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市的3900点到奥运会之前的短期预测
回顾2007年的股票市场,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会有一种从兴奋到失落的深刻感受,真所谓“让人欢喜,让人忧”。许多人带着股市能够让自己致富的侥幸心理,而踏上了这条不堪回首的坎坷之路。在2007年的9月之前中国股票市场是一度火爆,可以说股民们对股票市场的预期达到了极致,都希望自己在奥运会之前将自己的资金翻倒2倍或者更多。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银行的钱被纷纷提出来放到股市,还有的人甚至将自己的房屋作抵押或向朋友借钱来进入股票市场。笔者对做出此种行为的原因可以列出几点:1、人们对股票市场的心理预期太高;2、渴望缩短贫富差距的人不在少数;3、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4、新股民们对股票市场的风险还没有正确的认识,抱有侥幸心理缺乏理智。
笔者在这篇评论文章中将会对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原因分析和短期走势进行简要分析。
(一)心理预期与市场
目前股票市场在政府政策的打压之下,已经变的平稳。至少让一些被旺盛的股票市场冲昏头脑的人清醒了许多。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需求影响的几个因素中,心理预期对商品需求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再结合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贫富差距的拉大,而造成了2007年股市的非正常运行。
所谓心理预期是指需求者或供给者对未来市场的前景看好,而做出购买或产出的行为,从而在未来的某一个特定时期得到自己的预期结果。无论从房地产市场还是带有虚拟性的股票市场,2005年至今这两个市场都呈现出了旺盛的势头。政府在对房地产市场打压的过程中,没有收到任何满意的效果,原因有三点:
第一,虽然国家相继提出了“国八条”和“国六条”来控制,但地方政府的举动却跟不上中央政府的命令,原因也不再多说。
第二,金融政策的打压变的迟缓。在2007年国家采取了提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等一系列措施,但地下钱庄和外来资金的存在以及开发商融资方式的改变,使得房地产市场的旺盛势头一直持续。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可以说明,现在对房屋需求的人还很多,所以尽管政府提高土地价格或是等等提高开发商成本的措施摆在面前,做为供给者的开发商也要挺进利润丰厚的房地产市场。
第三,心理预期成为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可以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看做是一个整体。先从需求者的心理来分析,在奥运会将要来临之际再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看好了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这就产生了对未来的过高预期,而纷纷将资本投入到这两个市场,从而形成了去年的那种局面。其次对投资者来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升和房地产市场的丰厚利润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看好等等因素,使得国外的很多热钱流入到我国的金融市场或者其他市场,而很多都是以短期为目的的投资行为(对于这种详细解释可以看我博客中的一篇关于“金融战争”的文章)。国内的投机客中除去正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一些其他领域的企业也都将自己的大部分资金投资到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使得我国的这两个市场出现了极度膨胀的现象。
(二)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经济环境,我国政府从去年到现在的政策举动可以看出真是下了一番“蒙药”,给市场打了一针“镇定剂”。从股市的6000多点到今天的3900多点如此大的调整也证实了,中央政府在稳定经济的决心上下了一番苦工。从市场角度来说这绝对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但就于中国的现实国情,这也是不得不做的。虽然这种方法可能带来一些市场的负面影响,但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震慑”的作用。而今我们也可以通过媒体了解到,房地产市场中已经存在一些骚动,诸如:一些大的城市开始纷纷下调房屋价格,购买者也在观望着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并且出现了持币待购的显现。
做为一名普通的投资问题的研究者,在2006年就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当时认为如此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如何能让他“理智”,让我们这些没有住房的老百姓也能够买的起房子。通过研究与分析,“症结”在于需求者中那些除了有真正住房需求的老百姓,还有一些就是抱有投资为目的的投资者通过倒卖房屋来赚取差价,这也就是我在上面所分析的“心理预期”。如果将这些投机者从市场中赶走――也就是打压这种心理预期,那房地产市场将会“退热”,房屋的价格也就会有所下降。价格降到老百姓可承受的程度,那也就是时间的问题(其中因素很多,包括政府的政策和人们的配合程度等)。
以上所说的也可以套用到股票市场。
(三)对股票市场未来的短期预测
从6000点到3900多点让我们真正坐了一回“过山车”,体会到什么叫做“刺激”。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股民,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但笔者也抱着一个乐观的态度――虽然被严重套牢,呵呵!!最近网络上传播这这样一条信息,大致内容是这样“一位老人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股市,但现在严重被套,由于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导致心脏病发作,离开了人间!”,我们不讨论信息的真实性,但这一现象必定存在。在我刚步入股票市场,首先“参观”的就是证券交易所,那真所谓是人山人海,大部分的股民都是上年纪的老人。可以发现交易屏幕上的颜色和股民们的精神状态是相对应的。可是上年纪的股民的数量真让我感到意外。在上面那则消息进入我的头脑中时,我却有了一些担忧。在股票市场走强的时候,人们总会兴高采烈。但在这种“过山车”游戏中,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了一些大的变化,更何况这些想安度晚年的老人。如果股市再这样跌下去那可能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社会骚动,另外,中国的经济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如此大的波动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政府为在奥运会来临之时能够将我国良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风貌展现在世界各国友人的眼前。
2、在“十七大”中央政府着重强调科学发展观,为了稳定经济,让它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最好的契机。
3、美国的经济危机让全球都感受到了它的联带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的股票市场受到了牵连。
从以分析来看,我国政府有能力处理好国际的影响,也能调整好本国的经济。那么从主观上分析,第一、股市的大幅调整所带来的社会动荡的可能性,政府也不是没有考虑到,那么股票市场会一直下跌吗?第二、如果那些关于“老年人”的消息确实是真实的――但愿不会有更多的事情再出现,那么社会舆论以及百姓的精神状态会给外国的朋友带来一些积极健康的映像吗?第三、所谓“杯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一道理,在去年得到了体现,那么今年那?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股票市场不会这样“折磨人”的持续下去,和谐社会不会因为股市的低迷而被破坏。在奥运会之前,我坚信政府会有能力让股市复苏,让市场呈现一种理性的发展态势,也让股民们对股票市场有一个理性而清醒的认识――股市真的有风险,投资一定要谨慎。我只想最重要的一点,事物的发展是呈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理性的认识,理性的投资,才可以得到理想的预期收益。最后我希望所有股民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本文纯属于个人观点,笔者能力有限,可能只是片面的理解,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老师或前辈,能多提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