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123 1
2014-03-21

     中储棉的职责是对国内棉花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储备的手段防止棉价大起大落。换言之,国内棉花价格走势完全取决于中储棉的收储和放储政策。

    近几年由于国家棉花收储价格显著高于市场流通价格,生产的绝大部分棉花被中储棉收储。截止2013年12月31日,13/14年度国内棉花临时收储已经时间过半,中储棉共计收储棉花485万吨,而2013年全年棉花产量约为630万吨,收储量已经超过全年产量的四分之三。中储棉庞大的棉花储备使其具备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决定性影响力。


    图1:国内棉花累计收储量



    目前国内的棉花收储机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收储机制并未有效保障棉农收益。在实际收储环节,棉农并未直接将棉花送储至中储棉,而是将棉花卖给一些小型棉花收购企业,因此收储政策的实施使本该棉农享有的国家补贴变相补贴给了棉花收购企业,棉农的收益并没有实际提高,这也是导致近年来农户种棉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二,棉花收储对棉农的补贴力度有限。中储棉设定的棉花收储价格尽管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棉农利益,但由于种植成本的上涨和棉花流通成本的存在,使得棉农所获得的实际收益日趋微薄,远不如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获得的收益可观;


    第三,限制进口使国内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由于进口配额的限制,国内纺织企业仍要承受国内高棉价带来的高昂成本,这导致国内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出口受阻;


    第四,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中储棉的收储价格比抛储价格高1000-2000元每吨,再加上收储量增加带来的仓储成本上涨,国家财政在棉花收储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如今,国家棉花定价政策存在两难选择。如果国家放开棉花进口限制,取消收储政策,则国内棉花产量将急剧下降,国内用棉安全受到威胁;如果国家继续保持目前的棉花价格管制政策,则其收储成本渐增,目前已收储的棉花通过何种途径消化成为难题,更为有效的棉花定价政策亟需出台。


    目前,市场上呼声较高的改革方案之一,是由国家相关机构按照种植面积多少直接补贴给棉农,减少中间小型棉花收购企业的流通利润。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相比收储政策,直补棉农的改革方案能更为有效地平衡棉农利益和纺织用棉的需要,棉花价格也将有所下跌,但幅度较为有限。


    目前中储棉收储和抛储之间的价差在1000-2000元/吨范围内,从国家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预计直补棉农的政策实施后,其补贴额度不会高于这一水平,因此国内棉花的降幅也大约在1000元/吨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21 11:55:36
产需的市场供需决定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