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6961 8
2014-05-06

袁葵荪老师: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本科,198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班,迄今一直任教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本人长期致力于构建可称为“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在逻辑严格性与现实适应性方面的广泛比较,展示该理论体系相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全面优势,推动经济学的更新换代。

主要研究领域:
信息社会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发展理论,信息社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问答汇总:
Q1:坛友lonhg:
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转型的意义,谢谢
A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问题,但由于理论基础的严重不足,迄今的研究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信息社会经济学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通过重新确认经济发展的概念与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性质,可以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归结为从盲目的知识增长方式转变为自觉知识增长方式的过程,其关键性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学理论的转变。因为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必然产物,不针对这一根本病因,难以根除其病症。而人们通常看重的经济结构调整等措施不是根本性的解决之道。
至于互联网的发展,主要是体现了相关知识技术的重大进展,与其它各领域的重大知识技术进展一样,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不是直接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

Q2:坛友泰兰得语风:
所谓信息社会经济学和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真正差异是什么?
信息社会经济学也反对供求决定价格的规律吗?
A2:
1,信息社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基本前提假设不同、适用的历史背景不同、逻辑严格性不同。信息社会经济学是以“知识涌现速度很快”为前提、适用于工业革命以后的现实社会、具有严格逻辑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则是在不同严格程度上遵循“知识涌现速度不快”这一假设推导出来的理论体系,最多适用于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在现代社会已经过时并无法具有严格逻辑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纯理论与修正理论两大部分。其中,纯理论是严格遵循“知识涌现速度不快”这一假设的产物,修正理论则是不严格遵循“知识涌现速度不快”这一假设的产物。
由此可见,二者不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严格性及否符合现实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信息社会经济学能够具有严格的逻辑性,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无法具有严格的逻辑性。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现代社会的特征相吻合,其结论自然符合现代社会的现实,适用于描述现代社会经济事物的性质与规律;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工业革命以前的古代社会的特征基本一致,其结论大致符合古代社会的现实,但无法符合现代社会的现实,因此也许可以用于描述古代社会经济事物的性质与规律,在现代社会则已经完全过时。
2,我对价格决定问题还没有进行专题研究,但根据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性质,其对有关价格决定相关问题的认识肯定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粗略的思考即可看到:首先,信息社会经济学认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议题应该是经济发展,不是西方经济学看重的既定资源最优配置。因此,价格决定作为决定资源配置状况的关键问题,其性质在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重要性也已经大大下降,不足以成为经济发展为中心议题的信息社会经济学关心的重要问题。其次,作为次要的经济问题,现代社会中的现实价格是处于持续非均衡状态之中的价格,并非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均衡价格,甚至不是走向均衡价格过程中的非均衡价格。其决定因素因此主要并非供求因素,而是相关交易者的知识或信息的状况。再次,现代社会产品的知识化,使得地位日益上升的知识或信息产品不再具有通常的供应和需求曲线,其价格更无法理解为供求决定的。


Q3:坛友57qab:
信息社会经济学有哪些著作?我国什么时候能和美国一样发达?
A3:
1,要了解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看我的两部著作,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经济学的现代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该书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议题,正面展示了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核心研究。二是《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与重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该书主要通过对广泛经济问题的比研究,揭示西方经济学的缺陷,并表明信息社会经济学的优势。
2,这涉及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赶上发达国家的大问题。这一问题西方经济学是无法回答的。信息社会经济学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重新确认经济发展的性质,揭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根据信息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具体研究见我的《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一书),任何发展中国家,无论其与发达国家存在多大差距,只要充分致力于消除其与发达国家在人的能力、国际经济联系和社会规范体系三大因素的差距,均可保证在四、五十年的时间内根本消除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当然,如果受西方经济学影响,未能致力于消除这三大因素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是致力于西方经济学看重的增加投资与结构转变等,赶上发达国家就可能成为遥遥无期之事。


Q4:坛友十行:
求问袁老师   逆向选择的常见缘由?信息不充分的影响?
A4:
逆向选择是西方信息经济学的术语,其产生原因可见西方信息经济学的相关著作。至于信息不充分的影响,根据对信息不充分性质的理解不同,西方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经济学均有不同看法。在信息社会经济学里,如果信息不充分是由知识涌现速度很快,以至于来不及得到充分传播引起的,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使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以不变的资源、按不变发生生产不变产品的经济活动模式,转变为以不断变化的资源、按不断变化的方式生产不断变化的产品的经济活动模式。

Q5:坛友zhangdoc:
请教您:
(1)信息确实变多了而且信息传递分享的速度变快了,成本变低了,尤其是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和穿戴设备)的出现。但是人性变了没有,还是不是理性或有限理性人?脑力负荷容量变了没有(包括存储和处理速度),信息再多能否处理?
(2)一般来说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西方经济学诞生发展,为什么认为“工业革命”为分水岭,而不是“信息革命”是分水岭?
A5:
1,当知识涌现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人就由以前可能的理性人或有限理性人转变为赌博人(这里赌博不是贬义词,只代表无法获得能够支撑理性的充分知识信息)。脑力负荷容量可能不变,但存储和处理技术可以提高。而因为任何时候人都难免处理不了所有信息,总是只能处理其有能力处理的信息,所以也没有必要担心信息太多,无法处理。
2,以“工业革命”为分水岭,是因为它是知识涌现速度发生质的变化的标志,从而导致了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与模式的重大转变。

