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342 0
2014-03-17

     车联网推动智能交通发展。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可以有效缓解道路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并改善由于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受到ZF和民众的高度重视。但是现阶段智能交通还处于初级阶段,能够为民众提供的出行信息服务(TISS)还非常有限,且发布方式还仅局限于网站、广播电台、交通短信息、呼叫中心等传统手段。

    表1:现阶段智能交通够为民众提供的出行信息服务还非常有限



    日本道路交通情报中心负责进行道路交通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中心在全国有142个分支机构,与全国所有交通管理机构实现信息在线实时传输。全国主要道路都安装了交通量微波检测器(高速公路每间隔300米一处)和图像监控设备,自动采集交通信息。中心将交通情况收集整理和分析后通过互联网、电话、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以及车载导航系统等媒体向道路用户发布,包括交通堵塞、事故、施工、高速公路入口封闭、停车场车位、大型车车辆外廓尺寸和轴载限制、交通规制及迂回绕路、到达目的地的线路选择、运行距离和时间、异常气象和自然灾害等信息,便于司机选择正确路线,缩短运输时间到达目的降低运输成本。


    图1:出现信息通过多种网络媒体向道路用户发布



    图2:出现信息服务体现以人为本



    TISS需要底层的指挥诱导系统提供实时海量数据;此外“大交通”互联互通需要整合机场、铁路数据以及车管所车辆信息等等。现阶段中国刚刚在发达省份的主要公路上实现设备部署,可以进行信息采集,未来还需要进行信息的汇总及处理,从而形成有效的出行服务建议。随着公路、机场、铁路的不断新建,以及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交通的数据量将越来越大,因此基于互联网模式的采集和发布将成为主流模式。


    表2:“大交通”互联互通将产生海量数据



    “自助导行”是指通过提供完备的信息,旅客能够自己获取;无缝要求为游客提供的诸多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不出现信息缺失、断链;透明要求提供信息内容易理解、无歧义;人性则要求信息获取方便,容易接受。在交通枢纽如果出现多种交通工具换乘的情况,则更需要有效的出行信息服务。


    表3:出行信息服务以“自助导”为主,提供无缝、透明人性的出行信息



    图3:世博会示范工程已经实现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出行服务



    厂商在数据收集及发布环节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由于出行涉及到定位及线路规划,厂商可以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具备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的增值应用,一方面可以促使ZF购买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商户和民众进行收费。


    图4:厂商在数据收集及发布环节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图5:厂商可以开发具备商业价值和盈利模式的增值应用



    如O2O的打车服务,国内滴滴打车、快滴打车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国外Uber提供比一般出租车贵的私家车、豪华轿车的打车服务。此外,都将从过去离线服务迈入在线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