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3-21 18:35:14
gxg 发表于 2015-3-21 18:30
工资就是工人从资本家那里的借款,利润就是工人支付的利息.
工人得到“借款”,从哪里生出“利息”来向资本家支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8:36:00
gxg 发表于 2015-3-21 18:30
工资就是工人从资本家那里的借款,利润就是工人支付的利息.
你知道利润是怎么来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8:37:01
一并回答我57楼和楼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8:43:57
qi509 发表于 2015-3-21 18:26
就是看管100台机器,1000台机器他照样是在12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内。他怎么压缩的6小时?
如果用传统的方式 ...
我不是说过了嘛,劳动单位的节缩过程是脑力劳动过程,这个过程的节缩你是不能直接看到的,为什么?因为是脑力劳动!货币是以工时为尺度的脑力劳动时间的逻辑对象,工时的长度的是可变的,工时长度的变化决定了货币量的变化.
你只有彻底摆脱传统的"体力劳动"概念才能理解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8:45:48
he_zr 发表于 2015-3-21 18:35
工人得到“借款”,从哪里生出“利息”来向资本家支付?
劳动的自身增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8:53:50
qi509 发表于 2015-3-21 18:37
一并回答我57楼和楼上?
如果不存在工人的技能技巧也不存在机器的机能机巧,那就没有价值规律决定的利润.作为食利者的所得,就是对工人的透支,是血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9:08:01
gxg 发表于 2015-3-21 18:43
我不是说过了嘛,劳动单位的节缩过程是脑力劳动过程,这个过程的节缩你是不能直接看到的,为什么?因为是脑力 ...
劳动单位怎么缩减?

一个小时应该是多少?

[size=14.3999996185303px]货币是以工时为尺度的脑力劳动时间的逻辑对象,”————1元(任何国家的货币)等于多少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9:11:15
qi509 发表于 2015-3-21 19:08
劳动单位怎么缩减?

一个小时应该是多少?
通过利率可知.我直接看不到它的缩减形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9:12:19
gxg 发表于 2015-3-21 18:53
如果不存在工人的技能技巧也不存在机器的机能机巧,那就没有价值规律决定的利润.作为食利者的所得,就是对工 ...
“就是对工人的透支,是血酬.”————12小时的工资是3先令。它怎么透支了?怎么是血酬了?工资与商品价格是什么关系?
资本家给工人多少才不是透支?多少才不是血酬?

回答我:你的6小时是怎么得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9:18:40
qi509 发表于 2015-3-21 19:12
“就是对工人的透支,是血酬.”————12小时的工资是3先令。它怎么透支了?怎么是血酬了?工资与商品价格 ...
你怎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
按照劳动价值等价规律说事,怎么等同于不按劳动价值规律而是按照血酬说事呢?
我们一直在讨论剩余价值的问题,剩余价值是在劳动价值基础上发生的问题,是劳动价值范畴,而这里的劳动又是脑力劳动,是精神劳动,与身体无关.与肌肉和血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9:20:27
qi509 发表于 2015-3-21 19:08
劳动单位怎么缩减?

一个小时应该是多少?
1元,就是1个劳动单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9:21:48
gxg 发表于 2015-3-21 19:11
通过利率可知.我直接看不到它的缩减形象.
先说说你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那些是你“增值”?

怎么增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9:23:04
gxg 发表于 2015-3-21 19:18
你怎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
按照劳动价值等价规律说事,怎么等同于不按劳动价值规律而是按照血酬说事呢 ...
“你怎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那些不同物质?

工资(货币)?

时间?
何为“劳动价值的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19:27:13
gxg 发表于 2015-3-21 19:20
1元,就是1个劳动单位啊.
看看你62楼:“货币是以工时为尺度的脑力劳动时间的逻辑对象”?————这是你说的?

再看看的你的主贴:“假设2小时=1先令,剩余价值就是3先令.3先令就是这样来的。


回答我:1元就是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多少劳动时间?

你的2小时=1先令是怎么得来的?


工人的劳动定价是6小时,还是工人的工资=6小时?

这6小时是怎么得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20:42:37
gxg 发表于 2015-3-21 18:45
劳动的自身增殖.
“劳动自身增殖”,一个单位劳动力变成N个单位劳动力?你使用了什么魔法?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21:41:07
qi509 发表于 2015-3-21 19:23
“你怎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那些不同物质?

工资(货币)?
物质?
你还是把帖子看清楚再发问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21:42:07
qi509 发表于 2015-3-21 19:27
看看你62楼:“货币是以工时为尺度的脑力劳动时间的逻辑对象”?————这是你说的?

