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发展是指从人的实际特点出发,每个人为了满足在社会中生存、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主动学习,掌握劳动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实现的人的自我发展。个性化发展是人最基本的发展,是人在社会中进行劳动,满足需求,所必须的发展。人的个性化越发展,全面发展就越能实现,社会就越能进步,人的需求也越能满足。全面发展是每个人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社会进入自由王国,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从来都是建立在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实现全面发展,这是由人类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为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人在社会中要生存。而要生存或者说更好地生存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在提高劳动能力的时候,人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客观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换句话说,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劳动能力全面提高的过程,包括人类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因为劳动者素质同样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素质的确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人进行个性化发展和实现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如果一个劳动者素质较差,那么在劳动中他不断会毁坏自身的劳动能力,还会毁坏他人的劳动能力,最终的结果是全体的劳动成果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也即为破坏社会生产力,阻碍社会的发展。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劳动都成为社会性的了,产品按需分配,倘若有人思想道德素质差而生产少或不生产,则社会总产品就会减少而不够按需分配,阻碍社会的发展也就最终无法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社会中实现的,而且从来都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例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广大的劳苦大众是很难实现全面发展的,甚至个性化发展的水平也相当低,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将来进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个人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所以这也是社会主义在实现人的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也是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广大劳动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所以,共产主义社会很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劳动者素质极大提高,事实上把这句话在延伸一下就是劳动者劳动能力空前强大。当然这个实例也说明了,人类的需求是具有社会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因为劳动决定需求,而劳动具有社会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所以人类的需求也被赋予了其特性。人们实现个性化发展并由个性化发展到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样也是人们需求渐渐得到满足的过程,人类的需求始终都是人类实现个性化发展并由个性化发展过渡到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而恰恰就是这个日益增长的需求反过来推动着人们由个性化发展逐渐实现全面发展。人们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劳动能力)的发展而日益俱增的。最初的需求就是生存需要(这也是人们在社会中最基本、最低级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渐渐向生活必需品及其与生活必需品相关的需求方面增长;然后在这些基础上渐渐向简单工业产品及其复杂产品需求方面增长,然后在这些基础上渐渐向劳务服务需求及其精神需求方面增长。为了满足需求,就要不断去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其劳动价值,其目的就是要用劳动价值来交换其需求,在商品经济时代,其劳动价值就是用货币所表现的工资(劳动收入),然后用这部分货币去交换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当然,这些只有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中,广大劳动群众创造的劳动价值才能真正最广泛地流入自己手中。人由个性化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和需求的渐渐满足以及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相一致的,当人实现由个性化发展到全面发展的时候,也就是人类需求得到全面满足的时候。这也说明了,人们实现全面发展也即是人们在社会中全面实现人生价值。人类需求全面得到满足,此时也意味着货币将失去作用,不再作为衡量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人类按需分配可以实现了。此时,劳动能力必然极大提高,社会产品必然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必然极大提高;也就意味着此时劳动者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完全融为一体,人的社会性全面实现(人和社会完全融为一体),即人类共产主义实现。这也说明货币只是实现社会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工具,由劳动创造,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最终会消失,走完了自身的一个循环。
人类的社会是教育的社会,人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不管是主动受教育还是被动受教育,这同样是由人类(社会)的社会属性和人类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人们在社会中为了实现个性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全面发展,就要接受与此相对应的必要的教育,不管是否愿意,这部分教育都会是人们获得各种生存、生活资料,并获得与此相对应的劳动能力所必须的教育。不管是有独立意识的小孩、青年人还是八九十岁的老年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然会接收到教育,这是客观的。所以,教育也是具有社会性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的社会性将会逐渐表现出来。接受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人非生而知之,更非生而能技之,只有学习才能获取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在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正如,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也从来没有听过小麦收割的人,他要想进行小麦收割的劳动就必须要接受教育(不管他是看别人收割时潜移默化还是自己亲身学习收割)。对于想要掌握某种技术的人也是如此,必然先要了解并学习这门技术,如果问他学习这门技术的原因是什么,那么首先是他需要这门技术,这也将是他学习这门技术最直接的原因和最根本的动力。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就是人们在社会中为了满足需求,实现发展而主动、自理地接受教育的一种现象。因为是带着快乐心情,主动地接受教育,能够高效率地学习,所以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能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满足生活、生存需要。所以认识自己,找到自身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是人们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一个宝贵方法,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劳动价值),转化为其它产品满足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发展自我发展。
个性化发展不是一个点,更不是发展的终点,它是人们在社会中不断学习、不断满足需求而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随着追求的日益增加,所以个性化发展也会表现出阶段性特征。个性化发展是在社会中实现的,更是在发展中实现的,当人们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时,此时(此阶段)的个性化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当然,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是不会完全吻合的,因为人们的需求是不会完全满足的,如果完全满足也即为人类的基本矛盾消失了,那么人类和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向前发展了。这也说明了教育只是实现人发展的工具,社会劳动才是实现人发展的根本,教育体制的改革必然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进行,以社会和人的发展为导向,最终提高人的劳动能力,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实现人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建设,努力扩大就业;还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整合城市教育资源,实现系统优化,充分展现城市教育职能;还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构建城乡教育事业一体化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每个人也只有积极融入到教育体系中,认识自我,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提高劳动能力,满足需求,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