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008-3-28 19:27:00

是被骂得比较激烈吧,我看了下,你还是别发的好

[银行的秘密系列]之五: 我们是银行的财神爷

写的完全是宏观经济最基础的货币乘数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9 11:34:00
以下是引用usher2004在2008-3-28 19:27:00的发言:

是被骂得比较激烈吧,我看了下,你还是别发的好

[银行的秘密系列]之五: 我们是银行的财神爷

写的完全是宏观经济最基础的货币乘数效应

再说一帖吧!发帖是为了向人讨教,因为经济理论观点在批评中发展,既便有人骂也没关系,有时一句批评言语也能给人以启发。

我只是觉得这论坛的网友对这类问题反感比其它网站强烈,虽然是经济学专业论坛,但就网友对文中观点提出的意见来看又并无新意,既然双方都觉无趣,继续讨论下去就无意义了.

我还是希望有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网友能够从中发现有启发意义的观点,想想居民的收入存款是从哪儿来的,也许能够理解文中的观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9 12:20:00

lz水平确实差了点

虚心请教的态度就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0 09:05:00

楼主啊.我突然想问一下,你看的书是英文还是中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0 09:06:00
以下是引用马列光在2008-3-28 11:59:00的发言:

   请你再看看那帖,我说的是不能归还的银行贷款,远远超过了银行自身的偿付能力。银行资产(贷款)由于不能收回,所以其资产是“虚”的。正如某企业投资不能收回那样,资产就会核销。

详细请看看巴约里面的相关内容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0 09:11:00

从理论上而言,所有的银行都是资不抵债的。 这点是事实,可是就这个方面也没有办法去说明白银行是不赢利的.

况且我还想问一下,楼主,你知道中央银行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推荐你看本书, FINANCIAL HISTORY OF WESTERN EUROPE.读完之后,希望你能够好好理清楚这些头绪~`

但是千万别看中文版的,那翻译简直让我无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0 09:12:00

不过对比一下你和论坛上面其他几个民经,你确实还是有读书的.

这点应该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1 23:42:00
当你理解了整个银行的运作,理解了银行报表的编制,理解了银行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方法和策略,你会发现“没有一家银行是盈利的”的荒谬,相比普通企业,银行整体上是最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企业能够接受银行承兑汇票像现金一样使用,而较少(国内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接受)接受商业承兑汇票。如果银行是不盈利的,那企业呢?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呢?都是假的,就你楼主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3 15:20:00

感觉有点说不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4 13:42:00

哦,很简单一个推理  

贷款收不回  贷款的企业必定是亏损  那么大部分贷款是不良的  那现在这个经济发展 应该是很挫的才对!!

还有抵押贷款  担保贷款  不良贷款的准备金 

“不还钱  就把你姐姐卖了  到你家门口泼油漆”  这样都能控制不良贷款的比率   你认为银行这样的大主不会?

计划经济年代  国企发展  的确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  但这部分资产已经分割去出去  而且以外汇储备对银行资本进行了补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4 18:42:00
太片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4 17:44:00
等明年花旗和美洲银行倒闭时再收集点资料会更有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4 21:26: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4 23:13:00

版主你太自信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5 10:54:00

读了几天书,就忘本的东西,“民经”!

你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5 10:54:00
支持版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5 11:39:00
以下是引用马列光在2008-3-22 13:36:00的发言:
               [银行的秘密系列]一:没有一家银行真正赢利
  银行的秘密之一:没有一家银行真正赢利
  
  银行把老百姓存的钱借出去,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银行严格审查每笔贷款,并采取各种预防风险措施,保证贷款能够安全收回。尽管如此,银行回收贷款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大量银行贷款实际上不可能收回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都不赢利。
这个是楼主得出银行不盈利的假设吧?那请楼主证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知道是怎么讲,逻辑上都能推翻这个结论。呵呵。

不过具体到中国的银行,说中国的银行不盈利可能不准确,

不过从国家对银行这么多输血注资来看,再造一个新的银行体系都够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银行不盈利倒是真的

