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16亿收购案
本文来源于: 2013年-第20期 2013-10-20出版 记者/扈邑 我要评论(1)
没人想到,停牌42天的乐视网会搂着一个接近16亿元的收购方案重回股市。内容摘要: 没人想到,停牌42天的乐视网会搂着一个接近16亿元的收购方案重回股市。 10月8日,在首个复牌交易日中,乐视网(SZ,300104)股票在开盘10分钟后即涨停,每股报于35 02元,总市值达279 62亿元。而推动乐视
10月8日,在首个复牌交易日中,乐视网(SZ,300104)股票在开盘10分钟后即涨停,每股报于35.02元,总市值达279.62亿元。而推动乐视网股价飙升的,正是其9月30日停牌期间发布的一纸重组公告。
公告显示,乐视网拟以发行2130万新股+2.7亿元现金的方式购买花儿影视100%的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乐视新媒体99.5%的股权,另外再发行新股募集4亿元配套资金,用于支付收购花儿影视的现金对价2.7亿元,剩余1.3亿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该收购交易总额共为15.98亿元。其中,花儿影视估值为9亿元,乐视新媒体为3亿元。
作为国内起步较早的影视网站,正版影视资源一直是乐视网的核心竞争资本,而优酷、爱奇艺等主流视频网站在版权成本重压下,都开始以自制剧、定制剧,或联合出品的形式向内容制作领域延伸。在这一行业趋势下,乐视网通过收购影视公司来加强自身在内容方面领先地位的做法并不令人意外。不过,与视频行业自2012年以来兴起的优酷并购土豆、爱奇艺收购PPS等横向收购浪潮相比,乐视网直接耗资近16亿元进行产业上游并购的案例,在业内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在乐视网CEO贾跃亭看来,新媒体时代也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各大视频网站的主要阵营已形成,并进入了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的竞争。在这一竞争态势下,收购花儿影视和乐视新媒体,不仅使乐视网的内容优势从“拥有优质内容”升级到了“拥有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乐视网“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使各业务得以协同发展。
不过,虽然贾跃亭的如意算盘打得劈啪作响,但就在乐视网股价狂飙的同时,业界对于收购中存在的花儿影视估值过高、核心团队存在流失风险,以及资本运作涉嫌内幕交易等问题的质疑也接踵而至。受此影响,乐视网在股票经历三天的连续涨停后,也于10月11日临时停牌,这也使这一还未经股东大会和证监会审核通过的收购案的未来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

强化内容优势
凭借对版权内容所实施的用户付费和版权分销,乐视成了国内最早实现盈利的视频网站。虽然目前广告收入已替代版权分销成为乐视网最大盈利来源,但后者仍是其收入的重头。近期,乐视网的兄弟公司乐视影业就招安了张艺谋等大牌导演,为乐视网带来了电影网络版权的资源支持,此番贾跃亭又将收购之手伸向花儿影视,其加强电视剧版权生产资源控制的意图显而易见。
据公开资料显示,花儿影视成立于2006年,定位于精品电视剧的制作及发行,拥有郑晓龙及曹萍核心艺术团队,投拍的连续剧主要有《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甄嬛传》和《新编辑部故事》等。
乐视网告诉本刊记者,之所以会选择花儿影视,主要是看中其成熟的团队、精品大剧的成熟运营模式,及完善的管理体系,可提升乐视网在电视剧制作产业链上对优质内容的生产及筛选能力,同时对乐视网现有电视剧版权库将形成有力补充,提高精品大剧数量。
另外,近期出现的华策收购克顿传媒、华谊收购常升等案例,表明行业整合大幕已拉开,乐视网收购花儿影视也是顺应趋势的举措。
如果说收购花儿影视是增强内容生产能力,那么,收购乐视新媒体则是乐视网对自身版权采购和分销实力的进一步夯实。
乐视新媒体由乐视控股发起,成立于2013年9月12日,主要从事精品电视剧独家网络版权的采购、管理及分销。虽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也无经营活动,但在9月18日,乐视股东大会将乐视新媒体的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增加至3亿元后,其便有了充足的资金。乐视网介绍,未来3年,乐视新媒体将担负起乐视网精品电视剧版权库的建设及扩充任务。
长江证券一位研究员指出,乐视网收购花儿影视和乐视新媒体的好处不仅仅局限于内容版权方面,如果收购成功,其“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系统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据了解,贾跃亭打造的全产业链布局均是围绕内容版权展开,已经形成网络视频服务、电信设备集成、影视投资及智能电视终端四大业务板块,分别对应乐视网、西伯尔、乐视影业、乐视致新等4大公司。而此番他通过在内容版权上的加码,使得乐视网拥有了内容生产的差异化优势;超级电视、乐视盒子等终端可通过内容优势增加销量;而平台和应用则可基于硬件终端和乐视网网站的发展,带动广告和增值服务价值的提升。

质疑重重
虽然煤老板出身的贾跃亭一直非常善于在资本市场“讲故事”,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此次收购案却带来如此多的质疑声——业界普遍质疑乐视网通过增发收购乐视新媒体,或涉嫌内幕交易。
乐视新媒体在9月12日才成立,彼时正值乐视网因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期,而其本身无经营活动,本质上属于贾跃亭的一家空壳公司。而在经过贾跃亭和红土创投的注资后,乐视新媒体将以3亿元的估值注入上市公司乐视网并从中获利。
对于这一资本运作的玄机,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指出,这相当于贾跃亭在重大利好出台前弯道超车,以低价拿到大量股权,同时避免了收购花儿影视对自己持有股权的稀释。
对于这一质疑,乐视网称这是大股东贾跃亭的增持行为。不过,这一回应根本站不住脚。一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就指出,常规下增发股份收购资产会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比例,但乐视新媒体本来就是贾跃亭控股,增发新股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归贾跃亭所有,而且就乐视方面发布的数据来看,贾跃亭的股份只是从46.57%被稀释到44.66%,变化不大。
而业界质疑的另一个焦点是,乐视网对花儿影视估值过高。
花儿影视每年只生产1~2部电视剧,且只拥有电视剧制作乙种许可证,每投拍一部电视剧都要报批,这意味着它在行业内属于低产量且收益不稳定的小型影视公司。因此,有分析人士担心其利润达不到对乐视网的承诺。
根据乐视网和花儿影视的“对赌协议”,花儿影视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需要达到6300万元、8100万元以及10320万元。而且即便花儿影视完成对赌协议,乐视网未来3年内的总利润不过2.47亿元,与9亿元的收购价还是相去甚远。
而更为业界诟病的是,乐视网收购后还面临着花儿影视核心团队流失的危险。
据了解,花儿影视的核心资产只有导演郑晓龙一人,但郑晓龙与花儿影视间又没有股权关系,虽然双方签署了《独家合作协议》,乐视网也将聘请郑晓龙担任公司艺术总监,但协议只签到了2015年,而且协议未有明确具体追偿措施,这意味着郑晓龙可在此期间随时离开公司。业内人士认为,一旦郑晓龙离开,花儿影视将变成另一个“空壳公司”,双方的合作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除上述质疑外,有媒体还指出乐视网重组方案存在数据错误,其中花儿影视2013年上半年前5大客户销售额差13倍,而且三四名顺序颠倒,利润数据混乱。截至记者发稿时,乐视网已对上述错误进行了修改,其股票也于14日开始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