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学中假定:收入与闲暇是有替代关系的。且斜率为正数。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当工资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劳动者会放弃工资,选择闲暇。(比如大富翁)。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纽约的出租车司机。通过计量分析作者得出他们是收入越高,工作时间越少。反之凡是。他用出租车司机案例的理由是:出租车司机每天的收入是自己决定的,所以变化性非常强,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有计时器计算,不会有偏差。
他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理由是:出租车司机每天有一个income target.当收入达到这个数目的时候,他就停止工作了。而且,司机的经验、司机拥有出租车的方式(它可能自己买车,可能租公司的车去开等等)都会影响自己收入与闲暇的替代关系。
我觉得出租车司机只是在已经达到后弯曲线的拐点了,他的income target就是拐点。而其他的劳动者调整收入比较困难,自己的收入目标也比较高,所以还没有出现后弯的情况。
原文作者想用行为经济学来解释,不知道各位大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