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日子也不容易 发表于 2014-5-4 08:36 
又开始互相攻击了,唉!
从长远看,任何研究都没有价值,因为地球终会毁灭,为这个吵架不值。何况经济 ...
看来这位仁兄是理工科背景。虽说在人们印象里自然科学都是经得起推敲的“硬家伙”,但也别忘了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也都有很强的数学能力,理论经济学家更都是物理数学出身。也许你会接着说,你们的数学能力能跟科学家比吗?确实,没法比。但要看是什么原因。
经济学研究和物理化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无法做实验去获取数据,也就无从控制变量。在医学还未完全了解人类思维模式的情况下,期望用数理手段刻画决策过程更是难上加难。另外,收集社会数据成本非常大(有的甚至数以千万计),误差也很大,这也增加了准确理解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难度。别忘了,经济学家研究的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物体,而不是一个已经形成几十亿年稳定状态的物体。打个比方,如果说物理学家是在陆地上打固定靶,经济学家就是在船上打移动靶。
所以依据自己对社会的理解或已知的证据进行必要的假设,是经济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如果某些高深的数理手段,已经超出了适用范围,或者根本与真实的状况相违背,即使学了,也不会有用。比如泛函分析课程上教授曾随口说过调和分析可以将离散的数据连续化,我当时觉得也许会在经济学研究里有用,但是问了他以后他说这只对某些非常特殊形式的函数有用,经济研究里面用处不大。
类似的理工对经济研究的偏见,我见了很多,只能送那些仗科欺人,自命不凡的孩子们两个字:七易安 勃鹅
哦对了,忘了说,你们就是再聪明,再会写公式算算术,不也得为那几行数据折腰?激动之处,不也得改那么两笔么?ZF要肯花几百亿把统计局好好收拾收拾,经济学家也未必会这么苦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