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3月21日讯 “我坚决反对大部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平在20日下午举行的2008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两会解读会上语出惊人。他还表示,当前经济更大的风险是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国际压力,国内10%的通货膨胀也没太大关系。
“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证明中国特色的混合经济,可以由自我创新、自主开放、自身改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保持一个建设性政府本色,我认为这是自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以来,中国改革最重要的特色。这也是我们能够保证经济高速增长,而不是周期震荡的一个基本原因。”在谈到中国改革和政府角色时,陈平这样说道。
对大部制感到忧虑 称应改变中投模式
陈平表示,大部制并非人们所认为的那么完美,还有很多隐忧,最后的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我认为大部制调整喜忧参半。设立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把食品药品监管划归卫生部,可以处理网络效应和外部效应,我赞成,但是其隐忧我认为不可不防,这次两会上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大部制,我要提出一些个人的观察。第一条,中国污染最困难的不是空气污染,最难的是水污染,而水污染我认为大区域,长江、黄河、珠江流域区上下游一块综合治理要比分阶段去治理强多了,这是一个例子。”
“第二条,我非常忧虑国资委、中金公司,中投公司学新加坡淡马锡模式,违背国际游戏规则。中国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西方高度关注,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市场经济比日本、韩国还要开放,但是中国得不到市场经济承认的地位。”
“中国的外汇,这么多大量的1.5万亿美元的外汇。这样就逼着我们只能买美国的垃圾股,中国怎么能上这个当呢?出路我认为不是什么大部制,我建议是采用大学基金会制。不能把国有资产交给国资委,管几万亿的国有资产。”
“大伙的抱怨,根本的出路是在财政体制上面,所以我认为要使得国有企业名义上看起来,不是政府控股,完全照西方的办法是由大学为民众服务的公共基金服务,而且是非盈利的。”
“第三条,我非常忧虑,以环境保护为名,扶持国有和外资的垄断企业,打压民营企业。中国最应该重视汽车行业的教训,当年国有垄断一汽、二汽,上海和大众跨国公司合作,结果是国有垄断和跨国公司垄断两家合起来打压民族企业,结果我们引进了先进技术了吗?技术停滞在国外老的技术上面,国内的汽车价格高得不得了,反而是地方政府支持的奇瑞、民间资本吉利打破了双重垄断以后,才有今天汽车市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能讲平等竞争,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怎么竞争?”
陈平还认为,从引入外资可能造成行业垄断、打压民族工业这一点上,中国目前不需要外资。“除非外资本身带有技术和管理的含金量,否则的话中国现在是资本输出国,应该大举出去,而这个出去要以民间资本和大学基金会的名义出去,而不能以政府高度集中的投资公司的名义出去。”
“有点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陈平表示,上海政协委员的“全国每人发1000元”提案并不可取。“两会期间我听到一个最奇怪的声音,上海政协委员建议,每人分1千块钱,13亿人,就是一万三千亿,中国改革30年才要到今天减免农业税几百亿,中国现在连印度的航空母舰都没有造,中国的大学连研究基金都没有,马上就把钱分光,没有胜利先热昏头脑,比较荒谬。”
此外,陈平对把防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现在的通货膨胀不是中国的主要危险,中国目前面对的主要危险是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国际压力,而通货膨胀是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美国现在在减息,中国在加息,同时中国还要推行《劳动法》,中国有点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给那些穷人、老人增加点补贴就好了嘛!”
陈平称,适度的通胀不会对企业经营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企业投资的新陈代谢的负担,那少收点利润就好了,承担10%的通货膨胀根本不是主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