牐牶茉缇椭道大多数的中国人是人格分裂的。据我猜测,这源自孔夫子的中庸之道。但究竟中庸之道如何演变为人格分裂?本人学经济出身,对此不敢妄言。然观察中国人之人格分裂,以官场为极甚。只要在机关待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我的总结现为两条:第一,你永远知道他们嘴上要讲什么,但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心理在想什么;第二,桌子的底下的事,请客,送礼,拍马屁,他们个个精通,桌子上面的事,他们个个不行……
牐
牐犎缓蟛恍业氖牵中国人的人格分裂,在当前中国学术界造成了个别人“学格”的分裂。过去经济学界从苏联那里拿来主义,现在经济学界从欧美那里拿来主义。过去,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学一直搞不懂西方资本主义为何“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现在,西方的“庸俗”经济学,不出十几年,又堂而皇之地占据了统治地位。然而从苏联搬来的那套东西是不肯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结果中国经济学理论就产出了一个怪胎。这个怪胎说:计划经济不完全好,市场经济也不完全好;“计划经济是政府控制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是大资本控制的经济模式,总之都是小部分人控制的经济模式,只有互相制约,互相结合才能好的发展。”
牐
牐犔起来似乎不错。在人格分裂的国人听来,这是大概比较有市场的“学术”思想。你若稍有疑难惑,人家还说,“看不懂我说得就算了”。持这种经济思想的人,超然于马思克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庸俗”经济学之上,俨然古今集大成者;游走于精英与小民之间,左右逢源,因需而变。需要搞计划经济的时候,说批评说市场经济有天然缺陷,计划经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搞市场经济的时候,就批评说计划经济压制竞争,缺乏效率。持这种经济的人,既不认真研究“计划经济学”,也不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学。他们在“计划经济”学者面前卖弄市场经济学,在市场经济学者面前兜售“计划经济学”,胡说什么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完全归功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总之,持有了这个“永动机”一样的理论,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永远不会有出错的时候。
牐
牐犗肫鹨桓鑫航清谈的“上品”来: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所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恒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
牐
牐犌逄肝蠊,“学格” 分裂亦误国。吾耻之,是以为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