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说:“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前一段时间争论经济增长7.5%是底线,还是7%是底线。为什么7.5%就是底线呢?后来李克强总理说,保底线目的是保就业,因为就业影响到千家万户人的生活。”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吴敬琏指出,GDP增速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
吴敬琏说,从我国最近两年的情况就可以看到。GDP增速在下降,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问题。“除了统计数字不太好看之外,并没有实际的影响。”
因为“就业的情况相当好”,吴敬琏说,“去年政府拟定新就业指标是1000万,实际是1300万。”
为什么会出现GDP增速下降,但就业好的情况?他进一步解释称,一个主要因素是服务业发展得快,而服务业这几年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
“尤其是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尽管少数行业税负有所增加,但多数行业的税率是降低了。”
吴敬琏特别提到,相比现在强调就业数量,更应该重视的是就业质量。
在他看来,现在有一个非常不正常的情况,就是“没有技术、没有知识的劳动者的稀缺程度,比起有知识、有技术的劳动者的稀缺程度要高”。
“大学毕业生就业很困难,但是农民工、保姆就业很容易,而且现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工资比农民工、保姆都要低。这说明我们的生产结构有问题。”所以,吴敬琏说,我们归根到底要看就业的数量和质量。