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655 4
2014-04-18

按照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排名,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科已经成为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的大中华区排名第一,亚洲第六,当然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有多种,不是唯一的,但在国际顶尖和一流期刊的论文发表及其引用率是一个最公认、最关键和不可或缺的量化指标。这个相对客观的指标代表了一个大学的知识贡献水平,是国际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评议依据。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只是会做研究,而是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具有自我学习和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在中国的转型发展中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教育非常重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要根据每所学校的条件和特点进行利弊分析,找到最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我们知道上海财经大学只是一个财经类的专业性大学,不同于综合性大学,我们有自己的定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改革者、垫脚石和殉道者,认为改革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大局,相反如果成功了却可以摸索出一套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来,如同先行先试的深圳特区一样,符合中国发展之路。

    其次,经济学科类似医学学科,医生是治病救人,尤其是中医,需要具有比较好的基础,找准病因、掌握病理、熟悉药性。庸医医死一个人,庸经济学家的危害性更多。经济学是要治理社会经济,给政府提建议,如果没有弄清楚适应范围、治理边界,盲目的照搬,将造成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

    最后,就是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训练,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生,强化马克思资本论学习、加强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教学,进行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继续追求国际原创性的研究。

    中国呼唤着这样的人才出现,因为一个国家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型,一定面临四大竞争,资源竞争、人才竞争、制度竞争和话语权的竞争,其中话语权包括学术话语权,中国必须要在学科发展中做出世界的贡献。我们考虑到在国家急需的时候,一些基础性、原创性的研究在为国家争光,抢占学术话语权方面很重要,我们上海财经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我们国家经济学人才、商学院的人才,基本上占到了全国高校学生的四分之一,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也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人才。    但在市场制度建立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的一方面是要改革发展,同时也需要稳定,需要是控制风险。比如说巴塞尔协议Ⅲ,要更加控制金融方面的风险和危机,因为5年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从金融行业,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再影响到全世界,包括中国大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高层次创新型的经济学、金融学人才。但目前高校培养的经济、金融、会计、管理这方面的人才,大多数的只是比较初等的,不是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为了回应高层次市场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我们财大经济学院开辟了金融计量硕士项目,培养金融业专门的定量分析人才。同时,我们发现金融行业也需要一些熟悉金融工程,掌握理论建模等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准备把金融经济学作为差异化竞争,准备开一个专业,数理金融经济学。我们现在的专业非常受学生欢迎。我们怎么定位,我想一定要抓住别人还没有做的。就犹如我之前我讲的,我们学校就是主张先行先试,抓住热点,抓住趋势。一个学院,作为一个领导,最重要你要明确战略方向目标,能不能有前瞻性。国内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有非常大的不同。据我了解,在高等教育方面,最先进的就是美国的教育。美国能成为当今最强大的国家,是有内在逻辑可循的,其中一个制胜点就是教育。中国目前有将近150万留学生,但真正学成回国的不到50万,一百万以上的留学生还在外面,为什么?可能大多数都认为,国内大学的理念和功能并没有真正践行并获得应有的效果。    大学的使命就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大学要有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应该是相对独立的。    第二,应该是学术自由的。要有自由之思想,理论是先行的,如果出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再去创造理论,太晚了。中国的改革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理论上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我国高校的现状是,好像全中国就只有一所大学,那就是教育部大学,其他都是分校,无论从体制从校长的任命,学科的设置、评估、管理千篇一律,怎么能有创新驱动。    第三,应该是关注长远的。我们的学生现在非常急功近利,在做事情之前,首先想的都是这件事做了对我自己有没有用。造成这些问题,怎么去解决?实质上在我们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手要抓教学及培养方案改革,一手抓德育教育。    美国的大学在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学习阶段,很少将重点放在关注现实问题方面,学生必须首先要完成大学的基本训练,进而养成自我知识更新,自我创新的这种能力,培养出批判性的思维,社会责任意识,这些才是大学使命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也就从德和才两个方面来抓,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际上是有所缺失的。现在教育部、国家关注的重点是不太注重基础性的能够产生深远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没有强调学术话语权,这与国外高校有非常大的距离。同样的学生跑到美国大学去往往就成为最用功的学生,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18 17:33:01
现在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性,大家都觉得经济管理专业非常好,非常火,对金融、会计这类的热门专业趋之若鹜。然而在国外,会计类的专业是属于比较差的学科,学生毕业后工资都比较低。国内学生对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很少。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就像我刚才说的中医与经济学的关系,但是医生只是医一个人,对这个人产生影响,然而经济学如果学不好,给国家ZF出的政策不对,往往是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我们需要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但是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家长和学生看到的是金融、会计专业的热门,对经济学其实是这些学科的基础并不了解。几年前,我们在上海市最好的四所高中之一上海交大附中设立了经济学虚拟班,介绍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以进行信息对称,并从中选拔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效果非常好。
    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要有远大志向,把工作当成一份事业来做,培养对所学专业和以后从事的相关工作的兴趣。中国的学生是太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只看到了现象,忽视了本质和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去正确的引导,我们学院为全体本科生都安排了导师,不光只是对论文的指导而是人生的指导、学习的指导,思想上面的指导,事业上的指导。
    这样一个学业、生活、人生三位一体、贯穿大学四年的本科生导师制,应该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大一新生开始就给本科生配置导师,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信息对称,对追求卓越、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进行雕琢。现在的世界实在是太花哨了,诱惑太多,不像我们那个时代就是图书馆、食堂、寝室、教室。让学生沉住气,短短几年时间真正学到受用的东西,这是我们院长要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8 17:33:34
希望我们广大学生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和目标,特别希望清华大学的学生能如此。他们是全中国选出来的佼佼者,从个人的角度已经是全中国最好的学生。
    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课程设置,这三个条件清华大学都具备,首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有非常好的院长。我是非常看好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今后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标杆和引领作用,因为我们需要,因为社会认可北大、清华,国家领导人认可北大清华,现在又有懂国际,熟悉国际视野的人在做这么一件事情,为清华学子为他们感到骄傲、幸运和高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0 10:27:21
感谢分享好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0 20:50:31
上财好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