,这名女政协委员本周二在教育界别第一天的小组讨论会上说:“政协委员应该有一个定位,你既然处在这个平台上,你的话语就不能只代表你所处的利益集团。历史要求,我们要兼善天下,要有这样一份情怀。”该报没有报道这名女委员的名字。
这名女委员说,张茵提出了三个提案: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她本人的玖龙纸业公司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二是降低富人税负,把月薪10万元以上的最高累进税率从45%减至30%,而她本人就是富人;三是鼓励企业进口先进高效的节能环保设备,给予五年至七年的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过渡期限,而她本人的企业是会造成严重污染的造纸业。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这个女委员如果在真心对待这个问题,那么她的政治素养未免太欠缺了。
一个提案不因为提案内容照顾了提案者的利益而为不好的提案。一个提案也不因为没有照顾提案者的利益而变得“兼善天下”。
提案是否能够通过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而左右统治者意志的是政策制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由哪个人说了算的。
个人浅见,有那么几个标准:合法、于和谐有利、有回旋余地、没有预期的巨大风险或者巨大代价。符合这些条件的提案就是好提案。至于好提案能否通过、什么时候通过就是当事行政部门的事情了。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劳动者要维护自身权益,而企业主要維护自己的利益。各自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也正常。
但劳资双方要真正实行平等对话,还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同意2楼的观点。一个提议好不好应该看它对整个国家有没有利
同意11楼的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论自由和捍卫自己利益的权利,这种自我保护并不可耻,需要勇气也需要胆识。从最终角度看,受益的是所有人,至少能让那些只知道搭便车的知道,自己不争取是不可能得到所需要的。如果整个社会都是积极进取的人,那么就不会存在利益一边倒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整个财富只是半桶水,如果要均分给所有人,是不是痴人说梦话?而在这个分的过程中,什么是公平?公平的执行能做到吗?不可能。我们已经有了悲惨教训。得最终利益的恐怕还只是不劳而获的少数权力集团。
天道酬勤,无可厚非。平均主义只会把勤劳的人的工作积极性打压了,而把懒人的贪欲和吃白饭的劣根性唤起来了。这对大家有什么好呢?
为什么邓小平先生的智慧无法被真正理解呢?
何谓“无商不奸”···
商人不追求利益···
何以生存···
等你自己作为商人了时候···
我到要看看···
你有多么了大公无私···
你能不偷税漏税···
我就谢天谢地啦···
有什么提案是可以有利于所有人吗?没有!
那就各说各的有利方案吧!最终的方案总是妥协的产物,也就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关键是是不是所有的利益攸关者都到场且拥有了其应用的话语权和表决权。
应该广开言路,提议本来就是政协委员的权利,决策则是领导层的事了
关注!
掌握了大量社会财富,必然有一定话语权,这很正常嘛。如果不合理就不采纳,没必要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