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里面写的记的,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因为还在一点点学习,所以一点点贴出来,希望多多包涵....//bow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1960以前:凯恩斯主义 1970s滞胀难道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呈现多样性 分歧出现于:分歧集中在理论分析、经验证明和政策工具的选择三个方面; 宏观经济流派的划分: 两大传统:古典传统和凯恩斯传统 按时间先后: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I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II(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新凯恩斯
 主义
 介绍: 1,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货币、利息与就业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
 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
 “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
 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
 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
 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cf 新古
 典学派。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
 问题:
 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下,供给是一条垂直的直线,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一直探讨经济适度人口这个问题?AD-AS模型是否以为着经济会按照当时当地的劳动力人口数量而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5 16:00:4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