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必须承认大陆现在的学术状况很糟糕!弗里德曼说过,搞一项实证性的研究又岂是几篇论文所能搞定的,他需要一项或几项专著才能完成!我也深感到计量方法是不能随便滥用的,所以个人认为大陆的实证文章,多数都是在做一项大作业——数据带入模型就完了,根本没有什么深刻的经济背景!
至于博导的水平,我认为是不是不能要求太苛刻了?如果大陆博导全都水平很高,那么一切学术问题不是就都不存在了吗?对于老师来讲,还是科学精神最重要,像我的老师,他不懂得就会直接告诉你,或者找其他学校的高人来解答你,老师不是都是科学家,有这种客观的负责的态度就好了!(可惜的是大陆现在的老师,能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不懂得人,还不多)
其次,论坛中的人或许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的人,因为大家都很谦虚。在大陆,成长中的一代人,许多方面都会比老一代强,我想他们会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和道理。所以,对于他们的问题,您是否可以在宽容点,不然你就把你自己和你所谩骂的大陆老师归为一类了!
三,对于发贴时引用别人的话要表明出处,是我所不知道的规矩,我以后会改正的!
你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言辞非常激烈,我不知道国外或台湾的老师批评学生是否都这样!但是我觉得我们无味的争论没什么意思,我感觉到你是一个有点底子的人,学习中困扰我的问题太多太多了,身边的同学无法回答我,老师无法回答我,经济学家的回答我觉得也不是很满意(钱颖一的水平我个人就认为不怎么样,北大的海龟派也一般)我们可否以平等谦和的态度来探讨问题!??????
现在把我的问题罗列如下,希望你能指点一二!
1,有很多统计量是在大洋本情况下渐进服从某分布(中心极限定理),这时候涉及到一个收敛速度的概念,那么,在做实证的时候,是否应该根据收敛速度计算出用渐进分布进行检验的误差,或者计算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最小样本数量?(我所见到的文章中,没有关于收敛速度的计算的,国际上是否也是这样?那么是不是统计学家对我们的批评就是合理的?)
2,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弗里希)到底是噪声驱动的谐振模型还是噪声驱动的阻尼振子模型?二者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你所说的大样本问题我再论坛上没有找到,可否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