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49 0
2014-03-13

来源:天厚社交投资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并不是那种在公共场合会“不好意思”的人。但前天,当他在中国全体人大代表面前,说出2014年中国GDP增长目标为7.5%之时,应该会有些脸红。问题不在于7.5%这一数字上——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7.5%是一个可控的目标。相反,问题是坦率的李克强本人都不相信中国GDP数据的准确性。

事情要追溯到2007年。至少,他曾在2007年3月12日的晚宴上这样告诉过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兰特 。那时李克强还是辽宁省委书记,当时社会普遍认为他将成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接班人。根据2007年3月15日美国外交电报(维基解密公布)所描述的晚餐实况,面带“微笑”的李克强在晚餐中说中国的GDP数据是“人造的”,因此不可靠——“仅供参考”。

当然,只有个别极端爱国主义的经济学家相信偌大的中国可以核算出准确的GDP数据。李克强告诉兰特说,他更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因为这些都是难以造假的。 “通过观察这三个数据,李克强说,相对来说他可以更加精准地衡量经济增速。”该电报报道。就在该电报公开后不久,《经济学人》——为表示向李克强的坦率致敬——创建了克强指数——克强指数是三种经济指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的结合。该杂志认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

尽管现在连中国官方媒体都认为迫切需要打破“GDP迷信”,因其破坏性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于李克强来说他还是不能说出这样的话:“中国政府将尽最大努力来维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但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不再有任何刻意实现某一GDP目标的压力。”

不过,我们发现在坦率的李克强周三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确有2007年工作报告的影子。最明显的就是他描述未来工作进展时用的一句话“调整经济结构”。简单地说,他最喜欢的三个经济指标中出现了两个:“中国总用电量增长7.5%,总货物运输量上涨9.9%。”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没有提及第三个指标——银行贷款发放量。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当下中国政府正努力控制信贷规模及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某些数据可能有点儿太真实了以至于这位十分坦率的总理也不好意思与大家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