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1808 5
2014-04-29
*免费试用申请*高级会员【投资人俱乐部】【投资人微博】

【投资人】

(奖励20论坛币)订阅投资实务版&分享文库---额外奖励【投资人】上传下载专区---*收藏本版* 加入投资人俱乐部




【投资人】主题活动优秀回帖最高奖励100论坛币



【集】集合坛友之力,对某一投资主题进行资源整合,包括研究报告,原创观点,转载价值文章,深度资讯,PPT,书籍,视频资源

对研究报告分享鼓励合理定价
普通研报:1-10论坛币
优秀研报:10-50论坛币
稀缺价值研报:50-100论坛币
非常稀缺极具价值研报:大于100论坛币


分享资源方式:直接跟帖


奖励方式:
1.最高奖励100论坛币
2.【集】活动杰出贡献者,可获得投资人高级会员权限

与主题无关回帖将直接删除,谢谢配合


本帖主题:生鲜食品电商|冷链物流

订阅【集】






加入【the Investors】团队


【投资人】*58奖*移动端发帖

关注 eros_zz  

把握【投资人】最新动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29 16:16:39
钛媒体

食品电商 搞定你的供应链再来谈“舌尖经济”!

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1》里面的黄馍馍吗?西贝莜面村的老板在看完舌尖一后,立刻驱车几百公里,找到黄馍馍的创始人,卖到独家配方,成为西贝一道名菜。舌尖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录片的范畴,因为挑动吃货的心的是美食,挑动商人的心的是美食中的商机。而其中各家食品电商企业不可避免要一夜疯狂,互相较劲,乃至兵刃相见。舌尖诱发了电商又一季的大考。
食品电商“我买网”在通过观摩《舌尖2》的各种预告片后,专门做了舌尖的专购页面,并在其各个地区站提前铺货,比如华东站:176个货品, 华北站:68个,而华南:70个。 预售的《舌尖2》货品在华北站有5个,分别是薄荷、章鱼、跳跳鱼、鲤鱼、鳗鱼;三站同步的有12款:包含不同规格的、香肠、巢蜜、槐蜜、灵芝、天麻、泡椒和梭子蟹。还包括香格里拉松茸、毛竹林冬筍、金华火腿,更涵盖生鮮蔬菜、调味剂在內的所有《舌尖1》美食。
据我买网人士称,专购页面上线后,销售井喷。以巢蜜做例证,在其网购专题上线的一小时内就被抢团587份。
在中国电商行业,任何参与都少不了天猫的角色。天猫在农产品生鲜定制上,除了这些年推出了几十个中国地方特产网之外,还曾经搞过预售尽进口大闸蟹活动。这次舌尖开播,天猫也与央视达成合作,打造整合传播体验平台,同步首发《舌尖2》每期节目中的食材和美食菜谱。
《舌尖》系列纪录片,诱发了电商的又一季大考,舌尖带来的是机会,抑或是困境?说机会,目前农产品是电子商务中占比最小的行业,大约还不到社会零售总额的1%,相反服装已经占到了社会零售总额的17%,3C产品占到了15%。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各家电商无不视之为电商行业中最后一块处女地,《舌尖》无疑是一剂生鲜电商化的催情药;但亦可说困境,生鲜电商不同其他电商,标准度低,仓储配送要求高,有时候需要全程冷链保鲜,损耗率大,电商企业往往是送一单亏一单。要在这个行业熬的下去,并成为王者,需要的是极强的供应链能力,同时也要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食品电商行业最新格局
食品电商行业我粗看了下有三大类,淘宝天猫算一类;就是虚拟商业地产,让卖家经营;一号店,京东这样的算第二类,即大型B2C平台兼营食品;我买网,顺丰优选为代表的专业食品电商为第三类。三类各有各的打法。
淘宝、一号店,做的综合性品类比较多,而背靠中粮集团的我买网集中优势做食品,在食品和供应链体系上有优势;比如在中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与全球化采购政策下,我买网自成立起就持续纵向深化食品体系,横向拓展食品线。
跟我买网做食品电商比较接近的是顺丰优选、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网。沱沱公社和本来生活网规模相对较小,顺丰优选依托于顺丰集团,有物流优势,但在规模上不及我买网。1号店依托于沃尔玛集团,本来从食品品类起家,但这两年在全品类化,竞争对手变成了京东这样的全平台电商公司。而天猫一直玩的是虚拟地产,整合卖家资源。
食品电商的竞争方向
各家食品电商都在拼命扩张版图,主要在两点进行突破竞争,一方面是在物流冷链;另外一方面是在货源。