再看看的你的主 ...
我都回答N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21:53:18
he_zr 发表于 2015-3-21 20:42
“劳动自身增殖”,一个单位劳动力变成N个单位劳动力?你使用了什么魔法?给大家展示一下。
不是我使用什么魔法劳动才增殖的,而是劳动自身的特性,自身增殖本就是劳动固有的性质,只要你把劳动理解为脑力劳动,理解为精神劳动.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增进发展体现的就是劳动的自身生产增殖.(见4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22:56:17
gxg 发表于 2015-3-21 21:42
我都回答N次了.
你一次都没回答!

回答77楼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22:58:26
gxg 发表于 2015-3-21 21:41
物质?
你还是把帖子看清楚再发问吧!
看看74楼我引用的?!“物质”二字是你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1 23:16:15
gxg 发表于 2015-3-21 21:53
不是我使用什么魔法劳动才增殖的,而是劳动自身的特性,自身增殖本就是劳动固有的性质,只要你把劳动理解为脑 ...
要的是一个实物或价格上的论证过程,不是嘴巴一张,说它怎样就怎样。你论证了,人们自然会理解,否则就等于拍脑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2 07:24:31
he_zr 发表于 2015-3-21 23:16
要的是一个实物或价格上的论证过程,不是嘴巴一张,说它怎样就怎样。你论证了,人们自然会理解,否则就等 ...
其实我在多个帖子中都对这个命题有过说明,在这里简单重复一下。

对劳动自身生产增殖的论证
假设1%的劳动生产1%的口粮,满足1%劳动者的需要,即:1%口粮=1%劳动。
则:
投入100%的劳动生产100%的口粮,满足100%的劳动者的需要,劳动不增殖。
若投入小于100%的劳动可以生产100%的口粮,满足100%劳动者的需要,则证明劳动是自身生产增殖的。
例如,投入90%的社会劳动生产100%的口粮满足100%的劳动者的需要,则劳动自身增殖10%。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表明:用于生产口粮的社会劳动占比越来越小,劳动自身生产增殖速率越来越快,社会积累的劳动量越来越大。具体表现在:
1.        农业人口所占社会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小。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2.        社会总人口逐渐增加,越来越多,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到几个亿,到60亿。
3.        个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平均年龄已经有很大的增长。
4.        生产口粮以外的其他商品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个人生活资料用品的总量递增。
5.        劳动自身生产增殖率表现出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加速提高,越来越显示出人类劳动的力量无比强大。
6.        人类的视野和生活空间逐渐放大,扩大了人类在宇宙空间的位置。
7.        人类可以吸收、推动、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小到纳米级,大到月球和火星级。
8.        体现劳动的资本总量在全世界与日俱增,资本流动的速度在加快。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2 09:13:54
gxg 发表于 2015-3-22 07:24
其实我在多个帖子中都对这个命题有过说明,在这里简单重复一下。

对劳动自身生产增殖的论证:
请你打住,这里有两个概念你首先要搞清楚,劳动是劳动,产品是产品,两者岂能混为一谈。劳动一定,带来的产品怎么变化,那也是产品的变化,怎么变成劳动的变化了呢?反过来思考,如果产品量低于维持劳动力再生的支出,按你的逻辑推理,岂不是说原来付出的劳动量不是真实完全的了?所以,大脑推理的证明代替不了物质过程的证明。

其次,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只证明人类对物质使用性的转换在加快,劳动量的增减变化只能来自于劳动者本身的投入的变化,与产品的增减变化不是物质证明关系,而是思维推理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2 09:44:35
he_zr 发表于 2015-3-22 09:13
请你打住,这里有两个概念你首先要搞清楚,劳动是劳动,产品是产品,两者岂能混为一谈。劳动一定,带来的 ...
劳动是劳动,产品是产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这没错。但我们必须再加一个概念——商品。
我们的讨论是以商品为前提,所以上面帖子中所谓的产品实际是商品。
由此,我们可以说,劳动一定,不能带来商品的变化,既不能带来商品质的变化,也不能带来商品量的变化。商品是随着劳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推动商品的变化,或者说商品吸收了劳动才发生变化。反过来思考一样,商品量不会低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支出,因为劳动力是自身增殖性支出。商品量是随着劳动力的增殖而增加的。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商品的增加而增长。

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固然说明人类对物质使用性的转换在加快,但这是由于人类投入的脑力劳动量推动了它们的转换和变化。这个劳动与物质之间的联系我已经通过“劳动-口粮”关系给出了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2 10:00:58
gxg 发表于 2015-3-22 09:44
劳动是劳动,产品是产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这没错。但我们必须再加一个概念——商品。
我们的讨论是以 ...
在人口和口粮关系中,产品与商品是一回事,因为交换不增加任何实物。

其次,产品可以伴随劳动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可以反过来说是产品的变化带来了劳动的变化,劳动量的增减只能来自于劳动者的劳动力投入量变化这个物质过程,与产品量变化无关。以结果产生原因,倒果为因,作为物质过程是不存在的。

至于是人的体力还是脑力在使物质使用性转换加快,那是另外的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2 10:29:26
he_zr 发表于 2015-3-22 10:00
在人口和口粮关系中,产品与商品是一回事,因为交换不增加任何实物。

