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009-5-7 00:46:00
以下是引用明日2007在2009-5-5 21:57:00的发言:

       我是银行员工,我觉得马列光同志的观点太匪夷所思了,用的是非法集资的思维来分析银行是否盈利,中心思想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这种事情可能吗?

银行同志,我给你提个问题:你在银行的储蓄存款是从哪儿来的?

我再帮你回答这个问题:你的存款←(来自)银行收入←其他人支出(利息和费用)←其他人的收入←银行货款。

正是因为你把钱存入了银行,银行贷款与还款之间存在一个缺口。

因为你没借银行的钱,银行会计帐户上并不认为这是银行不能收回的贷款。银行把你的存款再贷出去,贷款和未还贷款都积累性增加了。

这就是金融危机最根本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7 01:06:00
以下是引用明日2007在2009-5-5 22:31:00的发言:

      所以,我总结马列光同志的思维就是骗子思维,在非法集资者身上是完全适用的,只要骗到别人来存款,这个存款就是收入,就是盈利。

银行同志,银行以贷款为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存款是银行的“收入,就是盈利”。

银行花大钱装修门面,为了吸引“别人来存款”。这是“骗子思维”吗?

君不见哪些沿街营业部,办事的柜台很小,大厅却富丽堂皇,为什么不装修得简单点呢?这样做离骗子思维有多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7 22:02:00

楼主你要用骗子思维我也没办法。

不过你说这么多,这跟银行盈利有什么关系?

我再向你强调一次,还贷款本息才能给银行带来盈利。简单化假设,所有贷款都是一次性还本付息,就是在贷款到期的那天一次性将全部本金利息付给银行,那就是在贷款到期那天银行这笔贷款才实现盈利。

你讲了这么多存款来自贷款,贷款又派生存款,这跟银行盈利有什么关系?没错,银行放一笔贷款,贷款变成别人存款,存款又可以再贷款,但是这个过程产生利润吗?

在你的思维里,就没有贷款到期的概念,仿佛贷款都是无期限的,贷款都是不用还的。

在你的思维里,银行都是没有收入的,靠将别人的存款据为己有来实现收入。

在你的思维里,没有区分现金流和利润的关系。一个企业可以通过负债获得充足的现金流,但是这跟企业的盈利并没有关系。

你分析银行的盈利,应该是将收入与成本相对比,而不是将现金流的流入与流出进行代替。

我觉得你是否要先学习一下会计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8 12:36:00
银行本来就是杠杆经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9 08:54:00

银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9 11:42:00
以下是引用明日2007在2009-5-7 22:02:00的发言:

不过你说这么多,这跟银行盈利有什么关系?

银行同志我做个作业,请指出错误。

在某时期中,商业银行新增100亿元贷款,借款人将100亿元全部用于投资,借款人的支出转变为其他人的收入,其他人将每次收入的80%的花掉,剩余的20%收入存在银行帐上,社会资金不断循环,至到100亿元贷款全部转变为存款为止。

在100亿元存款中,有90亿元借款属于临时性储蓄,在期未前还了银行贷款,

有10亿为非借款人的私人存款,已经不属于借款人的钱了。

到了期未,银行贷款与还款之间有10亿元的缺口,因为10亿元是银行不能收回的资产,按会计制度规定应当计提亏损,所以银行期末因新增贷款增亏10亿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9 11:48: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9 11:54:00
以下是引用nexting在2009-5-9 8:54:00的发言:

银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有个理论贴,题为《商业并不赢利的理论依据》,现移至理论原创栏目,欢迎去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9 11:58:00
以下是引用llllmnmn在2009-5-6 17:03:00的发言:

看来lz真的不了解银行,请问lz在哪里高就?

     是新来的版主吗,以前我们没有交流过,我用的实名,网上查查就知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9 21:51:00

按照你的假设,由于“借款人的支出转变为其他人的收入”,也就是100亿元都变成了其他人的收入,

那么,“在100亿元存款中,有90亿元借款属于临时性储蓄,在期未前还了银行贷款”是不可能的,90亿和

“有10亿为非借款人的私人存款,已经不属于借款人的钱了”都是一样的,都是“其他人的收入”。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你的借款是如何还的?

你总是觉得用别人的存款可以用来还贷款,用90亿可以还银行贷款。我问你,那90亿都不是借款人的,那还贷款是如何实

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9 22:01:00

所以为什么我说你有骗子思维,就是你总是认为银行可以让90亿元的存款人去偿还不属于他们自己的银行贷款,这是明摆的非法侵占财产。

只有非法集资的人,骗来老百姓的存款,专用于弥补高息的窟窿,不考虑归还,就符合你的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0 13:53:00
江湖三流镖师水平,又以为老子天下无敌的货色,不晓得自己身上的硬伤,这种货色多半年龄不小了,估计四十有余,原本智商不高,只会傻读书,死读书,上了一点年龄就倚老卖老的货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0 21:38:00
以下是引用evenif在2009-5-10 13:53:00的发言:
江湖三流镖师水平,又以为老子天下无敌的货色,不晓得自己身上的硬伤,这种货色多半年龄不小了,估计四十有余,原本智商不高,只会傻读书,死读书,上了一点年龄就倚老卖老的货色

学术讨论,不要乱拍砖,而且你也不是对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0 21:57:00
以下是引用明日2007在2009-5-9 21:51:00的发言: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你的借款是如何

你总是觉得用别人的存款可以用来还贷款,用90亿可以还银行贷款。我问你,那90亿都不是借款人的,那还贷款是如何实现的?

