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58 0
2014-04-15

来源:天厚社交投资

拿美国作为例子:个人支出占美国GDP的近70%。而就业——通过工资的方式使得个人可以实现消费——是促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关键。因此投资者及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由不同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发布的就业指标,特别是美国ADP就业报告和美国劳工部(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就业报告,因为它们可以让您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

就业指标预示着未来工资的趋势。工资通胀一直是美联储的敌人。美联储官员持续地监控这些数据,密切关注任何引发潜在通胀压力的细微迹象——尤其在经济形势低迷之时。如果通胀可控,对美联储来说,则更容易保持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旦通胀不可控,美联储在经济刺激方面的行动则将受限。

ADP民间就业报告还不能反映工资信息,但ADP的目标是提供工资信息及行业和地区的反馈。就业市场是美国经济的心脏。它既是经济健康状况的指标——因为强劲的经济将促使企业雇佣更多员工——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因为更高的就业率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钱被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就业增长,不管经济体中其他领域发生什么,整体经济增长都将受到限制。

而关于中国的就业,近期也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3月13日,李克强在两会结束后的中外记者发布会上表示,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在回答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问及的关于经济增长最低底线是多少时,李克强说:

这使我想到上个月23号,G20,也就是20国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布了一个公报,提出要在原有政策可达到的水平上,把GDP在5年内再提高2个百分点,以增加就业。在我的印象当中,G20这么说可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主要经济体更加看重增长和就业的关系。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现在我们全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

当然,我们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至于你说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