:-)

不过从国家对银行这么多输血注资来看,再造一个新的银行体系都够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银行不盈利倒是真的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5 11:39: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5 17:29:00

我觉得按照楼主的观点是把所有的银行都整合起来看做一个银行,那么银行其实是不盈利的。

但是所有银行都合起来不盈利并不代表每个银行都不盈利,楼主这个就有点逻辑性错误了,呵呵,可以有的银行赚钱有的银行亏钱嘛。

你可以想象下,银行相当于古代的钱庄发展而来,而古代的钱庄多是民间自己办的,试想如果这个行业本身是亏的话怎么可能发展的起来呢?

但是有一点我是赞同楼主的,就是中国的四大银行绝对是亏钱的主,他们的利润是这么算出来的,国家说,亏的算我的,我给你剥离,赚的算你的,这样才搞成了一个看上去盈利的银行。

可以看看这条银监会的消息——“因地震无法偿还的债务应予核销”。结果四大国有稀里哗啦的弄下来两三万亿的坏债(官方数据,实际数据应该之高不低)……都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1 15:07:00
以下是引用jefferyzfw在2008-12-4 17:44:00的发言:
等明年花旗和美洲银行倒闭时再收集点资料会更有帮助。

前几天花旗银行股价跌至1美元以下,据说总市值已经低过北京银行。要知花旗可是全世界银行的一个标杆,很遗憾的事发生了。换个角度讲,这充分说明银行蠃利是个伪命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1 15:13:4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1 15:13:00

原本不想顶这帖了,今天看到还有这么对批评意见,就再简单的说说吧。

我在宏观经济论坛上有一篇,题为《商业银行并不赢利的理论依据》,如果谁不服,我们可以在那儿会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1 15:25:00
以下是引用lxz16235在2008-12-5 11:3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马列光在2008-3-22 13:36:00的发言:
               [银行的秘密系列]一:没有一家银行真正赢利
  银行的秘密之一:没有一家银行真正赢利
  
  银行把老百姓存的钱借出去,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银行严格审查每笔贷款,并采取各种预防风险措施,保证贷款能够安全收回。尽管如此,银行回收贷款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大量银行贷款实际上不可能收回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都不赢利。
这个是楼主得出银行不盈利的假设吧?那请楼主证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知道是怎么讲,逻辑上都能推翻这个结论。呵呵。


     

    商业银行并不赢利是有根有据的结论,“根”就是指逻辑理论。因为本篇短文只为不明白银行理论的人们而写的通俗文章,所以呢沒有展开理论。

     你有这种想法不奇怪。随便批评几句本人也欢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1 15:34:00
以下是引用afterdark在2008-12-5 17:29:00的发言:

但是有一点我是赞同楼主的,就是中国的四大银行绝对是亏钱的主,他们的利润是这么算出来的,国家说,亏的算我的,我给你剥离,赚的算你的,这样才搞成了一个看上去盈利的银行。

可以看看这条银监会的消息——“因地震无法偿还的债务应予核销”。结果四大国有稀里哗啦的弄下来两三万亿的坏债(官方数据,实际数据应该之高不低)……都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

     银行不赢利,利润从那来呢?利润是会计报表做出来的。而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一个“视界”问题。即怎样去看数据,改改报表就会有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1 20:02:00
你所说的其实是指货币的流动吧,但是这不能体现在在银行的资产负责表上啊。
盈利与否其实也是包括会计准则的运用的吧。
通常遇到大面积的银行亏损政府都会出面组织不良资产剥离,由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
不过据我所知,汇丰是一个盈利的榜样。当然我是说在次贷危机之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2 10:22:00
我觉得吧,楼主把银行业务过分简单化了。而且,就算银行只做存贷款,也有坏账准备啊。建议楼主找个上市银行财务报表看看再说。用实际数据梳理一下你的理论,否则所谓理论就是空谈。