我举例讲道理,你还这样问,显然你没有认真看帖,或者对其中的观点视而不见,文中的观点很简单,你却戴着有色眼镜说着不明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0 22:44:00

老大,你讲什么,我就给你分析什么。你讲例子,我就给你分析例子。问题是你自己的矛盾自己解释不清楚,我的问题你也答不上来。

你说我说不明的话,问题是大家都认为是你在说大家都不明白的话。

论坛是公开的,谁明白谁不明白,我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0 23:26:00

在一定条件下,银行贷款通过社会资金的再周转,最终形成还款和收入储蓄、收入储蓄就是银行损失的货币资产。

这句话难理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1 10:47:00

争论了好久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1 10:49: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1 20:53:00
以下是引用马列光在2009-5-10 23:26:00的发言:

在一定条件下,银行贷款通过社会资金的再周转,最终形成还款和收入储蓄、收入储蓄就是银行损失的货币资产。

这句话难理解吗?

你不要转移话题,自己不回答问题,教别人理解什么?

你就结合你的例子,说一说,你那100亿贷款,是如何形成“还款”的,如何形成“收入储蓄的”?银行的损失是如何计

算的?这年头,储蓄多了,比贷款还多。

你不要忘记,是你自己说90亿转化成为别人的收入,你认为如何实现还款?与另外10亿储蓄如何区分?

请你把你的例子说得详细一点,不要自我矛盾好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2 18:18:00

看的很晕,老是在绕来绕去。

说银行的不盈利,第一,时间段的问题。某一个时间点,可能是盈利,也可能是不盈利的。

                第二,究竟什么是银行的盈利?银行有自己的资本金。现在银行的中介服务,汇兑等等的服务产生的收费和存贷款利差都是银行的利润,这个利润可以用于资本金的增加。

马同志总是在一个很极端的条件下:就是贷款回收不了的情况,也是就呆坏账。没错,我国的银行在一段历史时期是造成了大量的呆坏账,但是国家的资金的注入,使得呆坏账的占有比率下降。

如今的贷款,基本上时抵押贷款,财政性的贷款一般很少,甚至是国家信用担保。并且每的银行都要确保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就是说贷款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的下的。就算是发生的恶性的呆坏账,也是人为地可控的。

这种情况下,怎么能针对一个时间点上的盈利与否,来以偏概全的说银行不盈利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3 02:32:00
以下是引用Ericsg在2009-5-11 10:47:00的发言:

争论了好久了,呵呵


    

     太阳升起又落下,水过三秋,金融危机也来了,不变的是人们的思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3 2:32:5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3 12:21:00
又是民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3 13:38:00

类似的讨论真是看到实在太多了,充分说明了语言在表达中的无力;

解决方案很简单:让楼主直接把他的数学模型拿出来,不是简单的列举数字,而是包括前提假设、概念定义和推导过程的模型

那么所有的问题和错误就都跑不掉了,所以说经济金融的数理化是大势所趋。

要是楼主没这个能力,那只能沦落为民经,被大家拍也就是活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3 22:08:00
以下是引用xiongcarl在2009-5-13 13:38:00的发言:

类似的讨论真是看到实在太多了,充分说明了语言在表达中的无力;

解决方案很简单:让楼主直接把他的数学模型拿出来,不是简单的列举数字,而是包括前提假设、概念定义和推导过程的模型

那么所有的问题和错误就都跑不掉了,所以说经济金融的数理化是大势所趋。

要是楼主没这个能力,那只能沦落为民经,被大家拍也就是活该了

这方面的理论已经成熟(数理化)了,给你们一个链接https://bbs.pinggu.org/thread-333429-1-1.html去看看吧。

还有一本书〈 〈经济学新论:乘数、统计熵与国民收入〉〉,请你们看过以后再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4 15:16:00
以下是引用shengyuan419在2009-5-13 12:21:00的发言:
又是民经

看你是博士,也是常在论坛发言的人,你的经济学知识与民经有多大差距,发发言就知道了,建议你多说几句。让我来听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4 15:21:00
以下是引用xiongcarl在2009-5-13 13:38:00的发言:

要是楼主没这个能力,那只能沦落为民经,被大家拍也就是活该了

建议你遵重民经,沧落的不是民经,而是不虚心的人。

年纪轻轻,思想僵化,又沒有老学究的水平,又特装老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4 16:38:00
人人心知肚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00:51:00
也许中国的银行更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业务来盈利,但是应该看到,一些中间业务的盈利也在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3 23:37:00

楼主的观点有问题

楼主的意思是说:如果借一块钱出去,其实转了半天就成为一块钱存款存回来,而不是银行收回来。但楼主你想过没有,就算货币总量不变,但是社会产品增长,说明后面的货币更值钱了.且不说货币量也会增长,即使是不变甚至银行的货币量有所减少,从其购买力看,银行也赚钱了.

但事实上政府也怕碰到像楼主这样的傻人:投出一块,然后收回九毛,他不会想到这九毛其实能买更多东西了,而是想到亏了。。
政府为了防止这种人使得经济不前进,就会适当增发货币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33429-1-1.html&star=9#33477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4 15:03:06
幼稚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2:41:15
hagain 发表于 2011-10-24 15:03
幼稚哇
这是老贴了,看帖人还理解不了我在说什么,建议看看我的书,不要太无知。

也希望后来看帖的各位网友不要灌水了,没意义。这个栏目是金融投资,在趋势做空的今天,学习新理论对投资获利有帮助。如果你们仅有增长理论和波浪理论,而不具有衰退理论和趋势做空理论,从事金融投资必败无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9 00:45:18
楼主明显那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