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443 6
2014-04-19
       网络普及以来,知识分子利用网络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逐渐增多。不少知识分子利用个人网页为发表观点的舞台。他们针对中国社会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发表了不少个人的见解。当然,这种现象总的来说对于中华民族的进步是有利的。1957年以后被政权吓怕了的知识分子群体终于又敢说话了。独立思想终于又有表达的机会了。这自然是一种好的趋势。但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诸多建言献策当中不乏过度理想化的见解。

       例如中国的教育是很多知识分子所关注的。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全盘否定中国教育,认为必须全盘西化才行。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觉得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一面。请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1820&do=blog&id=783171而且最主要的是,你提出了一种改革方案,家长们会支持吗?我想就目前的中国看,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老老实实的高考上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的。过度激进的改革方案他们不会支持。

     就我个人看来,中国教育进步的关键在于提升中学教师素质。中学教师群体思维能力提高了,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学科思维。那么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既可以为未来的科研做好准备,也可以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把刚才讨论的话题一般化,提出这么个观点:提出一种方案之前,必须清晰的认识世界,否则方案可能是空想,实施起来甚至引发灾难。我觉得在当前的中国,不是方案太少, 而是冷静的描述社会现象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文字太少了。

       我在前面的日志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应该对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中,他人的思想,自己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反思。反思为什么他人或自己会产生这种思想,反思这种思想有哪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可取或不完善之处。事实上,认识了身边发生的事,这个过程中,必然牵扯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认知。而且在反思过程中,一定能够有更深的发现。我不赞同的做法是:不反思,什么都无所谓;或者虽然反思,但一根筋,抱着过去的认识不妨。如果不question过去的认识,那得不到新知识。
       当然,我认为,如果没有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只是瞎反思,估计也出不来新东西。所以我主张每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阅读一本西方的社会学教材。应该说,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认知社会,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没有的,而我们少年时代在学习接受的是意识形态教育,也不是社会学。所以我们现在该补课了。

       至于我们的下一代,我觉得他们比我们幸运。至少他们的父母比我们的父母文化程度高。我觉得从小就要鼓励他们提问题,鼓励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几个月之前,在公交车上,售票员说:某某车站到了,请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有个小姑娘(学龄前)就问:妈妈,为什么要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她妈妈说:就是这么规定的!我觉得这个回答很不好。假如正常状态下,人们应该是前后门都可以上下车,那么人为设这个规定,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方便的?如果我们承认,必须一个门用来上车,一个门用来下车,那么为什么不是前面下车,后门上车?这又和车体的设置有何关系?为何作此设置?想来问题很多呢。而且跨了很多学科。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问我爸,为什么菜刀的刃要那么尖才锋利?他支支吾吾说是因为力学的原因也没说清。当然了,对于数学基础不够的孩子讲清这个理论确实不易。但我们可以联想呢。除了菜刀,还有什么工具我们有意让它锋利?而又在哪些场合下我们有意让一个东西钝呢?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不单纯是理科问题呢。比如我们可以问:日本人用的刀,美国人用的刀,和中国人一样吗?不一样又是为什么?是因为要切割的东西不多?还是什么文化上的传统原因?

      我上次和香港浸会大学的汤涛教授聊天,他就说:过去我们中国人对聪明的定义是博闻强记,现在恐怕该改一改了。我觉得聪明应该是提的问题好,又善于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从小孩开始训练的。而且我们有时必须突破学科的限制来提问题。我觉得偏科,其实还是思维能力的问题。思维能力强了,其实对哪一具体学科的学习都是有正向作用的。目前有了网络,我们不担心孩子提了问题之后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能否在一个问题上深入挖掘提下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认知世界的能力就会提高,倘若有一批这样的孩子,30年之后的中国,在学术领域应该比今天高一个档次。

       ——本文转载于单志超老师博客,感觉写的很有道理,与大家分享!当前偏激和极端成为社会舆情,理性探讨和看待社会问题,有利于自己发展也有利于社会进步……教育的关键是大家要学会问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女生们擅长的记忆,也不是有些同学自以为是的给老师拍马屁,跟屁虫,独立思考、批判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是创新的不二法门,也是个人真正成才的不二法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19 07:30:02
说得好啊,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以前我们都是尽力的去寻找答案,而忽略了问题是怎么来的,更很少提出问题,这说明我们以前都是被动者而非主动者。是时候改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9 07:44:02
在中国,高考这种能改变一生的筛选方式能不能变?不能?那中国的中学教育就改变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9 07:48:01
读此文,心中狂喜。周遭友人抱怨大学虚度光阴,认为所学无用,心中不免隐隐悲哀。
物欲横流的当今,物质应该作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额外的奖赏,而不是纯粹的疯狂的追求。
数十年,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能从我们这得到什么,取决于我们现在或即将打上那如何的烙印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9 09:57:52
确实如此,但是现在环境还有待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9 12:19:17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