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761 2
2014-03-31
华夏基金赵新宇:套利游戏终结 互联网基金怎么办?  一群胆子越来越大的人和一群越做胆越小的人碰撞已近1年,胆大的人终于触碰了禁区,胆小的人陷入了更深层的思考与焦虑。
  3月末,以BAT为代表的主要互联网金融平台人气涣散。3月26日,余额宝等主要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都传出了一个关键词:净赎回。
  “天天讨论,天天与那帮人微信。”与BAT都有合作的华夏基金零售业务总监赵新宇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状态。热潮渐退,他也对理财周报记者分享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更多思考。
  套利盛宴的放大镜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基金与互联网结合就是一场套利。”华夏基金零售业务总监赵新宇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春节这个区间,货币基金市场的套利空间被互联网平台不断放大,从而激发了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
  在基金行业的这场盛宴中,天弘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去年6月“钱荒”期间诞生的余额宝遇到了最好的成长时光,而拼命追赶的华夏基金火速签收百度合作百发,并在货币市场牛市盛宴结束前借道腾讯活期通抓住了最后的机会。
  然而近期“净赎回”似乎也意味着,除了收益率以外,互联网基金并未带给人们给多的期待。事实上,一组数据慢慢改变着华夏基金公司的生态。截至目前,2000亿华夏货币基金,1000亿来自互联网,1000亿来自银行。
  值得思考的现象是,在互联网平台大行其道的同时,来自银行渠道的华夏基金销售份额也大幅增长。“从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份,也增长了三到四百亿元。”赵新宇告诉记者,互联网的传播普及了投资人对货币基金的了解,但这并不能够颠覆从安全性而言,金融机构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虽然,在互联网平台的深度合作中,与平台的利益分配问题将不断上升,对于以银行作为主渠道的绝大多数基金公司来说,两个系统需要协调更多的秩序。“我们要求电商团队谈成的互联网平台尾随必须比银行低,否则银行的合作以后就没法谈了。”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机构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双方巨大的差异直接决定着未来互联网基金产品的开发方向,创新变得更加艰难。“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基金依然会以货币基金主打。”赵新宇感叹。而阿里与腾讯支付平台转账有限额,无疑为产品创新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如果只是靠货币基金牛市,在牛市结束后,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在赵新宇看来,互联网确实为基金打开了一条新的路径,但最终能够保持竞争力还是基金公司的产品水平以及金融服务观念。
  重修内功
  2013年,华夏基金网上直销带来了客户数和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新增客户数是2012年的近9倍,活期通全年交易额将近800亿,其中移动客户端的交易量占到三分之一。据一位接近华夏的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最终通过活期通的直销规模达到150亿。
  2013年,华夏基金方面完成了系统改造,成为业内少数几家拥有实时系统的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由传统的每月结转收益改为每日结转收益。
  实际上,对于基金公司而言,系统改造并非易事,为了让客户能够获得趋近于活期存款的体验,基金公司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开发,然而有实力、有条件实现这些的,在基金行业中屈指可数。此外,华夏基金重整了内部架构,形成了跨部门互联网金融团队,该团队的人数从最开始几人增加到40人以上。
  在货币市场牛市结束后,每一家公司在收获份额的同时,也在深深思考新的生存模式,这决定着基金公司架构的重塑与思维的重筑。
  “重修内功。”赵新宇解释道,与BAT维持合作的同时,华夏基金将重新加强对活期通基金的开发。
  沉淀了更多的用户信息,基金公司终于走在了产业链前端,但关键是信息数据如何运用。赵新宇表示,以前的办法就是发短信打电话宣传新基金,但真正的转化却是通过服务,分析客户交易行为,及时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一味推销新基金。“目前基金公司数据分析水平很初级,我们有几个同事在做,他们抱怨没什么成就感,我说还是数据量不够大,大数据应用只有数据大才能得出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可做的事还是挺多。”
  在传统金融产业链后端的基金公司,第一次有机会直接面对客户,通过直销以及与平台的合作,他们拿到了更多更完善的客户数据,从金融产品工厂到金融服务门店的机会闪现。
  但是,继续往前走也意味着面对更多的问题,除了思维的差异,技术的升级改造,公司的激励机制以及内部架构调整都是面前更实在的困难。
  从销售基金到金融服务,华夏基金考虑的则是转变观念,一方面通过与平台合作获得客户数量,其次才是应用数据处理以及华夏基金理财中心队伍,让线上线下结合,与客户线下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华夏基金理财中心的门店定位财富管理的方向可以服务中高端客户,而互联网为基础做一个庞杂的用户群,通过数据定位各类客户群,再与理财中心队伍结合。”
  以货币市场基金为核心建立现金管理账户,利用这个平台提供更加多元的金融产品的服务。“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多卖一点基金。”赵新宇告诉记者。
  新的敌人
  在货币基金牛市激发的互联网金融盛宴冷却后,对于一个基金管理行业来说,变化的不只是规模和格局。
  去年8月,现任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将转投中欧基金担任董事长,并持有公司一定比例股权,从而成为基金业高管持股第一人,同时也是公募基金股权激励机制的首个吃螃蟹者。
  2月26日,证监会受理天弘基金股东变更申请,增资扩股后,天弘基金公司高管有11%的持股权,对应的注册资本出资额为5657.1万元。一旦审核通过,天弘基金为业内首家实施股权激励的基金公司。
  6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投资基金法》已为股权激励扫清法律障碍。修订后的该法规定,“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平安大华、金鹰基金以及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司总经理或投资总监离任。
  体制的差异或许会让不同基金公司走上不同的道路,一家基金公司电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在产品上线,他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对领导交代。而另一位电商总监则不断研究在各大平台上是否存在新的合作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31 21:02:56
坐着等s呗,那还能怎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31 21:50:35
经济学家熊彼特有一个说法——创造性破坏,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这一块是不是也可以算是一种创造性破坏,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导致旧的模式的投入完全作废了。这种创造性破坏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您觉得这是它们可以承受的吗?

