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方法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可以按照材料性质分类、按照材料来源分类和按照材料在人体中的部位分类等。
按照材料的性质分类是比较主流的分类方法,可以将生物医学材料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医用陶瓷、复合材料、生物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以及组织工程和支架材料等。
其中金属材料主要用于人工骨骼和关节的替代,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医用材料,也是目前生物医用材料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一类。
其次是医用陶瓷类和高分子材料,医用陶瓷类材料和金属材料的用途相似,主要应用于硬组织的修复和替代。医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有机聚合物,它们在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修复和替代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复合材料指由2种或者2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材料,由于结合了多种材料的优势,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器官损伤修补,软、硬组织修复,以及人工器官等领域。生物衍生材料和组织工程与支架材料是目前规模较小,但是代表了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两个领域。生物衍生材料也可以成为生物再生材料,是由天然生物组织经过处理而形成的,比如牛心包膜制作的人工心脏瓣膜和脑膜等。生物衍生材料的原料直接取自于动物,所以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是未来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的方向之一。组织工程和支架材料是生物医学材料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在产品上和传统材料有一定的重合,又不同于单纯的医疗器械产品,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更倾向于治疗手段。
图表1:按照材料性质分类

按照材料来源的分类,可以将生物医学材料分为人体自身组织、同种器官和组织、异种同类器官与组织、天然生物材料、合成材料等等,这样的分类方法将生物医学材料的概念涵盖了器官移植领域。
图表2:按照材料来源的分类

按照生物医学材料在人体中应用部位的分类,可以分为硬组织材料、软组织材料、心血管材料、血液代用材料以及分离过滤盒透析膜材料。
图表3:按照材料在人体中部位分类

用于植入医疗器械的生物医学材料要在生物功能性、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可加工性等四方面满足要求。
图表4:生物医学材料特性

不同材质的生物医学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材料用于哪方面植入医疗器械的制造。
将金属、医用陶瓷和高分子材料——三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医学材料,根据上述四种评价体系进行对比。这三种主要的生物医学材料各有优劣势,金属和陶瓷具有很高的强度,陶瓷表现除了更好的化学稳定性,但是在可塑性和延展性等方面略差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但强度较差,不耐磨。
图表5:三种生物医学材料的特性

它们在材料特性上的差异决定了其各自的应用领域,金属和医用陶瓷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化学稳定性,所以更多地应用在人造骨骼和关节中,医用陶瓷还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的制造。
医用高分子材料目前被更多地应用于人体内脏的修复,以及体外器官和装臵。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聚氯乙烯、天然橡胶、聚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聚苯乙烯、硅橡胶、聚酯、聚四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氨酯等。
生物衍生材料和组织工程与支架材料将是未来这个行业最为活跃的两个领域。生物衍生材料取自于生物体内,经过加工后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修复,这种生物源性的材料最大的优势在于经过适当的处理,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在某些领域已经出现了取代传统生物医学材料的趋势。比如冠昊生物和北京天新福的衍生材料生物膜在市场份额上明显抢占了以强生和贝朗为代表的高分子材料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