Q6:坛友victorchan0633:
个人感觉信息社会经济学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互联网的兴起把世界联系在一起让世界更小了,信息的创造、传播、更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使得西方经济学,尤其是以亚当斯密创立的古典经济学以及萨谬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在信息时代展现了新的特征,信息社会经济学仍然没有脱离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20世纪后半期提出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在亚当斯密时代仍然存在,只不过那时没提出这样的概念而已,斯蒂格利茨把激励视为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请问激励也是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核心吗?能否把信息社会经济学视为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的“信息时代版”?谢谢!
A6:
1,信息社会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完全不同,因此无法把信息社会经济学视为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的“信息时代版”,差别前面已经谈到了。
2,斯蒂格利茨最多只能把激励视为西方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斯蒂格勒的信息经济学就不是以激励为核心的。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核心议题是经济发展。

Q7:坛友合鸟香:
请问数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A7:
从信息社会经济学看,在物质社会那种循环往复地以固定资源、按固定方式生产固定产品的生产模式中,经济事物的性质及其之间的关系也基本稳定不变,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工具描述其性质与规律。但是,在现代这种已经具有突出信息社会特征的时代,经济活动已经具有以不断变化的资源、按不断变化的方式生产不断变化的产品的持续变化的模式,经济事物的性质种类及其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数学工具就不再适用。或者说,如果试图用数学工具描述现代社会经济事物的性质与规律,多半是乱弹琴。
事实上,从两个方面也可看到数学工具不能用于描述现代社会经济事物的性质与规律理由:一是数学工具处理的对象主要是量的变化,但量的变化只能以质不变为基础,而现代社会事物的变化主要是质的变化,因此不适合用数学工具处理。比如在用生产函数描述生产过程时,至少要求生产函数中的变量种类固定,函数本身也固定;但在现实生产过程中,不仅变量本身的种类会持续变化,生产函数也会持续变化,从而难以根据确定的生产函数有效描述生产过程的状况。二是目前西方经济学在针对现代社会经济事物时,其使用数学工具处理的对象大多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虽然价格是用数字指标标示的,但这样的数量指标并不符合数学中数量空间的要求,本身也不适合用数学工具处理。因此,当西方经济学家大量利用数学工具处理现代经济问题时,必然会歪曲现实经济状况,只能得到扭曲的结论。至于集中体现这种扭曲方法的所谓计量经济学,至少在现代社会里更主要是一门伪科学。
就其本身的含义看,经济增长是一定时期社会交易规模总量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对社会改善意愿的大致概括。在西方经济学中,由于未澄清经济发展概念,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在信息社会经济学中,通过深入的分析,认为应该将经济发展归结为知识增长。按照信息社会经济学的认识,二者并未确切联系。一定的经济增长可以包含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分,也可以不包含;包含的经济发展成分可以比较多,也可以比较少,甚至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倒退。反过来一定的经济发展可以体现为一定的经济增长,也可以不体现;体现为经济增长时,可以体现为较高的经济增长,也可以体现为较低的经济增长,甚至体现为负的经济增长。
目前的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表现为经济增长,这一观点是毫无依据的,也是很荒谬的。

Q8:坛友我是木匠 :
袁老师,你的关于货币理论的批判与重建我看过,请问可否将现在的纸币或法币看作是一种信用索取权?
A8:
我是将它们看做是一种信用凭证

Q9:坛友彩虹乐:
听说袁老师今天下午3点在人大经济论坛有接受在线访谈活动,因下午另有工作安排不能上线,我是做ZF工作的,经常谈及市场,借此机会请教袁老师一个问题:ZF和市场是什么关系?期待!
A9:
ZF与市场关系是在西方经济学的提法,但其未弄清ZF与市场这两个概念,也不可能说清二者的关系。从信息社会经济学角度看,二者实际上指的是信息社会与物质社会这两种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规范,不存在替代性。而在现代社会中,只存在以什么社会规范来规范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的问题,不存在二者的分界这类问题。西方经济学所关心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只是一个假问题,所以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类假问题一样,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答案。

Q10:坛友yeting2000:
袁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重农的思想一直贯穿在封建社会的全过程。但是,唐朝期间的商业鼎盛时期,作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但是由于政治等因素,迅速衰退。但是在明清时期,晋商,徽商等再次崛起,将商业经济再次推向顶峰。这其中ZF有哪些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能否为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些借鉴。谢谢
A10:
唐朝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的说法并不合理,因为其当时对其它地区的经济影响甚微。至于古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都带自发性,与当时ZF的指导关系不大,更对目前无借鉴意义。

Q11:麦內木以子:
数学和统计学有什么区别
A11:
数学以外的统计学主要涉及专门领域,数学主要为这些专业统计提供基础

Q12:坛友soldier卡卡:
请问社会经济活动规律是是按照社会信息为准则,打这种信息经济和虚拟经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谢谢老师解答
A12:
你的问题很不明确。如果问的是信息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需要首先对二者进行严格定义,但目前缺乏这样的严格定义。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6 20:03:14
学习一下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3:52:15
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8 19:56:31

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2 15:14:04
川大数学系的呢。。。。。。好怀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8 07:44:29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