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教育要让学生能提有意义的问题
楼主
feather3891
1443
6
收藏
2014-04-19
网络普及以来,
知识分子利用网络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逐渐增多
。不少知识分子利用个人网页为发表观点的舞台。他们针对中国社会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发表了不少个人的见解。
当然,这种现象总的来说对于中华民族的进步是有利的。1957年以后被政权吓怕了的知识分子群体终于又敢说话了。独立思想终于又有表达的机会了。这自然是一种好的趋势。但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诸多建言献策当中不乏过度理想化的见解。
例如中国的教育是很多知识分子所关注的。
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全盘否定中国教育,认为必须全盘西化才行
。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觉得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一面。请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1820&do=blog&id=783171
而且最主要的是,你提出了一种改革方案,家长们会支持吗?
我想就目前的中国看,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老老实实的高考上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的。过度激进的改革方案他们不会支持。
就我个人看来,
中国教育进步的关键在于提升中学教师素质。中学教师群体思维能力提高了,能够在教学中渗透学科思维。
那么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既可以为未来的科研做好准备,也可以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把刚才讨论的话题一般化,提出这么个观点:提出一种方案之前,必须清晰的认识世界,否则方案可能是空想,实施起来甚至引发灾难。
我觉得在当前的中国,不是方案太少, 而是冷静的描述社会现象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文字太少了。
我在前面的日志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应该对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中,他人的思想,自己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反思。反思为什么他人或自己会产生这种思想,反思这种思想有哪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可取或不完善之处。事实上,
认识了身边发生的事,这个过程中,必然牵扯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认知。而且在反思过程中,一定能够有更深的发现
。我不赞同的做法是:
不反思,什么都无所谓;或者虽然反思,但一根筋,抱着过去的认识不妨
。如果不question过去的认识,那得不到新知识。
当然,我认为,
如果没有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只是瞎反思,估计也出不来新东西
。所以我主张每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阅读一本西方的社会学教材。应该说,
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认知社会,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没有的,而我们少年时代在学习接受的是意识形态教育,也不是社会学
。所以我们现在该补课了。
至于我们的下一代,我觉得他们比我们幸运。至少他们的父母比我们的父母文化程度高。我觉得从小就要鼓励他们提问题,鼓励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几个月之前,在公交车上,售票员说:某某车站到了,请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有个小姑娘(学龄前)就问:妈妈,为什么要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她妈妈说:就是这么规定的!我觉得这个回答很不好。假如正常状态下,人们应该是前后门都可以上下车,那么人为设这个规定,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方便的?如果我们承认,必须一个门用来上车,一个门用来下车,那么为什么不是前面下车,后门上车?这又和车体的设置有何关系?为何作此设置?想来问题很多呢。而且跨了很多学科。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问我爸,为什么菜刀的刃要那么尖才锋利?他支支吾吾说是因为力学的原因也没说清。当然了,对于数学基础不够的孩子讲清这个理论确实不易。但我们可以联想呢。除了菜刀,还有什么工具我们有意让它锋利?而又在哪些场合下我们有意让一个东西钝呢?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不单纯是理科问题呢。比如我们可以问:日本人用的刀,美国人用的刀,和中国人一样吗?不一样又是为什么?是因为要切割的东西不多?还是什么文化上的传统原因?
我上次和香港浸会大学的汤涛教授聊天,他就说:
过去我们中国人对聪明的定义是博闻强记,现在恐怕该改一改了。我觉得聪明应该是提的问题好,又善于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从小孩开始训练的。而且我们有时必须突破学科的限制来提问题。我觉得偏科,其实还是思维能力的问题。思维能力强了,其实对哪一具体学科的学习都是有正向作用的。目前有了网络,我们不担心孩子提了问题之后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能否在一个问题上深入挖掘提下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认知世界的能力就会提高,倘若有一批这样的孩子,30年之后的中国,在学术领域应该比今天高一个档次。
——本文转载于单志超老师博客,感觉写的很有道理,与大家分享!当前偏激和极端成为社会舆情,理性探讨和看待社会问题,有利于自己发展也有利于社会进步……
教育的关键是大家要学会问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女生们擅长的记忆,也不是有些同学自以为是的给老师拍马屁,跟屁虫,独立思考、批判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是创新的不二法门,也是个人真正成才的不二法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lawson.sun
2014-4-19 07:30:02
说得好啊,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以前我们都是尽力的去寻找答案,而忽略了问题是怎么来的,更很少提出问题,这说明我们以前都是被动者而非主动者。是时候改变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njbjzx
2014-4-19 07:44:02
在中国,高考这种能改变一生的筛选方式能不能变?不能?那中国的中学教育就改变不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aongao
2014-4-19 07:48:01
读此文,心中狂喜。周遭友人抱怨大学虚度光阴,认为所学无用,心中不免隐隐悲哀。
物欲横流的当今,物质应该作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额外的奖赏,而不是纯粹的疯狂的追求。
数十年,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能从我们这得到什么,取决于我们现在或即将打上那如何的烙印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darwon
2014-4-19 09:57:52
确实如此,但是现在环境还有待改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dongzhilian808
2014-4-19 12:19:17
赞一个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zhangjuncai412
2014-4-19 18:16:19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的一篇文章,中美教育的差距显露无疑:美国人是把没问题的孩子教的有问题,中国是把有问题的孩子教得没问题,在美国的教育体制里,人们思维的活跃度越来越高,创新能力也越强,在中国人们的好奇心和钻研的精神是被逐渐侵蚀,最后当然提不出问题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分享]个人认为有意义的PPT,谢谢大家捧场
在工作试用期的我 看到后觉得很有意义的文章 分享给大家
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
从1974年外汇储备为0看毛泽东搞经济水平
资本主义与犹太人:对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的挑战——经济法
一家之言:重庆工商大学事件所感
人当青年,如何行路————张晖张哲等早逝引起社会对青年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关注
是公有制阻碍科技的发展。
我的起点
【学习笔记】That is the essence of science: ask an impertinent question, ...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调查问卷专版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人工智能论文版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爱问频道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线性回归实战指南 —— 从 ...
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高清pdf版)
20XX年扶贫办雨露计划工作方案
AI应用新范式:从工具革命到“超级OS”的演 ...
同心动力携手山西金控,共筑金融企业“以人 ...
R语言实战 机器学习与数据分
蔡定创教授、李云庆院长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
R语言预测实战
瓦尔拉斯方程组及其求解历史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基本信息扩展数据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几种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我的文献应助经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