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7536 107
2014-04-26
       我标题之所以用“制造”,是因为我一贯的观点是,我们绝大部分人与真正的学术无关,真正的学术是建立在对经验世界的大量观察和思考基础上的、有现实解释力的理论建构,而我们远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North在institution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conomies over time 一文的境界是我等小人物一生连想都敢想象的……

       我不是高手,没资格讲怎么发SSCI,也许五年后我还敢谈谈SSCI,我将我的话题范围限制在一般的CSSCI(不算中社科、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这些)。我理论基础还行,在博士期间我读书基本是只观其大意,所以一般一本书一两天,乃至两三个小时就浏览完了,当我看到书籍或英文paper里的好的idea或concept之后,我会重点去理解这些concept和idea,而对于那些详细叙述的例子和老生常谈的东西一概略过,这样节省了时间,而且我把国外的idea和concept结合中国的社会问题、数据和情境进行应用、批判和再发挥,虽然写不出质量很高的论文,但混国内的绝大部分CSSCI还是很容易的……如此,即使你不想搞学术也很容易毕业

       除了像上面我提到的north的经典以外,绝大部分书籍和论文都不需要仔细去看,比如Shleifer &Vishny 的传颂之作《The Grabbing Hand: Government Pathologies and Their Cures》第一章perspectives on government几乎涵盖了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其余的部分看不看意义不大(个人感觉,不一定对)。

       当然,统计基础差,想学统计的只能细嚼慢咽,没办法;但统计实在学不好,建议大家做点案例研究吧,毕竟案例也是实证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青椒写CSSCI的一点小建议,希望对青椒有用!

注: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20-6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10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100-300论坛币。同一QQ群,每周只奖励一次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26 08:32:41
很多人对案例研究有偏见,其实案例研究更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6 08:46:24
zhanghui123 发表于 2014-4-26 08:32
很多人对案例研究有偏见,其实案例研究更难。
是的,那案例研究做好了有时比纯定量难,但总体而言方法容易学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6 08:46:43
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6 09:25:18
连一般C刊都发不了的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6 09:53:51
楼主说的很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