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900 30
2008-03-19
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演讲:中国与全球化

会议内容:

为庆祝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为汉青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汉青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将联合举办大型学术报告会“中国与全球化”。本次报告会将回顾和总结汉青研究院成立一年以来的各项工作和学术成果,同时举办由“梁晶工作室”策划引进的斯蒂格利茨教授的新著——《国际间的权衡交易》的新书发布会。

主讲人:汉青研究院名誉院长斯蒂格利茨教授 

时间:2008年3月21日(周五)上午10:15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830    

                                     中国人民大学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经济学院

                                                                  财政金融学院

                                        2008-3-19

 

 

 

 

 

 附1:

斯蒂格利茨教授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1979年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1993年开始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 1997年至1999年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因他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自2007年3月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

 附2:中国人民大学“汉青高级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3月8日,是中国人民大学顺应国际经济学科改革趋势,建立的新型研究与教育基地。研究院以中国人民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经济与金融学科为依托,将在新体制下融会国际师资、借鉴国外研究与教学模式,实现“放眼国际、立足本土”的办学特色。

领票事宜:2008年3月20日(周四)  

                 明德楼主楼1229室

吴晓灵教授发言:

尊敬的斯蒂格利茨教授、各位老师、同学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2007年3月8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成立的时候,人民大学正式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斯蒂格利斯教授为我名誉教授。今年恰逢汉青研究院建院一周年,我们再次荣幸地邀请到汉青研究院名誉院长斯蒂格利茨教授,为我们作专题学术报告。同时,今天也是斯蒂格利茨教授的新书——《国际间的权衡交易》的发布会。

 

汉青研究院从成立至今,采取与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联合办学的模式,不仅聚集了国内外一流的师资力量,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优秀学子前来深造。这一年来,汉青研究院积极开始各项学术活动,为全校、全院的经济与金融相关学科的年轻教师和学生,营造了教学交流与学术研讨的良好环境。汉青研究院的这一崭新的办学特色,在人民大学,乃至社会各界都引起了热烈反响。

 

 

团队建设方面,汉青研究院建立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学术委员会,汇集了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术委员会的预备会议上,汉青研究院的未来发展规划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绘制了汉青研究院的发展蓝图。

 

 

汉青研究院在全球选聘师资,力求建设多元化、高标准的学术团队。团队具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由海外归博士组成的全职教师,二是聘请海外著名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资深教授作为研究院的特聘教授,三是吸引本校其他学院的知名教授作为研究院的双聘教师,四是邀请国内各大经济金融机构的领导担任研究院的兼职教授,以充实和加强研究院的师资力量。

 

 

20081月,汉青研究院组团赴美国新奥尔良,在2008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开展海外招聘工作。在留美经济学会和美国各大学都刊登了招聘广告,反响非常热烈,共计收到全球应聘申请130多份。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确定在新奥尔良面试其中的36位。面试者全部来自北美顶尖大学经济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代表团以及在美国相关专业的知名中国学者,一起对面试者进行了紧张的面试选拔。这种招聘方式,既加强了专业选拔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又显示了我们人民大学的重视和实力。

 

 

为了吸引一流的经济学人才,汉青研究院一方面简化招聘程序为优秀人才提供便利,提高引进人才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聘任海外著名经济学家担任特聘教授,大力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进来。今年,汉青研究院计划海外博士招聘5人,特聘教授招聘5人,以构成一个基本的学术团队。我们相信这些接受过严格的现代经济学训练、有能力在国际前沿课题上开展研究的顶尖人才,将会极大地提高研究院的学术声誉,增强整体科研能力。

 

 

汉青研究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流的经济与金融人才,学术型与实务型并重。因此,研究院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如硕士生培养三年学制,有意愿学生可进入学校硕博连读计划,实行导师组制度,采取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学生享有全额奖学金,奖学金采取动态管理等方面。目的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进入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研究院公开选拔研究生工作正在进行。

 

 

汉青研究院举办的"汉青论坛"系列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优秀学者前来参加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前沿问题讨论。论坛将邀请相关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对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举行学术报告,并与参加论坛的中青年学者进行开放的交流互动,展开学术讨论。314,“汉青论坛”邀请到了普林斯顿大学Harrison Hong教授,Hong教授在行为金融领域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前沿领域,他当天的主题演讲——“信念差异与股票市场”,引起了当场在座老师和学生听众们的热烈反响。今后,汉青论坛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活动,继续邀请海外一流学者主讲,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相关学科的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我们相信,这种“对话” 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将对全校的经济学科的老师和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

 

 

汉青研究院正坚实地朝着建立国际一流教育科研机构的方向努力,这一年来在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以及学术活动等方面的工作正在逐步、稳健的开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汉青研究院一年来的工作回顾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我们相信,在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汉青研究院将会在繁荣学术研究活动、科研团队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多的成绩。

再次祝贺汉青研究院名誉院长斯蒂格利茨教授的新书在人大首发。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汉青研究院的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

杨瑞龙教授发言:

尊敬的斯蒂格利茨先生、各位老师、同学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我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斯蒂格利茨教授和查尔顿合著的《国际间的权衡交易》一书。该书由“梁晶工作室”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行。首先,向斯蒂格利茨教授表示祝贺!

这本书是斯蒂格利茨教授对世界贸易组织多个回合谈判失败的思考。新自由主义论断的前提是完全市场和效率假说,这些假设在发达国家是基本成立的,但往往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不符。本书并不是以理想化的抽象模型为基础,摆脱了经济学家惯用的假设、工具,而是直面现实,根据现实世界的症结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本书首先从多哈回合谈判为切入点,抨击了当前世界贸易体系的诸多不公平之处。在“关贸总协定”和WTO的谈判历史上,反映出的是发达国家占有优先权,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很低;由于不平等和失败现象层出不穷,乌拉圭回合谈判是历史上最为失败的一次谈判;贸易条款所产生的福利绝大部分最终是被发达国家占有,而流入那些以出口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的利润微乎其微,世界经济两极化现象加剧;WTO不仅在贸易政策设计上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在产业政策上也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权利,这些政策恰恰是发达国家曾使用过的;多哈回合已经从“发展回合”变成了发达国家争夺利益的竞技场。

面对着当前贸易体系的诸多不公平之处,斯蒂格利茨教授主张新的贸易体系应该以削减贫困和公平性为核心价值,“任何协议在制定前必须估计其预期对发展的影响,如果对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的,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在议程上。”本书强调在使用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不同发展中国家受政策的影响很可能是不同的,应注意个案分析。斯蒂格利茨教授还强调了谈判程序上的公平性。

斯蒂格利茨教授称自己的方案为“多哈回合市场准入提案”。这个提案的核心在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必须做出承诺,在所有的产品领域为所有比自己弱小和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自由市场准入。”也就是说,落后国家的产品也能够自由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分享自由贸易的好处。这份提案保证了自由化, 平衡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谈判能力,明确了义务范围,保证了各国足以应对主要的进口威胁。

斯蒂格利茨教授出于捍卫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对发达国家瓜分世界贸易利益的批判,不仅是经济学大师的理性思考,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相信这本书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坚持外开放战略的中国,带来诸多的启迪。

最后,再次祝贺斯蒂格利茨教授,并祝新书发布圆满成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1 17:56: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19 21:15:00
能发一份内容简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9 22:42:00
在北京真好,能听到这样大师的现场演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9 23:14:00
在北京就是机会多啊!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9 23:26:00

渴求演讲内容,演讲结束后,哪位能发一下主要内容呀???

先表示感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00:28:00
斯蒂格利茨教授去年就来过人大,当时在逸夫,期待这一次的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