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7380 36
2014-05-05
    一直以来,个人习惯于玩现成的数据,写纯定量的文章,或者借用英文资料中的核心概念结合中国情境进行再应用和扩展,但这些文章基本都只能发在国内一般的C刊上,好点的SSCI和国内的几个好点刊物,如《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中国社科学》等都是望尘莫及、屡遭打击。
       最近,仔细研究了下《管理世界》的文章,特别是里面的案例研究,深感接地气,仔细去调研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详细的调研、多接地气,你才可能对问题有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和思考……希望大家也能引以为鉴,走出图书馆,多到社会——这个大实验场去走走、听听、看看……否则发好点的期刊真的很难!
       当然,主要是自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5 07:46:28
feather3891 发表于 2014-5-5 07:34
一直以来,个人习惯于玩现成的数据,写纯定量的文章,或者借用英文资料中的核心概念结合中国情境进行 ...
说的有道理,现在越来越感觉做的不是经济学论文,而是研究经济学论文的论文。还是得多观察,不能陷入文献怪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5 07:48:40
同意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5 08:01:02
feather3891 发表于 2014-5-5 07:34
一直以来,个人习惯于玩现成的数据,写纯定量的文章,或者借用英文资料中的核心概念结合中国情境进行 ...
接地气不接地气,往往不完全是自主的选择。接地气的难度很大,大多数调研调不到真东西,所以才会想吃别人嚼过的东西。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十月还是很不易的。希望你能有所突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5 08:09:10
说的好,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5 08:10:50
接地气,有根基,有根基,才长久。做事如此,文章亦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