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894 0
2008-03-09

大摩:奥运会只是中国经济的次要因素

  •   中国国情的一些独特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幅度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要小得多。尽管北京奥运会势将影响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但它仅仅是次要因素,并不起决定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夏季奥运会过后,主办国的经济多将陷入经济增长放缓的阶段,预计中国不能幸免。但是,中国国情的一些独特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幅度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要小得多。而美元/人民币的走向仍将主要由中国内需增长的路径以及美国的经济周期共同决定。尽管北京奥运会势将影响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但它仅仅是次要因素,并不起决定作用。

    任永力、白德理/文

       二战后,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国在奥运会后的第二年通常经济增长都会放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际,中国能否打破这超过50年的怪圈,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经济不景气可能持续的时间比预计的还要长,而另一方面,中国央行加息以及人民币升值举动的后续影响也似乎会在奥运会结束时开始显现,未来中国的经济究竟会有如何的表现?我们通过分析资本支出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主办奥运会的心理影响来推测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

 

  奥运经济周期

  

    通过分析自1956年以来奥运会主办国的经济表现,摩根士丹利发现,这些国家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在举办奥运会的当年,各国的GDP无一例外均出现增长,而紧接着一年的GDP增长则低于预期(表1)。1956年以来的11届夏季奥运会中,只有美国经济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仍保持了之前的增幅。一般从奥运会举办前一年至结束后的第二年,奥运会主办国的GDP增长平均下降4个百分点。而投资水平的变化就更为明显,平均下降幅度高达1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长也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幅度居于上述两者中间,为6%。

  

    奥运会前后经济发展的轨迹基本符合人们的一般猜想。在奥运会举办前必定大兴土木,尤其是有大量的非住宅房屋以及酒店建设。同样,在奥运会举办的当年旅游业也势必大行其道。中国政府借奥运之机会向世人显示中国实力和经济水平的想法也会在GDP中显现出其价值。此外,在向好心理的带动之下,一些与奥运会不相关的投资,甚至在主办城市之外,各种投资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当奥运会过后,世界的注意力转离举办国,不仅投资活动相应减少,且人们的心理层面也面临着骤然降温的考验。

 

1:奥运会前后的GDP增长

夏季奥运会

GDP 增幅 (%)

奥运后固定资产投资降幅

 

前一年

奥运年

后一年

奥运后两年平均

后一年

后两年平均

澳大利亚1956

4.80

6.10

3.80

4.10

-2.50

-8.80

日本1964

3.80

6.00

2.60

2.00

-

-

墨西哥1968

5.90

7.30

5.80

6.20

-

-

德国1972

3.00

4.30

4.80

2.60

-

-

加拿大1976

2.30

5.50

3.40

3.70

-7.90

-15.10

美国1984

3.40

6.00

3.30

3.10

3.40

-15.30

韩国1988

11.00

10.50

6.10

7.50

8.20

2.80

西班牙1992

2.30

0.70 -

1.20

0.50

-24.30

-29.60

美国1996

2.60

3.60

3.90

3.70

8.20

13.00

澳大利亚2000

4.40

3.40

2.11

3.10

-6.12

-1.10

希腊2004

5.00

4.60

3.80

4.00

-1.60

-0.80

平均

4.41

5.27

3.49

3.68

-2.83

-6.86

资料来源:Datastream, Haver,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奥运过后的货币贬值

  

    奥运会之后,主办国的货币通常会出现贬值。在蒙特利尔(1976年)、洛杉矶(1980年)和巴塞罗那(1992年)之后两年,加拿大、美国和西班牙三国的货币均大幅贬值。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澳大利亚元贬值的幅度相对较小。而汉城、雅典奥运会后,美元/韩元、欧元/美元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相对保持平稳。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美元则是逐步走强。综上来看,除了个例以外,奥运会主办国的货币在奥运会后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而贬值。

 

  中国猜想

  

    不管是经济活动还是货币走势,奥运会都会对其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要准确预测奥运会后中国GDP的增长情况和人民币的走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周期可能会进入一个典型的“后奥运会”时期,然而就幅度而言会相对缓和。

  

    首先,国家规模至关重要。因为一般来说,只有奥运会主办城市在后奥运期间会经历投资和资本支出周期上的大幅震荡。与汉城、巴塞罗那、悉尼奥运会过后韩国、西班牙与澳大利亚三国经济受到的影响相比,美国在奥运会后经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考虑到中国的规模,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资本支出收缩的幅度应该也要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借鉴美国,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GDP增长减速甚微,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美国经济更是加速增长了。因此,对中国这样的国家而言,一个城市经济活动的变化并不能主宰一国的GDP走势。

  

   其次,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地理来考量,中国都是个纷繁多样的国家。中、东、西部三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即使美国需求不振对中国东部地区造成负面影响,中、西部对基础设施和其他投资项目的需求仍将保持在高位。由于重大事件对正面心理影响会刺激近几年的经济活动,因此,奥运会后三个地区的投资活动不太可能同步减缓。

  

    再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8日召开前的这段日子,预计美国经济周期处于一个走弱的阶段,而在奥运会后可能有所好转——这与典型的奥运会经济周期显然背道而迟,能够帮助中国熨平200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间的周期性现象。

  

    最后,尽管中国人民银行越来越关注美国经济可能出现的衰退,但同时它仍把脚放在了国内经济发展的刹车上。2008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央行仍然让人民币快速升值,因此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不会放缓。而一旦政府意识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则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都有可能放慢。从目前来看,美国的经济数据喜忧掺半,因此,人民币对美元仍将保持较快的升值速度。

 

   任永力系摩根士丹利首席货币经济师,白德理系货币分析师,周莹译 (本文来源:新财富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