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生育政策简史[1]
1.1、计划生育的提出(1953~1961年)
1954年12月27 日,刘少奇发表《提倡节育》
195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主持制订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中国地方政府开始设立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对人口生育进行控制。此后,中国部分地区的部分已婚已育的家庭响应国家号召,自愿结扎
1956年3月30日,《卫生部关于人工流产及绝育手术的通知》
1956年8月6日,《卫生部关于避孕工作的指示》
1957年3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
1957年3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应该适当地节制生育》
1957年11月,中国部分地区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
1957年马寅初(时年75周岁,回族)因发表《新人口论》等文章而遭到批判。(本人认为马寅初对人口问题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且存在很多理论方面的细节错误)
1958年,上海演出了一部滑稽剧——《玉皇大帝和人间开战》。主要内容如下:玉皇大帝发洪水,大跃进中人们修水库把水蓄了起来。发干旱大家又把蓄的水放了出来灌溉,在采用种种办法无效后,玉皇大帝说要让人们大量生育,但是人间搞计划生育玉皇大帝又失败了
1958年底或1959年初,上海办了个大跃进成绩展览会,1958年试生产出来的计划生育用品避孕套作为大跃进的成就公开展览
1960年1月4日马寅初(时年78岁)“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居家赋闲。(1982年,马寅初以100周岁的高龄去世)
1.2、计划生育的实行(1962~1970年)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
1963年开始,上海先后在各区县成立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上海郊区农民家庭总和生育率由解放前的7.5下降到4.0
1964年,中央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除文革暂停一段后,1971年又恢复
1966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1966 年下半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地方上的计划生育机构瘫痪
1967年7月开始,中国部分地区的地方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开始恢复
1.3、计划生育的全面开展(1971~1978)
1971年 7月8日,中央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中国全面开始符合人性的计划生育,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口号是“一个少了,2个正好,3个多了”。
1973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974年,独生子女开始大量出现
1974年12月31日,中央要求切实着紧计划生育工作
1.4、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至今)
1979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从两百年来一直维持的6.0左右降到了2.75
1980年,开始大力提倡“一胎化”
1982年—1985年,中国全面推行“一胎化”
1985年后,对农村地区有条件开放“二胎”
二、2010年中国人口结构[2]
2.1、原因追溯
a.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60岁以下人口的结构可以用“上窜下跳”来形容,这显然不是种好的现象。但每个“跳跃”都是由某个代表性的历史特点所造就的,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尤其重要。
b. 在计划生育的提出阶段(1953~1961年),计划生育还自在理论阶段,并为全面施行。人口下降是由于气候恶劣和“大跃进”等原因造成的。
c. 在计划生育的实行阶段(1962~1970年),人口出生率波动较大,到了后期才步入正轨。效果不佳。
d. 在计划生育的全面开展阶段(1971~1978),从数据上看,这一阶段我们成功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
e. 在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至今),初期的一胎化政策比较平稳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但后期由于农村二胎化政策,导致1985-1989年人口暴走!再后来,江主席主持计划生育,我国人中再次得到有效的控制。
f. 近年来,由于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格外地成功,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再次开放二胎政策。但考虑到目前经济状况以及多年来计划生育的大力宣传,估计我们很难再看到像1985-1989年的暴走现象了。
从下面的动态图像中可以看出,在和平年代,已出生的人口结构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合理的控制出生人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人口大国定然都会有类似的政策。但是在一个民主国家,如果通过这种赤裸裸的政策直接干预,往往又会产生各种副作用。但愿不久的将来,会有更缓和,更民主,更有效,更根本的计划生育方案出台。
三、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3.1、教育
由于85-89年的出生人口暴走,教育事业也相继受到各种考验,特别是校园和教师在数量上有很大增加。现在,80后基本上都已撤出了校园,为了不让大学成为“空巷”,只能扩招扩招再扩招。但是中小学校园就没那么幸运了,只能是合并合并再合并。
本来我是想从教的,但从这一点上看,前景着实令人担忧啊。不过,考虑到3.3节的原因,教师这一岗位还是有希望的。
3.2、老龄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59,60,61岁的老人少得可怜,但是45-58岁即将退休的人却占很大的比重,未来的3-10年里,每年的退休人数将会比现在增加50%-100%,多么可怕的数字啊!这将是对养老金、保险、子女、生产力等方面的重大考验。
3.3、就业
继上一个问题之后,如果经济正常发展的话,未来10年里,就业应压力应该比近几年要小得多。因为,老龄化加剧,空出的职位就多一些,又由于90后比80后人口数量少,所以目前这种待业人员供过于求的状态将有所改善。
四、美国和日本
这里不作解释,直接给出这两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变化图,以供参考。
[1]来自网络:http://bbs.tiexue.net/post_2292266_1.html
[2]人口数据来自联合国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