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佬要失望了 人民币“获得自由”或不升反跌
(点击查看大图)
美国财政部一周前发布的“国际经济与汇率政策半年报”评价,今年2月底到3月人民币贬值的速度和幅度“前所未有”,认为如果这种贬值释放了中国ZF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政策在转向的信号,那它就“特别令人担忧”。
但中国央行似乎没有理会美方的警告。截至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三日下跌,报6.1610,逼近去年9月以来低位,即期汇率今天一度跌至6.2400,创7个月新低。
不仅如此,从中国开放汇率的前景看,西方专家也认为,人民币自由化的结果可能不会如美国财政部所愿,在市场力量推动下,人民币更有可能贬值,而不会升值。
非营利研究机构Rand Corp。国际经济学特约主席、高级经济顾问Charles Wolf Jr。列举了以下三个助推人民币最终贬值的因素:
1、中国ZF力求让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与结算货币,与美元平分秋色,甚至取而代之。
2、要获得上述与美元平起平坐的地位,人民币必须实现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
只要实现完全兑换,用人民币投资国外资产、特别是美元资产的比例将会增加,美元资产的需求会更旺盛,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承压。
3、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累积了大量存款流动性。
中国的储蓄率极高,去年年中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过约为GDP的一半,而美国的占比还不足10%。
Wolf预计,以上三个因素意味着,人民币可能稳定在贬值16-20美分范围内。只要中国的储蓄率还那么高,经常项目就会重现大规模顺差。
Wolf认为,人民币的均衡价值会体现储蓄与经常账户差额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会导致人民币的汇率达到均衡价值。
换言之,人民币汇率将根据未来经常项目顺差、国内消费和经济增长等变化而调整,并不会推动这些变化。所谓的中国操纵汇率说最终会变成过气说法。
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升值7.9%和7.2%,升幅明显高于2012年的2.2%和1.7%。但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下跌2.6%,季度跌幅创最高纪录。
本月多家外媒报导,美国财政部的一位高官表示,若近期人民币的下跌暗示中国ZF打算放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计划,则将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
《华尔街日报》上周报道认为,美国财政部“国际经济与汇率政策半年报”对人民币下跌“前所未有”的评价意在向中国ZF施压,希望中方更有规律地披露其市场干预。

美国著名公众政策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员Karim Foda则认为,虽然名义上人民币对美元今年年初以来跌了2.8%,但如果计入通胀因素,实际上跌得更多,跌幅达到3.2%。

道琼斯的新闻指出,Foda以上估算的意义在于,通胀因素会导致汇率波动幅度的计算结果出现很大差异,但公开披露人民币波动幅度时很少提到这个因素。
[PAGE@默认页1]
人民币汇兑风险挫伤航空业 国航首季预减超55%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走低对外贸企业或许构成利好,但对航空公司来说可算得上“噩耗”。在南方航空 16日预告,因人民币贬值带来汇兑损失,一季度预亏3亿至3.5亿元后;今日中国国航也发出业绩预告,首季净利润将下滑55%至65%。
中国国航今日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将减少55%到65%。上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为2.49亿元。查阅公告,由于一季度人民币贬值,公司出现汇兑净损失(去年同期为汇兑净收益),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
此前数日,南方航空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预亏公告,预计首季将亏损3亿至3.5亿元,而2013年同期,公司净利润是5700万元。
回溯资料,航空板块对人民币走势十分敏感,原因在于航空公司有大量外币负债,用于采购飞机、购买航油等。因此其乐见人民币升值,升值意味着折算成人民币的债务减少,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1%给航空公司可带来数以亿元计的汇兑收益。反过来,人民币贬值则会给航空公司带来汇兑损失。
今年2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进入贬值通道,截至目前,累计贬值幅度接近3%,航企因此出现巨额汇兑损失。有统计数据显示,由于2月以来的人民币贬值,仅2月份航企总体出现汇兑损失约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1亿元。此外,更有市场流传的相关部门内部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航空公司的利润总额亏损14亿,同比下降340%,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
事实上,航空公司近两年虽然都保持账面盈利,但主要是靠汇兑收益和一些ZF补贴撑着。特别是去年,三大航共实现净利润75.89亿元,但若剔除汇兑收益及ZF补贴,航空公司主业利润实际已经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海通证券分析师黄金香分析,以东方航空为例,由于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2.6%,而2012年仅小幅升值,因此东航汇兑收益从2012年的1.48亿元大幅增加至2013年的19.76亿元。另外,2013年东航营业外收益为32.61亿元。剔除这些因素,东方航空主营业务已经出现大额亏损。
在业内人士看来,航企主业如此惨淡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民航机票价格大幅度下滑。行业有效需求不足,而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航企降价争抢市场份额的趋势非常明显。
此外,辉立证券分析报告亦显示,航油价格波动不大,但票价的大幅回调令航空公司陷入“增量不增利”的尴尬境地。今年以来,票价下滑趋势没有转变,导致票价下滑的主要因素依旧存在,而我国一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4%,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航需求很难走出一条向上的曲线。加上人民币的单边升值告一段落、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航空公司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考验。(上海证券报)
[PAGE@默认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