陈志武:

  我们看到的局面是主要的商业银行,哪怕是非主要的商业银行,它们都采取行动,推出这个宝、那个宝,很明显的是因为余额宝等等来自于民营企业的这些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产品、第三方支付的产品,已经给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构成了非常大的挑战,它们已经在做出这些回应。尽管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它们自己做出回应,另一方面还是尽量通过游说这些相关的监管部门,去对新型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和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一起打压。但是这个背后的话,我觉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背景。当然过去几个月有的时候我写了一些文章,我对于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泡沫泼了一些冷水。因为有的人说互联网金融是革命性的,整个地把金融行业带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很多人在说互联网金融使金融服务去中介化成为可能,这些我不完全认同。实际上我不只是不完全认同,尤其对互联网金融终于能够让金融交易可以达到去中介化的效果。人类的金融发展史,所经历的正好是跟这个反过来的。

  实际上,尤其过去两百年,特别是过去一百年,尤其是计算机出现了以后,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1990年代互联网推出来以后,在美国的西方发达国家里面,这些新型的技术条件,特别是通信手段、电子化进一步深化,不仅仅没有使得金融去中介化,反而使得金融交易市场更加中介化。因为那些新型的技术手段,比如互联网出现了以后,使得美国的华尔街不再是美国的华尔街,也是中国的华尔街,是日本的华尔街,是非洲的华尔街,是欧洲的华尔街。这种金融交易市场渗透的范围被大大的扩大了以后,实际上这种信息不对称、安全问题、欺诈的空间都大大的扩大了。这样一来的话,当美国在纽约华尔街那些高盛、摩根史丹利,或者JP摩根,那些公司它们要把一些产品推销到非洲部落一些地方,推销到北欧,或者推销到亚洲的地方,纽约的华尔街公司,跟很偏的各个地方有钱的家庭和企业也好,从来没有接触过,那它们怎么办?就不断的要通过加入增强信用的金融中介,使得尽管发售债券的一方总部在纽约,买方可能在北欧的什么地方,或者亚洲什么地方、非洲什么地方,但是也没关系,因为中间有很多的金融中介,每一个金融中介的介入都是它他们自己的信用打在上面了。这样一来的话,最后做投资的这些个人、家庭和企业,他们跟他们很信得过的最前面的金融中介、服务公司、服务人给他们打交道。然后第一环的,第一线的金融中介又跟他背后的第二线金融中介打交道,因为他们之间又有非常强的信用关系,彼此了解,以此类推,整个一环一环扣下来,你发现每一环和下一环之间都有很强的信任的基础,已经通过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一起做生意,一起做交易建立了这样一个体系。所以整个金融交易,会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更加依赖多层次的金融中介,而不是反过来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同时我在最近有一些交流中间也说到,尽管在美国,今天没有任何像中国,我们在这里,在北京、在上海感受到的互联网金融热,但是美国几乎不管是大会、小会,没有谁去那么激动的去讨论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就像我以前写的一些文章里面说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带来新的金融。股票还是股票,债券还是债券,基金还是基金,货币基金还是货币基金。从金融产品、金融交易本身上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主要是交易渠道、销售渠道和做这些业务的渠道有发生变化。但是做交易的这些金融产品,金融交易基于诚信的那种交易的本质,都没有因为互联网发生变化。