在物流冷链领域,我买网在华南,华北,华东三个地方都布局冷库,做到全程冷链,而且所有生鲜食品按照所需的温度分类储藏管理,在消费者订购生鲜产品后,在冷库中分拣、包装,然后用冷藏车送到配送点;在配送点用冰箱、冰柜保存;最后一公里配送采用保温箱,最小程度减少食品在运送过程中营养流失,例如海鲜类产品存放在-18度恒温冰冻仓,有机蔬菜、水果存放在3-5度恒温仓,红酒则单独存放在22-25度恒温、 60%-65%恒湿的专业红酒窖。
而另一个竞争者顺丰优选,则依托顺丰集团的配送物流优势,最近,我听说顺丰已经把顺丰优选归到冷链事业部旗下,以保证其竞争力。这充分证明,在食品电商行业,小玩家很难玩的下去,没有在冷链方面的巨额投资,就没有竞争力。
另外一个竞争方向是货源,各家都在进行原产地直供。顺丰优选去年大力推广荔枝,天猫也直接通过C2B的方式预定海鲜;我买网更夸张,把供应链伸到国外,进行全球原产地直购,目前已经采购的包括欧洲的橄榄油,休闲的糖果、巧克力,葡萄酒,还有生鲜产品包括进口精品樱桃(车厘子),挪威冰鲜三文鱼等。拿进口车厘子举例,各国供货期不同,美国产为4月—9月,智利产为10月—2月,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产的 1月—3月。这种全球采购带来的不断档供应,让吃货们可开心了。
全球采购,考验的是电商平台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能力。举例子来看,我买网有一个品类叫挪威冰鲜三文鱼,要是从挪威空运到中国,挪威三文鱼从打捞到运抵中国只需要40到48个小时,“我们空运到北京的三文鱼将在冷库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定量分割,根据客户的预定需求进行包装,然后用冷藏车送到配送点;在配送点用冰箱、冰柜保存;最后一公里配送采用保温箱,实现全程冷链”,我买网相关人士如此介绍。这样的一个能力不是小玩家可以玩的起,所以实际上食品电商领域跟传统电商不太一样,竞争点更多在供应链,而不是流量。所以能玩的都是巨头,无非是各自找到了各自的错位竞争优势。
大数据推动食品电商发展
电商行业更注重通过数据分析来筛选品类,在食品电商中尤为如此。拿我买网举例,为了保证网站上架的商品是适合消费者的商品,我买网的技术团队会不断检测这些商品上架一段时间之后的销售动态, 由此根据消费数据的分析,不断对商品实行汰换机制,却始终使商品保持一定的总量。另外我买网最近也开始和第三方公司合作进行大数据的探索,通过收集来自互联网上的大数据,来捕捉到普广意义上的消费者口味偏好。
除了大数据应用在采购, 我买网还会对沉淀下来的会员数据进行分析,技术团队根据电商普遍采用的RFM(Recency, 最近一次消费、Frenquency,消费频率、Monetary,消费金额)的分析模型分析会员,分析消费者最近购买的时间、消费频次、客单价、毛利贡献等数据,甚至会注意收集商品的重量数据,因为食品重量会涉及到配送的运费问题,通过反复的组合和叠加分析,这样可以预判消费者的需求,然后给会员发送营销短信,有的会员会收到普发的短信,有的消费者会收到特定商品的促销短信,比如购买奶粉的会员会收到相关的促销信息。
今天的电商竞争已经远远不是卖货年代价格的竞争,技术的发展迅速的推动了食品电商的发展,谁能帮助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谁才是王者。
食品电商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传统的零售业。食品有很强的体验特性,纯电商并不能完全替代掉线下零售。但和传统零售相比,电子商务的优点在于供应链更短,电商的多数供应商是直接的品牌生产厂家,而大部分传统零售业都有不同的中间商作为桥梁。电商和品牌商直接的合作使得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同时对食品品质的把控更为直接。
线下的食品零售业在电商冲击下会面临着转型,除了体验性很强的餐厅较难被替代外。超市会开始面临着食品电商的猛烈冲击,一如过去3C卖场遇到的冲击一样。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线下的食品零售业将不得不要往O2O和服务转型。比如针对社区对食品进行半成品的加工并进行宅配。在竞争中,线上和线下重新找到自己的分工和定位,满足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食品需求、获得共赢,应该是未来的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 07:45:53
36氪