其次,产品可以伴随劳动的变化而 ...
是的,在人口和口粮关系中,产品与商品是一回事。我正是基于这个事实,才能论证出劳动是自身生产增殖的。可以说这是逻辑论证的起点。
如果100%的劳动生产出200%的口粮,这200%的口粮就可以生产出200%的劳动。在这里口粮是产品,但也可以认为是商品。
如果50%的劳动生产出100%的口粮即100%的劳动,另外50%的劳动就可以生产100%的棉布,作为口粮的替代品等于生产出100%劳动。这时口粮和棉布都是商品,因为发生了交换。在这里,不是先有了棉布我们回推投入了50%劳动,而由于有了口粮生产的剩余50%劳动,实实在在地投入了生产,才得到了100%的棉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2 11:10:47
gxg 发表于 2015-3-22 10:29
是的,在人口和口粮关系中,产品与商品是一回事。我正是基于这个事实,才能论证出劳动是自身生产增殖的 ...
物质产品是物质原材料转换过来的,劳动力通过劳动者支出,劳动者又通过消费产品才得以支出。这里是两个转换过程,原材料到产品,产品到劳动力。按照物质守恒,一分劳动力只能转换一分产品,反过来,一分产品只能转换一分劳动力。而你所言50%劳动力带来100%的产品显然不是劳动力和产品的物质转化过程,而是两个不同物质的变化过程。原材料转换为产品是物质转换关系,产品转换为劳动力亦然,唯独劳动力与产品就不是物质转换关系,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再如,重量可以带来长度变化,或反之,但重量和长度可以相互转换吗?是物质转换过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2 17:21:43
he_zr 发表于 2015-3-22 11:10
物质产品是物质原材料转换过来的,劳动力通过劳动者支出,劳动者又通过消费产品才得以支出。这里是两个 ...
原材料转换为产品,既是物质转换关系同时也是能量转换关系,没有能量的推动,原材料无法转换为产品。产品转换为劳动力,也是如此,既是物质转换也是能量转换,没有能量转换产品就不能转换为劳动力。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用于原材料转换为产品的动力是来自哪里,是如何累积在产品中的?作为投入的初始劳动力只有全部劳动力的50%,按照传统的想法怎么能转换100%的原材料成为100%的口粮产品呢?这里存在一个缺口。这个缺口的劳动力来自哪里?需要阐释的就是这个补缺口的问题。
通过对口粮劳动生产的分析看到,耗费1个单位劳动力可以生产出多于1个劳动单位的劳动力,这个多出来的劳动力只能是太阳能质的转化。
进行创造财富的精神活动即脑力劳动,具有的特殊性质,可以把太阳能质积累于自身,自身增殖到100%,成为高等级的力量,进而补上整个转换过程的缺口。
这种高等级的能力不同于普通的生物能力,而是人物独具的精神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2 18:01:52
gxg 发表于 2015-3-22 17:21
原材料转换为产品,既是物质转换关系同时也是能量转换关系,没有能量的推动,原材料无法转换为产品。产 ...
不可能存在50%的劳动能转换为100%的产品质,否则就违反了物质守恒定律,沦为唯心论。

劳动的能来自于劳动力的质的转换,劳动力的质来自于产品的质的转换。劳动者支出劳动能时,劳动力的质发生瞬间裂变,产生劳动能,是质能守恒转换,是物质分子迅速向空间散发,像星际流云一样形成物质分子流云,其运动速度如果低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则被地球吸附回来,又成为地球的物质部分。换句话说,劳动力的质或能从耗散到复归的循环,与产品是非转换性的变化,没有直接融入到产品中去,形成产品一部分的循环。

因此,产品的量变是原材料的量变带来的,是事物变化的物质过程。劳动只是提供这个使用性转换的外部条件,把外部条件融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这不是物质过程,而是人脑的推理过程。此外,把劳动力与太阳能搭上关系,那就扯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0:04:36
he_zr 发表于 2015-3-22 18:01
不可能存在50%的劳动能转换为100%的产品质,否则就违反了物质守恒定律,沦为唯心论。

劳动的能来自于劳 ...
劳动者支出劳动能时,劳动力的质发生瞬间裂变,产生劳动能
=====
劳动者支出劳动能来自于劳动力的质裂变,这个劳动能是巨大的,可以把卫星送上天.那么劳动力的这种质能怎么聚集起来的呢?不可能只是来自劳动产品,正如你说的,在生产劳动产品的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能量耗散了.所以劳动产品不能补上用于生产产品时的全部劳动力质能.生产过程中耗散的如你所说的星云流散质能,靠什么补充?
我的答案是,依然要靠劳动本身来补充,劳动吸收宇宙空间的质能积聚于劳动力自身.待到再生产时裂变出巨大能量——精神的原子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