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留学 海外生活
479 3
2014-03-16
国内本科生和外国人竞争 华人叹海归不易

2014年03月10日10:09  中国新闻网  http://edu.sina.com.cn/a/2014-03-10/1009240440.shtml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短短几十年,“海归”这个词,正发生着从精英标签向单纯的身份标示转变、从好工作高收入的象征向“不能和未来挂钩”转变。2013年留学[微博]回国人数猛增三成,逾35万人;201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随着赴华外国人留学规模持续扩大,留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三因素叠加,海归们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
  在日华人朱先生感慨:“我起初就是抱着出国留学拿个学历,再回国就能有一个好工作的打算来留学。早年回国探亲,别提有多神气了。有了这个身份回国就等于有更好的工作和收入。2002年我拿到日本的硕士学位时,国内大学母校的领导还想让我回去任教呢,当时国内二线城市的高校非常青睐海归。我嫌工资低,想在日本积累点资金和工作经验,就没回去,等后来想回去,国内已不是这个行情了。现在想进高校,首先得是博士,更要看其研究方向和工作的背景情况。”
  朱先生说:“我是1998年来日本留学的,那一年日本刚开放自费留学市场,不须日方担保人,只要有足够的留学资金证明就可申请来日留学。那时候,在日本各国留学生总数也只有4万多,而如今仅中国来的留学生就8万多人。现在,父母年龄大了,有心回家乡工作,但回去几次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我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没把握好机会。”
  据了解,除了国内就业单位对海归的需求因素外,一个客观状况是,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
  “与海归抢饭碗的不只是‘华人同胞’,还有‘国际友人’。”今年3月从东京某私立大学毕业的小刘如是说。
  小刘去年开始就在中日两地参加多场招聘会,工作地点锁定北京或上海。他发现一个现象:许多跨国日本企业招聘条件不再圈定“中国人留学生”、“母语是中文”,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的用人条件是,“国籍不问,精通中日文”。还有一家在上海的日资企业招聘条件竟然是“英语必须,日语不问”。
  “这让我们日本留学的华人情何以堪。”小刘说:“在上海的多场招聘会上都可见在华日本人,甚至欧美人与我们挤在一起,他们许多都有在中国留学经验,汉语发音甚至比我们某些同胞还字正腔圆。”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近年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6499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留学生的总数增加了28169人,同比增长8.58%。来华留学生总数、中国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ZF奖学金生数等三项均创新高。北京、上海等地留学生总数继续稳步增长。
  据日本外务省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日本人侨居海外的第二大国家,截至2012年10月1日,侨居在中国的日本人数达到约15万人,仅上海就有约5.7万人。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在中国大陆就业的外国人超过24万,比2007年增长了17%——并且仍在不断增加。
  中国高校就业大军、在华外国人与“海归回国潮”叠加,让海归们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记者 孙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16 10:15:18
整体来说,我们这些土鳖,不但要和海龟华人竞争,还要和国际友人竞争,让我们情何以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6 20:19:48
海归们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其实是所有没有毕业的都面临更大的压力!

努力吧,未来永远属于强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17 15:40:16
olderp 发表于 2014-3-16 20:19
海归们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其实是所有没有毕业的都面临更大的压力!

努力吧,未来永远属于强者!
介个,怎么听着像玄幻小说的口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