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日周二已预告昨天无法履行利息支付,成为内地有史以来首宗债务违约事件,为内地财务产品违约打开序幕,外界忧心企业债违约、信托违约,以至地方债违约将陆续有来。无疑,违约事件会令投资者、银行等重新检视企业债、信托产品以至地方债的风险,难免在向企业提供资金上较前审慎,或会令一些企业与投资项目出现水紧困难,但说出现美国雷曼与信贷危机,则过度忧虑。
此不但因内地金融远未及美国先进,并无大量复杂衍生产品尤其层层相扣的抵押式债务证券,更因内地金融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背后有中央ZF支持,即使万一出现威胁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中央亦有足够财力处理。加上中央正高度警惕及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爆发大规模危机的风险不高。
而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违约展开序幕更是好事。过去内地投资者一直当信托产品、地方债以至企业债是低风险甚或无风险产品,因他们相信中央在稳定压倒一切下,不会冒产品违约影响金融稳定的风险,势必包底。正是在如此想法下,投资者忽视企业与投资项目的质素,令资金市场的优胜劣败机能大打折扣,既令部分资金流向低效项目以至殭尸企业,更种大了金融市场尤其影子银行的风险。
金融产品有序违约正能打破中央包底的不健康想法,令投资者重新检视投资风险,优化投资决策,提升市场起到有效分配资金、优胜劣败的功能。这次企业债违约开了金融产品违约的第一枪,阵痛难免,企业短期内融资会更难,惟在金融整体风险可控下,只要做好违约处理程序,妥善处理当中纠纷,做好信息披露,那纵因过去资金调配低效,金融产品违约接二连三出现,亦可有序进行,避免市场恐慌,更可逐步纠正投资者心态,促进投资市场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