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3-23 10:19:54
gxg 发表于 2015-3-22 07:24
其实我在多个帖子中都对这个命题有过说明,在这里简单重复一下。

对劳动自身生产增殖的论证:
“例如,投入90%的社会劳动生产100%的口粮满足100%的劳动者的需要,则劳动自身增殖10%。”————别说99%的社会劳动生产。就是1%的社会劳动生产满足100%劳动者的需要业余什么自身增值无关。

你告诉我:劳动者本身的“值”是多少?而后再说“增”的多少?

如果这1%的社会劳动生产的“值”就能满足100%的劳动者的需要,那么它增值了吗?

回答我:[size=14.3999996185303px]你的:p为什么=6小时?为什么不能等于12小时?20小时?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回答我:社会劳动生产本身的“值”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0:28:00
gxg 发表于 2015-3-23 10:04
劳动者支出劳动能时,劳动力的质发生瞬间裂变,产生劳动能
=====
劳动者支出劳动能来自于劳动力的质裂变 ...
劳动力的质是由蛋白质和脂肪之类成分构成的、具有释放能量的物质,它们的补充正是来自于物质产品,不然是从哪里来的?正如TNT炸药和核反应堆,它们释放的能量也是超大。但无论其释放了多少能量,它们也只是形成一种外力,不会变成物质实体融入到其作用的对象上,构成对象的一部分。

产品补充劳动力,劳动力耗散于空间,被地球吸附回来又经过转换,变成原材料,原材料再转换为产品,这是物质循环的基本内容。当中,劳动力释放能量与产品除了发生外力接触,没有进行实际的物质转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0:29: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0:32:34
龚民 发表于 2015-3-23 10:29
老板愿付工资就是证明,你还想要何证明?
你又来瞎搅和!

老板付的工资怎么得来的:6小时?

你的工资等于多少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0:34:10
he_zr 发表于 2015-3-23 10:28
劳动力的质是由蛋白质和脂肪之类成分构成的、具有释放能量的物质,它们的补充正是来自于物质产品,不然是 ...
劳动力的质是由蛋白质和脂肪之类成分构成的
====
问题就在这里。劳动力的质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一般的生物化学物质外,还有我们目前不甚了了的特殊物质——精神物质。后者才是劳动力的本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0:52:35
gxg 发表于 2015-3-23 10:34
劳动力的质是由蛋白质和脂肪之类成分构成的
====
问题就在这里。劳动力的质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蛋白质、 ...
无论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思维,这些东西也只是形成外力,起着推动和催化作用,使原材料向产品加速转换而已,不是直接融入到产品中去的物质过程。因此,劳动力支出的劳动量与产品量,正如重量与长度,没有可比性。马克思所谓“劳动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比较不符合物质转换的科学原理,只能使用哲学式的,唯心的混帐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1:11:02
he_zr 发表于 2015-3-23 10:52
无论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思维,这些东西也只是形成外力,起着推动和催化作用,使原材料向产品加速转换而已 ...
可以认为马克思解决了李嘉图的难题,但是在解决李嘉图难题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他没有解决的难题.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就是这个问题.
从体力劳动,体力循环的观点出发,解决这个价值缺口问题,劳动价值论没有出路.你所有的对辩都是针对体力循环这个认识.因此,不能说你的结论不对.
但是,当我们跳出体力劳动这个传统的思维框架以后,当我们用脑力劳动,用精神劳动代替传统劳动价值论后,你的物质循环的说法就不适用了.于是不得不用拍脑袋反对我的观点了.于是会重新回到那个"劳动-口粮"的关系论证中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1:21:46
gxg 发表于 2015-3-23 11:11
可以认为马克思解决了李嘉图的难题,但是在解决李嘉图难题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他没有解决的难题.
我们现 ...
脑力也不是什么可以超脱物质的东西,它的思维作用结果只是改进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和劳动力要素同是加速原材料向产品转换的外部条件。因此,脑力劳动与口粮之间也不是物质转换过程,两种量之间不具可比性。

如果脑力思维没有落实到物质实体就直接“创造”什么,那么它就跟上帝旨意或上帝之手毫无二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1:44:11
he_zr 发表于 2015-3-23 11:21
脑力也不是什么可以超脱物质的东西,它的思维作用结果只是改进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和劳动力要素同是加速 ...
质和能是分不开的,劳动力本身也是质(这你前边已经说过),当劳动力进入到原材料时,劳动力的质也就进入到原材料了。由此,劳动产品不仅仅是原材料的转化形式了,它还包含了劳动力的转化或者说物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2:21:53
gxg 发表于 2015-3-23 11:44
质和能是分不开的,劳动力本身也是质(这你前边已经说过),当劳动力进入到原材料时,劳动力的质也就进入 ...
劳动力与原材料的循环,原材料与产品的循环,两者不在同一时空,转换的速度也不一致,而且在生产过程的时空里,劳动力与产品不是直接的物质转换关系,只是外部条件,因此劳动量与产品量不是生产时空里可以比较大小的量,如同重量与长度那样。拿劳动量与产品量来比较大小,属于没有科学头脑的,典型的思维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3:23:57
he_zr 发表于 2015-3-23 12:21
劳动力与原材料的循环,原材料与产品的循环,两者不在同一时空,转换的速度也不一致,而且在生产过程的时 ...
劳动量与产品量之间存在联系,劳动量与产品量正相关,这不是什么没有科学头脑思维混乱的问题,劳动量与产品量的联系必然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出来。它们的正相关必然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3 18:04:42
gxg 发表于 2015-3-23 13:23
劳动量与产品量之间存在联系,劳动量与产品量正相关,这不是什么没有科学头脑思维混乱的问题,劳动量与产 ...
正相关能说明什么,鸡蛋与鸡仔正相关,温度与鸡仔也正相关,然后呢?温度的度量与鸡仔的数量反映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1 11:16:04
本帖子为下面链接帖子的争论提供了最终的答案。
劳动 劳动力 剩余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