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新时期以来的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大部门体制”为突破口,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帷幕。
新一轮机构改革起航
国务院机构怎么改革
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组建了5个大部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详见本期“两会专题”)。具体调整方案是:
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改委管理。
三、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四、组建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五、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六、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七、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
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五大亮点
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落脚点基本是精简机构、减少人员、提高效率。本次改革则强调部门整合与职能整合的有机统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整个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凸显五大亮点。
亮点一是体现一个“综”字。方案综合考虑了改革的长远目标和当前的改革重点,综合考虑了当前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十六大以来,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机构改革,必须符合这个整体要求和时代背景。这就要求对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行改革,如机构重叠、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有些部门权责脱节、效率不高;有些方面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等。
这次的机构改革方案中,林业部门并未并入大农业部,铁道部并没有并入大交通部,统管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大能源部也没有出现。这体现改革通盘考虑各方有利条件、实际困难和潜在风险,稳健起步的思路。另据专家透露,行政问责、减少行政审批、绩效考核等配套改革将紧跟国务院机构改革予以推行。这体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系统改革,整体推进的方针。
这次改革综合考虑我国地大、人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明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除中央有原则要求上下对口外,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整设置,同时不设时间限制。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并非单兵突进,而是统筹考虑。方案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还要求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亮点二是突出一个“转”字。方案突出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体现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此次政府机构改革,首次从横向上明确了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履行职能的重点和要求,也首次从纵向上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重点和职责框架。
方案将突出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到部门职能的配置上。比如,国家发改委应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亮点三是探索一个“大”字。方案在积极探索“大部门体制”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所谓“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职能相近的部门加以整合,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方案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推出了若干大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按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改造相结合和军民结合的要求,负责行业规划、政策、标准,有利于加强整体规划和指导,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交通运输部的组建,将公路、水路、民航融为一体,对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将从体制上打破“白领”和“蓝领”的区分,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
亮点四是关注一个“民”字。方案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整合了若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组建,突出了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将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职能放在城乡建设中统筹考虑。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改组为环境保护部,列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就是要强调环保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中的地位,强化环保部门的统筹协调联系。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责任等,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的综合监督职责,强化了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亮点五是坚持一个“精”字。这次改革后,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了1个,贯彻了精简的要求。
据中编办负责人介绍,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后,各部委将开始“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理顺部门关系,强化部门责任。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在人员增减方面,不会有太大变化,主要突出机构职能的转变和科学配置。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政治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工程。只能循序渐进,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根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未来10多年的改革中,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一系列棘手问题,例如: 实行“大部门体制”后,一个部门的权力更大了,能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大部门体制”能否有效遏制部门利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具体应如何配置和运行?政府的权力和党、人大等其他系统的权力如何对接?如何解决人员的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如何明晰……
“大部门体制”并非仅仅是职能整合和机构合并,它是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是一次权力、资源和利益的重大调整和重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政府的一次“自我革命”。放眼2020年,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我们理应积极地为此付出更多努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5 13:56:3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