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人大400+的802经验
本人分别于13年和14年考研人大经院,第一年总分350+,第二年总分400+,以上是个人基本情况,下面针对802谈谈个人的经验。
首先说说802的考研资料,第一年我所用的资料是高鸿业的宏微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宋涛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由于13年我围观只看了下高鸿业的,所以802没有及格,可见参考资料的准确性相当重要。下面说说14年我的资料高鸿业的高鸿业的宏微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和课后题)+宋涛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北大版)(教材和课后题)+平新乔的十八讲(教材和课后题)+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中石化出版社)+真题资料+程恩富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
虽然上面列举了诸多教材但我将分别针对一战和二战的人员进行划分。
一战学生的特点主要是:专业课知识素养不够,公共课准备时间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导致留给专业课复习时间不够,并且缺乏专业课的考试经验。所以我推荐他们的应该集中精力攻破的资料及任务是:首先,分别将高鸿业的宏微观和宋涛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快速而扎实的过一遍,这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比较重要;其次,集中精力攻破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北大版)(教材和课后题)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和课后题),教材先过一遍,过第二遍的时候结合课后题来做,课后题的答案可选择中石化出版的圣才,并且开始诵读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中石化出版社)上的真题,只需诵读即可,无需背诵,可以将上面的用录音机录下来,每天听一小时就可以了,至于政经的教材不用看了,有不懂的内容翻一下就可以了。这个步骤十分重要,你得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个步骤;最后,结合10年以来真题模考一套或两套,主要是要熟悉做题速度和时间,很多一战考生都没能做完题,不是不会而是时间掌控不到位。
二战学生的特点主要是:一战时专业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专业课复习时间也比较充裕。所以我推荐的复习方案是:首先迅速看下高鸿业的宏微观和宋涛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有个清晰轮廓,其次看下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北大版)(教材和课后题)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和课后题),并且要结合真题进行研究,政经部分则是将真题资料上的真题和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中石化出版社)上的真题熟读即可,时间充裕的可看下平新乔的十八讲或者直接做下它的课后习题即可;最后考前模考,并且将曼昆和尼克尔森课后题中不会的题目再次巩固,要知道802的特点就是曼昆和尼克尔森上有原题,所以这两本书上的题目要完全掌握(当然是要结合真题题型,因为有的课后题是不适合考研命题的)。
个人二战时间安排13年7月——14年1月,具体情况是我的专业课复习时间是晚上6点到10点四个小时,分别是政经一小时,宏微观分别是1.5小时,基本上每天都是这个节奏,前期主要是教材和课后题,中间就把真题研究了下,后期再次回到教材和课后题,并且周后三周的周末分别进行了模考,均是严格控制时间。这样下来我的复习状态是尼克尔森的课后题4遍,十八讲课后题2遍,曼昆课后题5遍,这种习题第一遍的时候是非常缓慢而痛苦的,但后面复习起来就会十分顺利,上考场的时候尼克尔森和曼昆上的题目已经没有死角了,因为不会的题目我早已标出来,重复了好几遍,并且考前又过了一遍。
真题特点:10年以来真题风格开始变化,这几年风格逐渐稳定下来,分别是政经和宏微观各50分,政经偶尔会出现计算题,一般是四个简答题(三个资本主义和一个社会主义),微观有四题,至少两个计算题,一个简答题,宏观也是四题,一般是计算或证明+简答+流派论述。
①政经特点是很多题与往年大同小异,所以要把握好历年真题中的政经部分,近年偶尔会出现计算题,所以不可小觑,计算部分的原题出处是程恩富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无需买教材),把上面大概20个计算题掌握足矣
②微观特点更清晰了,自10年风格改变以来,每年都有至少一题出自尼克尔森的课后题,一方面说明了尼克尔森教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说明了人大老师的懒惰,尼克尔森的范围主要是掌握前十六章即可,再看下高鸿业微观中的市场失灵就行了,考前我就预测到了一个原题(不是预测,而是我将尼克尔森上不会的题且是可能命题的题目重新看了一遍而已)。
③宏观部分今年也经常出现曼昆上的原题或者是经济流派上的原题,总之,曼昆那本书要不留死角,怎么详细都不为过,今年就出了一个教材上的规则货币政策的简答题,往年也出现过通缩效应的题(就是讲大萧条原因那节),所以曼昆宏观教材真的非常重要,流派方面看下圣才的宏观真题讲解部分的流派讲解即可。
综述:人大802的核心资料是历年真题和曼昆与尼克尔森上的课后题,人大802虽看似难考,但只要是中国的考试,一定存在规律可循,我们所需要的是只是掌握其中的规律即可,方向不正确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一个好的收获。
PS:以上算是我对两年来论坛帮助的回馈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
以下是我建的交流群,有需要的可以加一下QQ群:133572745
附加:经院复试及录取人数统计(分专业):
政治经济学复试12人(1-12),录取18人,其中2人被刷,从西方经济学调剂过来8人;
经济思想史复试2人(13-14),录取2人;
经济史复试0人,从国民经济学调剂过来3人,最终录取3人;
西方经济学复试23人(15-37),录取12人,3人被刷,8人调剂到政治经济学;
世界经济复试9人(38-46),录取8人,1人被刷;
网络经济学复试3人(47-49,其中1人为骨干),录取5人,从企业经济学调剂过来2人;
企业经济学复试8人(50-57),录取4人,2人被刷,2人调剂到网络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复试46人(58-101,174-175,其中2人为援藏),录取27人,8人被刷,3人调剂到经济史,3人调剂到国际贸易学,1人调剂到国防经济,4人调剂到城市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复试13人(102-114,其中1人为骨干),录取11人,2人被刷;
国际贸易学复试10人(115-124),录取12人,1人被刷,从国民经济学调剂过来3人;
国防经济复试1人(125),录取2人,从国民经济学调剂过来1人;
城市经济学复试0人,从国民经济学调剂过来4人,最终录取4人;
国际商务复试48人(126-173),录取45人,3人被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