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16 0
2014-05-08

另一种精神底质


涤浪迹天涯




    人的悲剧因素集中体现在一种矛盾之中。我们对矛盾状态的过分倚重在无情地加剧着这重悲剧的底质。陀斯妥耶夫斯基清晰地勘察到了人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疑虑、挣扎。如果对叔本华而言,这种疑虑和挣扎是徒劳的,我们不如弃绝尘土。但在陀斯妥耶夫斯基那里,这种疑虑和挣扎得到了上升,变成了一种获取宗教信仰的前提;或者说,上帝本身就是如此丰富和矛盾。


    中国人在疑虑和挣扎的身后加了另一种东西:无奈。无奈亦是一种解脱的方式:我不挣扎,我不忧虑,我认命,我无所谓,至少我还活着。生命的悲剧性底质在中国人这里被转换成了一种面对现实的虚无,他们不承认精神,不认可他自身的力量。他把现实生活视为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至于本质,他没有多想。想多了,在他看来,无异于发疯。


    所以,中国人往往可以困苦而幸福地度过他的一生。但缺憾是,他一辈子无所作为,不知道自己为何物。



    悲剧是获取生命本质的前提。


    很多经历过一些事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活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句话里包含的东西太多。作为年轻人,我们无法理解人一旦进入社会和人生状态的那种无奈和沧桑之感。我们正忙于解决自身成长和情感中的矛盾。人人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正因为如此,人人都处在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不幸之中。我们单纯的想法往往决定了我们所能得到的实际。但人生中的悖论性存在是:奢望越多,失望越大。当我们经历了很多苦恼的事情之后,我们突然发现了自己先前对人生和幸福的理解的偏差:人生和奋斗是同义词,幸福与不幸本就同根生。在一些精神卓越的人那里,发现这一重真实才是人生的开始。他们知道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做,怎么实现;怎样待人,怎样待己,怎样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中国人精神气质的卓越之处。他们只有一个目标:超越。在现实中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而不祈求于上帝和天堂。这种超越其实蕴含着对悲剧本身的超越。悲剧是一种深刻,超越是对深刻的另一种解读。


    对于中国人而言,思想的重要性在于我能因此而知道什么,我在做什么,我能得到什么。


    如果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把思想仅仅只是当成了一种学问,一种研究的对象,那他其实等于什么都没有。他站在人生的对立面研究人生。


    中国人精神底质的独特性在于:


        我想什么,我就能做到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