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2045 1
2014-04-11
  由于毕业有实习,我真正开始复习是九月下旬之后。在短短的几个月复习时间里,要将参考书目复习过一遍,并且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相近掌握,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我有一些比较好的记忆方法传授给大家:
  1. 将零散的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
  书本上的知识点常常是零散化的,就像我们的电脑要常常进行磁盘碎片整理一样,我在第二遍复习时就要将那些因为行文美观或者是编排方便,而打散分布在各个章节的相关知识点汇聚到一起,将它们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整理,这个方法是在厦大考研论坛上学到的。
  举例来说像《中国文学史》 这本书每个朝代的目录安排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唐代就先介绍初唐的诗、文接着中唐、接着晚唐。但最后又附加了一个全唐时期传奇的发展。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传奇与诗、文不同属于俗文学类,所以单独放在一章进行讲解。如此一来我在第二遍复习记忆时,就把诗、文和传奇分别单列出来,按时间顺序整理自成一个体系,这样就能清晰明了地看出这三种文体各自的发展脉络,不至于混在一起造成记忆混乱。
  2. 建立章节框架进行逻辑记忆
  我们知道文学理论逻辑性非常强的。但教材作者在行文时为了详细介绍每一个理论节点,常常因为在每个知识点上着墨过多,而无法做到框架明晰。这就需要我们将其中的举例部分和反复论证的部分抽取掉,只保留其理论的核心框架。一旦你完成了这一步就会发现原书的理论框架、知识点之间的系联关系竟出乎意料地水落石出了。这特别体现在《文学理论新编》。为了更好的进行“抽取”这份工作,我在师姐推荐下去思睿厦大考研网上购买了《厦门大学语言文学基础考研复习精编》、《厦门大学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复习精编》,这套书里就是按照考点和知识点进行编写的,还特别为我们用五角星标注了各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便于去繁取精。这样在后期复习时我就能在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明了的知识框架,在一看到题目时就能分文别类的以相应的知识点作答。
  最后说一点,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黄蓉,没有那种天生的过目不忘的本领,在复习记忆的时候需要做到的就是“高回头率”,就像背英语单词一样。背了20几个就要回头再复习一遍强化记忆。俗话说“常看常熟”,对于你反复挂在嘴上的东西,时间久了就成了永久记忆里的一部分,想忘记都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11 17:09:07
多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