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4219 15
2008-03-18

先前写的过长了,我重新写一下,弄短一点,拣重要的说说。理性人假说认为人的行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不对,和马克思主义冲不冲突。

首先,我想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定阶段上,说人是私利性质的,这种说法对不对,也就是理性人假设,一方面,这种观点在教科书上被批判,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人类行为又证实它确实是存在的,工作为了工资,开公司为了自身的利润,职场上的竞争,贪污等等都可以说是私利性质的的表现,同时所谓的上层建筑都在为着自身的利益争斗,所以我疑惑;其次,如果说在某一发展阶段上,人确实是自私的,那么西方的这种说人的自私是天生的说法到底是不是对的,如果是天生的,当然就是生物特性了,如果说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那自然就是社会属性了。

另外,不管这种自私有无与否,我都觉得从个体的行为来分析行为,而不考虑他们之间的联系都是不正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宏观上的分析到底要不要以这种个体的行为作为基础呢?总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促使社会进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进着制度的演进是不是太笼统了,恩格斯曾经说,虽然各个人的意志不同,就如同平行四边形的各个边,但是会形成一个合力,那我想知道,这是不是承认了私利性等等的个体行为呢?同时,这个行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实践中形成的,但是更要考虑的是他们相联系而结成的宏观总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0 14:31: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18 17:12:00

說不清楚這兒問題...

建議你去讀一下馬克思先生的原著,還有一定要看一下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的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9 11:27:00

能否具体说说针对我的疑惑的书名,哪部原典,我好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08:23:00

先定义一下啥是社会性、啥是生物性吧,

社会性=无私?

生物性=自私?

搞不懂你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1:58:00

斯密在国富论中对于“自利”的行为的描述可以用这段话概括:“我们的饮料和食物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或者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互惠的利他行为”往往是互相合作的基础,在阿克塞尔罗德的《合作的进化》中就提出“针锋相对”的策略:基于对方会根据自己先前的策略来考虑自身的决策行为,人们往往会首先采取合作的态度。在Thaler的《赢者的诅咒》一书中的“合作”一文中也有描述。当然也存在“纯粹的利他行为”,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地方重也有描述,人们的这种行为往往是建立在希望看到其他人的幸福快乐的基础之上的,当然这种利他行为也存在着对于他人贪婪的担心和合作有关的经济学实验似乎是“公共品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2:08:00

原始人的“合作行为”并不是因为无私,而是因为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之下,如果不采取合作行为,也就无法生存,似乎在汪丁丁老师的《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中有所介绍。其实从“自利”和“完全利他”的行为假设出发,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当自己假设的约束条件不能作进一步分析的时候,必然需要改变约束条件。有经济学家也曾经说过,在完全利他的条件下,经济资源配置也可以实现帕雷托最优。不过仔细分析考虑一下,就会知道“完全利他”的条件不符合现实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