不过我同意楼主的部分观点,就是银行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比其他行业财务报表基于更多的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2 11:29:00
没有一家银行真正赢利
可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5 07:35:00
以下是引用fionawu在2009-3-22 10:22:00的发言:
我觉得吧,楼主把银行业务过分简单化了。而且,就算银行只做存贷款,也有坏账准备啊。建议楼主找个上市银行财务报表看看再说。用实际数据梳理一下你的理论,否则所谓理论就是空谈。

我给网友有个讨论,也贴一段给你吧:

“如果你在银行有笔存款,那么这笔存款的源头就是银行的贷款,你会把这笔钱还给银行吗?不会。

你把它存入了银行,银行会计制度把这笔线当做负债,而不是未还贷款。所以你认为银行是赢利的。

如果把这笔线记为银行的坏帐损失,银行利润就減少了。把所有私人存款加在一起,计入损失。银行就亏大了。银行不会这样做帐。

银行亏损的事实却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5 21:57:00

       我是银行员工,我觉得马列光同志的观点太匪夷所思了,用的是非法集资的思维来分析银行是否盈利,中心思想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这种事情可能吗?

        “银行没有把流失的贷款金额计入核算体系”,别人欠你多少钱都不核算,可能吗?银行现在每天放的贷款,第二天数据全部传到人民银行,你不算人行也帮你算呢。

         “你把它存入了银行,银行会计制度把这笔线当做负债,而不是未还贷款。所以你认为银行是赢利的。”这个是什么逻辑?增加负债如何能够增加盈利?增加负债只会增加成本,增加收入才能增加利润,这是最基本的会计常识啊!

          那个“未还贷款”不做处理,出现坏帐,如何能体现盈利?

       “把所有私人存款加在一起,计入损失。银行就亏大了”,这又是什么逻辑?存款就是存款,如何能记入损失?未归还的贷款才能记入损失啊!

        马列光同志认为,是银行用新增的存款作为收入或归还贷款,减去收不回的贷款,造成了虚假利润,但是同时又认为,银行将新增的存款作为负债,而不是未还贷款,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其实,就算是非法集资者,自己亏空了多少,都是心中有数的。负债就是负债,亏空就是亏空,拿负债去拆东墙补西墙,那些用高利息非法集资的农村妇女自己都清楚得很,马列光同志还不知道吗?

        现在有句话,叫做中国的银行都是在开当铺,就算还不了,追偿手段还是相当多的。就算是管理水平不高,把握一条,有抵押才贷款,借款人想逃废债,也是相当困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5 22:31:00

      再引用一下马列光同志的话:

         " 企业投资失败以后,巨额的银行贷款不能归还,当事银行损失最大。这些不良贷款流向哪儿去了呢?其实,银行不能回收的贷款并没有消失,又流回了银行体系。"

      "如果你在银行有笔存款,那么这笔存款的源头就是银行的贷款,你会把这笔钱还给银行吗?不会。”

      大家看清楚了,按照马列光同志的观点,不良贷款创造了存款,又流回了银行体系,但是它并不会还给银行,那么银行的不良贷款仍然存在,试问,此时银行如何实现盈利呢?

      马列光同志认为,此时银行只有“不断扩大贷款规模”,也就是不断地增加放贷款,但是这跟银行盈利有什么关系呢?不良贷款不会因为放贷款减少啊,盈利增加需要回收贷款才行啊,你这个办法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我总结马列光同志的思维就是骗子思维,在非法集资者身上是完全适用的,只要骗到别人来存款,这个存款就是收入,就是盈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6 17:03:00

看来lz真的不了解银行,请问lz在哪里高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6 17:18:00
我就是银行一名管理人员,银行存款、贷款、核算还有中间业务,每笔帐目都很清楚。而且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是有严格程序的,现在股份制银行都是用自有资本金和自身利润来核销不良资产的,即使是核销的不良贷款也要帐销案存,一旦发现借款人有可以归还的资产时,银行要立即追偿的。没有实践和调查,请不要信口开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6 17:26:1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