食材按周订购服务商Blue Apron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估值5亿美元

食材按周订购服务商Blue Apron刚获得一轮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公司估值已达5亿美元。Stripes Group领投了本轮融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和First Round Capital等参投了本轮融资。Blue Apron 在去年 2 月曾获得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去年 8 月获得 5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
Blue Apron 这家位于纽约的创业公司,以按周订购的模式,每周为用户寄送三顿饭所需的食材,并附上菜谱。每道菜都是经他们厨师和营养师进行合理搭配过的。它会把所需食材和配料份量都算好,把顾客的下厨时间节省至半小时。更具体的运作模式,可参考我们之前的报道
Blue Apron 有三大优势:食材优质、节约时间、价格便宜。Blue Apron 的联合创始人和 CEO Matt Salzberg 表示:“食材质量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的食物来自为高档餐厅提供食材的供应商,所以质量会很高。事实上,我们的食材要比人们自己去超市买的质量更好更新鲜——你通过 Blue Apron 买到的食材,不会在超市货架上已经躺了一周。”
顾客根据 Blue Apron 准备的菜谱来烹饪食材,一般在 35 分钟内饭菜就能上桌了,时间上比较好控制。价格方面,每人每顿 9.99 美元,免递送费,还可随时取消。其主要竞争对手Plated收费标准为每人每餐费用为 15 美元,按月订购会员价每人每餐 12 美元,Plated今年早些时候曾获得一轮500万美元的投资
Blue Apron打算利用这轮融资进一步扩充员工规模,同时加强服务的宣传推广。未来,公司可能会针对那些相当家庭厨子的潜在用户推出厨房教育类的服务内容。
Blue Apron目前还只提供正餐的食材,目前还不打算提供早餐食材服务。公司现在每个月为用户配送食材达60万份。


每周为自己做三顿好饭:Blue Apron通过按周订购模式将做饭所需食材及菜谱送到你家做饭是件麻烦事:从想到做什么,到买菜再到真正把饭做出来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常常没有什么新鲜感。这些现实让本来时间就不充裕的美食爱好者无奈把做饭情趣给扼杀掉。
而今天Blue Apron提出了一个有关做饭的解决方案:Blue Apron 通过按周订购的模式,连同菜谱,每周为你递送做三顿饭所需要的食材配料。通过这种每周订阅,用户可以不花时间思考吃什么、找菜谱并花上好几个小时去找新鲜食材。




这项服务包括了蔬菜或肉的递送,并强调食材的新鲜。正因为需要在食材新鲜上做保证,这项服务目前还仅限于美国东北部,包括纽约州,康涅狄格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大部分地区。
Blue Apron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Matt Salzberg表示,“食材质量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的食物来自为高档餐厅提供食材的供应商,所以质量会很高。事实上,我们的食材要比人们自己去超市买的质量更好更新鲜,因为你通过Blue Apron买到的食材,不会在超市货架上已经躺了一周。”
每周一次的递送包括三餐当中的所有食材和菜谱,所有食材会做精细的分类打包和标识。而根据菜谱做一顿饭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时间成本控制是这项服务的一大卖点,而每周一新的菜谱对美食爱好者来说也很重要。尽管相较于传统流行的菜谱网站这种菜谱的获得较为昂贵,但算是一个新的尝试。



在做饭问题上,一般人除了考虑时间成本和新菜谱,还会考虑到食物过敏和特殊饮食控制等问题。所以公司之后还计划推出新方案,满足用户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目前Blue Apron的订购价格是每人每顿9.99美元,递送免费并可以随时取消。
Blue Apron 由Salzberg,CTO Ilia Papas以及厨师兼食物行业连续创业者Matthew Wadiak一同建立,他们目前已筹得80万美元的投资。
Blue Apron将生鲜食品电商与按月(周)订购的模式整合在一起,算是一次新的尝试。在生鲜食品电商方面,尽管在美国已经有freshdirect这样已经做得很好的线上买菜网站,但在国内做生鲜食品电商并不容易,需要考虑到食物水准、配送标准(冷链物流)、物流配送的送达率、储藏等一系列问题,考验食材供应商的同时也考验着电商网站的物流。所以国内线上买菜的同质性网站不少,但因为人们对食物安全、质量以及配送方面的担心,这块市场一直没有爆发性的增长,一些大公司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声誉或物流优势(如京东和顺丰优选)做生鲜食品。个人认为,Blue Apron这种按周订购的模式想在国内做起来,同样需要考虑以上生鲜食品电商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8 21:05:55
这个想法不错,但是要想引进中国道路还很艰难。
因为,外国的食物比较单一,做法也相对简单,但是中国作为美食王国,烹调方法繁复,菜系那么多,要想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一个挺大的工程。
其次,中国食材中很多东西都比较有限制,比如从被地里挖出到上餐桌时间限制很严格,并且中国地方大,出产的食材也不一样,如何建立一个物流就是一个非常难的,也非常耗资的事情,而一个好的物流绝对是这样一种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所以,个人认为,如果能提供上门做饭助理,这样不仅让购买者有做饭乐趣,也可以使很多学习了厨师技艺的人有更多的就业岗位。
这一行业的发展或许很多年后,将对饭店产业变革产生推动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 14:43:47
eros_zz 发表于 2014-4-29 16:16
钛媒体

食品电商 搞定你的供应链再来谈“舌尖经济”!
顺丰没有冷链事业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3 15:18:57
中国的冷链物流的基础配套体系还不完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