  为什么在中国可能接着下来,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确确实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展机会,而在美国没有这样子?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金融以前都是过度的监管,过度地把那些从事金融的业务的机会和权力,都留给了这些国有银行、国有的债券公司、国有的金融机构。所以在中国现在回过头来看,除了这些国有的证券公司、国有银行和国有的保险以外,其他的基本上没有太多东西。而之所以在美国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产生了一个互联网金融泡沫或者互联网热潮,就是因为就像当年中国刚刚推行手机的时候一样。

  1990年代,甚至两千零几年,美国用手机的人,比中国用手机的人要少很多。耶鲁教授口袋里面装有手机只是最近一两年的现象。当然我们可能会问,可能会说,为什么在中国1990年代手机就那么快速的流行,而美国到最近两三年终于开始很普及了?比如美国,像我住的那个社区,还有美国很多地方,手机信号都没有的,美国的移动电话公司,它铺的网还没有那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到1990年代出现手机的时候,美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话,都有原来传统的座机电话。所以大多数的人平时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办公室,那边随时可以有座机可以用的。所以手机出现了以后,没那么多人马上就有必要性去换成手机。这样一来,在中国当年尤其是农村座机是非常少的,在现代城市开始普及座机,准备在农村也要铺开座机网络的时候,来了一个手机无线电话,这样一来的话,那不是蛮好的嘛,没必要建立那么多的座机的电话网络了,每个人一开始就用上手机。这个是一个我觉得对于理解今天的互联网金融中国和美国的差别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很有关系的对比,美国人到现在对用手机发短信,或者类似于叫微信这样的,并不是那么普遍。我在耶鲁这些同事之间,几乎从来没有谁用短信的。因为在中国开始出现短信在2000年前后短信那么流行了以后,大家在那个时候,在中国发Email,发电子邮件并不是那么普遍的。但是美国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前后都开始养成了用Email的习惯,所以在美国人互相之间交流的时候,用Email,而不是短信,也不是微信。当现在手机开始出现,慢慢的年轻的、十几岁的、二十来岁的美国年轻人用短信比较多,但是更老的一些人就没有这个习惯了。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发展机会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因为中国在过去把民间金融一直压得很死,小额信贷公司最近几年放开了一些,但是全国也就是几百家。民营银行最近的话要批几家,但是基本上不存在的。相比之下在美国社区银行就有几千家,各种地区型的银行,经过最近二十来年的并购少了很多,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跨区域的银行和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几千家。然后小额贷款公司几乎是遍地都是,因为各个地方也有包括放高利贷的那种小额贷款公司,几乎每个小城镇都有这样的。这样一来的话,我们看到了一个差别在哪里,美国的话,因为金融从大到小,到微的各种性质的民间的金融机构,都非常多,数量非常大,非常丰富。而中国的话,这些年因为监管的原因,都没有。这样一来的话,互联网提供交易方面的方便,交易成本大大下降。并没有在美国马上兴起一个互联网金融热,但是中国的话,就像当年出现手机,出现短信的时候经历的一样的,也许这一次通过互联网金融热,可以把国有银行和各个方面的国有金融机构垄断的局面真的打破掉。

  那么同时,当然另一方面时机上面的巧合,那就是恰恰这个时候,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人民银行总体上都有想要进一步放开金融发展的空间,对于民营企业,对于私人资本进一步开放银行、证券、基金,还有保险这一方面的政策层面、中央层面有这个很强的决心。同时又有互联网提供的便利,这个时候可能相对而言,借这个潮流,的确会有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